第三脑室造瘘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评价论文_余波

余波

(眉山市青神县人民医院 四川眉山 620460)

【摘要】目的:探究第三脑室造瘘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39例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19例患者,乙组20例患者,甲组采用第三脑室造瘘术进行治疗,乙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1例患者出现硬膜血肿的情况,不良反应率为10.5%,乙组患者均出现颅内感染、脑室内出血、硬膜下积液、硬膜血肿的情况,不良反应率为25%,甲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乙组,两组结果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积水患者采用第三脑室造瘘术进行治疗,其不良反应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第三脑室造瘘术;脑室腹腔分流术;脑积水;疗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025-02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third ventricle colostomy and ventricle peritoneal shunt operation for treatment of hydrocephalus. Methods January 2014-in May 2015 in our hospital of 39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andom divided into the first division and group b, the first 19 patients, 20 patients, b first division USES the third ventricle colostomy surgery treatment, USES the ventricle peritoneal shunt for treatment b, to compare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 In this study, there are 1 case of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infection in the first division, 1 case of patients with epidural hematoma, 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10.5%, occurred intracran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b,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subdural effusion, epidural hematoma, 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25%,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first division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the differences of two groups of results are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Using the third ventricle colostomy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 treated, the less adverse reaction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The third ventricle colostomy surgery; Ventricle peritoneal shunt; Hydrocephalus;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脑积水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外科疾病,多是由于颅内疾病引起脑脊液过渡分泌导致的,由于脑室不断扩大,对脑部神经系统必然会造成影响。该病的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及视力障碍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严重的影响。针对该病的特殊性,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减少临床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三脑室造瘘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医护人员需要掌握不同手术方式的流程,规范操作形式。为了研究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39例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采用第三脑室造瘘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39例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19例患者,乙组20例患者。甲组中男12例,女7例,患者年龄在2~69岁,平均年龄(34.9±1.2)岁。乙组中男12例,女8例,患者年龄在3~70岁,平均年龄(38.9±1.4)岁。39例患者中脑外伤导致的12例,颅内感染导致9例,颅内肿瘤导致7例,先天性疾病导致1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研究标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其他常规性资料方面无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患者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甲组采用第三脑室造瘘术进行治疗,首先让患者取卧位姿势,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将患者头部抬高15°,同时选取患者右侧冠状缝前2cm、中线胖2.5cm处,将其作为穿刺点,在内镜下于第三脑室底部双侧乳头体和漏斗处采用3F的球囊导管进行造瘘,同时以球囊为中心,逐渐扩大造瘘口,保证直径在5~7mm范围内[1]。手术结束后采用37℃的平衡液进行清洗。

乙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根据颅内压的变化选择不同的压力的分流管,在患者右侧额角处进行穿刺,置入分流管后,对其进行固定,皮下隧道经耳后、颈部直到腹部,在正中切口置入分流管,最后对伤口进行缝合,做好清理和抗感染工作[2]。

1.3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的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1例患者出现硬膜血肿的情况,不良反应率为10.5%,乙组患者均出现颅内感染、脑室内出血、硬膜下积液、硬膜血肿的情况,不良反应率为25%,甲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乙组,两组结果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情况如下表所示。

3.讨论

脑积水指的是脑脊液在脑室或者蛛网膜下腔聚集过多引起的,由于形成原因比较特殊,在临床研究中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减少不良反应。

首先要确定梗阻的范围,脑积水在有交通性脑积水和非交通性脑积水两个类别,由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是相通的,如果脑脊液出现吸收障碍的情况,必然导致病情加重[3]。针对脑积水治疗的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如果治疗不及时必然会增加感染几率。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不断升级,第三脑室造瘘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应用效果逐渐加强,其中脑室腹腔分流术属于传统治疗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明显的特点,但是同时会存在不良反应多的情况,对患者病情的后续恢复有严重的影响。第三脑室造瘘术具有创伤小、手术安全性高的特点,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掌握手术操作流程,全程采用无菌操作形式,保证分流装置无菌,避免出现多处切开的情况。在第三脑室造瘘术实践过程中如果穿刺不合理,必然会出现脑室内出血的情况,医护人员必须确定造瘘口,保证脑脊液顺利流通。在后续治疗阶段工作人员必须操作轻柔,及时对患处进行清洗,保证手术视野的辽阔[4]。造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其关键所在是防止局部损伤,要明确分支结构,及时对出血情况进行控制。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做好麻醉工作,部分患者对手术治疗存在比较大心理压力,必须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脑积水的治疗过程,并告知患者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此外要积极和患者进行互动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患者家属要及时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5]。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1例患者出现硬膜血肿的情况,不良反应率为10.5%,乙组患者均出现颅内感染、脑室内出血、硬膜下积液、硬膜血肿的情况,不良反应率为25%,甲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乙组,两组结果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脑积水患者采用第三脑室造瘘术进行治疗,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升预后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第三脑室造瘘术在治疗脑积水中具有安全性高、远期效果明显的特点,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昊,王占祥,张绍林等.第三脑室造瘘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02):58-60.

[2]黄国栋,李维平,纪涛等.神经内镜造瘘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评价[J].中国内镜杂志,2011,13(01):69-70.

[3]苏祖禄,苏海,张毅等.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迟发性脑积水的临床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0(01):48-50.

[4]张晓阳.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疗效分析(优先出版)[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5,10(03):159-160.

[5]林喜容,李新桂,郑少涛.第三脑室造瘘术与分流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3,14(02):456-458.

论文作者:余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  ;  ;  ;  ;  ;  ;  ;  

第三脑室造瘘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评价论文_余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