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要点分析论文_邓睿

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要点分析论文_邓睿

新干县建筑设计院 江西新干 331300

摘要:在城市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给排水体系也随之产生了非常大的发展。在给排水工程建设中,设计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将直接对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使用效果产生影响。在本文中,将就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要点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要点;

1 引言

城市的发展,对于给排水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给排水系统建设情况的好坏将直接对人们的出行以及城市环境产生影响。对此,就需要做好设计工作,以良好设计为基础实现给排水工程的高质建设。

2 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要点

2.1 给水系统设计要点

2.1.1 管线设计

在管线设计中,要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握:第一,做好地图的选择,保证所选择的地图为1比500的比例,并根据现场情况做好修正处理。在管线设计中,如果情况允许、且两个管道间影响较小,则可以对两者间的距离进行适当的减小,而如果使用的是新品质的管道类型、在品质上有所提升,则可以联系实际对管道间距离进行适当的减小;第二,做好管道预埋位置、标准高度、管道基础以及管道型号的注释工作,并在图纸中进行详细的标记,避免因标记不细致导致在后续施工中存在问题。在以纵向方式进行策划处理时,则需要按照相关原则做好处理,保证线路在道路载重情况下不会出现堵塞的情况。同时要做好不同管道线路间数值距离的把握;第三,根据管道类型的不同,其在压力负载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此,则需要充分联系管道材质实现对覆土厚度的确定,如果管线在纵向角度存在冲突,则需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处理:支线管道让开主管道、能够弯曲的管道让不能弯曲的管道、压力管道让重力管道等,通过这部分原则的遵循对管道施工中的障碍以及损耗进行尽可能的降低;第四,在对民众居住区域给水管道建设中,在对管道体系进行策划时,则需要对物业方面的管制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对不同专业在排水策划规定方面的要求进行考虑,如构造配件、标高控制以及建筑结构等。

2.1.2 管网优化

对于该项设计来说,即是在管道线路已经确定完毕之后,对水力参数以及管径的最优化组合解进行寻求,即在管线已定的情况下通过优化算法的应用对管网流量进行合理的分配,在充分联系城市地形特点的基础上对分部供水以及相关组合进行优化,通过不同压力范围供水的应用将系统的运行费用降至最低。目前,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以及动态规划是集中在给排水管道中经常应用的优化算法类型。在对中小型管道进行设计时,则可以通过遗传算法的选择对最优化设计方案进行选择,通过直接管网以及无负压管网稳流给水设备的运用,当供水压力稳定、供水管网水量充足的情况下对无负压增压稳流给水设备进行应用。

2.2 排水系统设计要点

2.2.1 排泄洪涝

在市政排水体系建设中,对生产以及生活废水进行排放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排泄洪涝来说,其不仅是城市排水管道建设的重要目标,对于城市的交通以及人民的生命安全也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根据类型的不同,可以将排泄洪涝分为外洪以及内洪两种类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内洪来说,其工作目标即如何能够实现雨水的留置存储以及排泄,而外洪则是预防,如通过水库以及水坝的建设对人民的财产进行保障。在实际城市排洪设计中,需要充分联系本城市供水流经区域以及雨水情况,通过不同因素的充分考虑做好设计明确,并联系实际以全部抬高或者局部抽水方式对排泄洪涝目标进行完成。

2.2.2 污水处理设备

在城市运行中,污水处理可以说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问题,在实际规划中,不仅需要对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做好考虑,还需要在污水再利用以及节能环保的基础上通过新式科技设备的应用向流化床以及移动床方向发展。目前,生物强化工艺得到了积极的研究,即通过高效载体生物以及硅藻土的应用实现吸附处理。同时,新式设备也是可以积极应用的新内容,如通过信息系统的应用将道路设计结果以及地面资料对污水设计系统进行传输,在道路中心线为参照的基础上根据指定桩号进行距离控制。污水井也是污水处理的重要内容,要按照道路两侧的原则对污水井进行布置,并做好距离的控制,避免因污水井或者污水提升泵站设置上存在的问题对排污效果产生影响。近年来,很多新材料也可以应用到管道设计当中,通过科学排水管网材料的应用做好设计高程的选择,则能够在对投资进行节约的同时实现污水排放效率的增加。

2.2.3 污水计算

在污水计算中,其包括有污水管网计算以及排水面积确定这两方面,可以通过系统图形量测方式的应用实现对坡度以及管径的确定,以此帮助设计人员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污水管方面,在对其进行布置时,要将污水井同关断进行连接,并根据污水计算所获得的结果对污水管的坡度以及管径进行确定,当完成上述数据的获得之后,则可以由系统自动计算的方式获得标高。在对管网进行规划以及设计时,要根据当地受纳水体条件以及管网系统的布置情况对工程出水口进行确定,在实际对出水口进行设计时,要按照以下流程开展工作:第一,对道路信息进行设置,并做好给水节点的布置,对给水管进行布置;第二,要联系当地受纳水体条件以及管网系统布置情况对管道重要出水口进行确定,对此,则需要设计方能够在充分做好实际道路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对排水工程进行设计以及调整,避免因为设计不符合道路情况需求导致工程多出不必要的花费以及成本提升。

2.2.4 新管材推广应用

随着我国近年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低能耗、高能效的材料以及技术也应用到了城市的给排水管道施工当中,并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如以往经常使用的生物膜反应器以及活性污泥反应器等,其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不仅能效较低,且具有着较高的能耗,而近年来流化床以及移动床工艺的应用,则能够对原有方式进行了较好的替代,不仅降低了处理能耗,且对我国现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了较好的符合。目前,我国部分污水系统也对以生物强化为载体的A/O工艺进行了应用,在对化学除磷以及生物除氮间矛盾进行较好解决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污水的高质量处理。管道材料方面,也从以往的钢管为主逐渐向着塑料复合基材的方向发展,新材料具有着摩擦小、施工便利、流量速度快以及排水量大的优势。此外,在对新型材料进行设计时,也需要对气候方面的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严格控制管道侧壁的回填土施工工艺及建设质量,通过设计图体现夯实分层的重要性,从而使污水管道在高度密实的回填中充分发挥排水服务效能。

2.2.5 优化处理思路

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要充分联系工程实际对思路进行积极的优化。如目标区域所具有的地下水深度较高,则需要避免雨水流入到下水道之下。方法方面,可以通过渗入或者雨水截流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仅对于排水承载力是较大的降低,且能够对管道建设的资金投入进行降低。

3 结束语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稳定运行以及市民的出行安全,在设计工作开展中,需要设计方能够把握重点、联系实际,实现给排水工程的作用发挥。

参考文献:

[1]吕金富,李赛宁,朱春凤,解帝.可持续角度下的城市给排水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03):55-56.

[2]李培国.改善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的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50):77-78.

[3]刘廷先.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5(50):102-103.

[4]葛宏伟.浅谈BIM技术下的给水排水工程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5(50):99-100.

论文作者:邓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1

标签:;  ;  ;  ;  ;  ;  ;  ;  

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要点分析论文_邓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