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理解教育中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的尝试论文_李玉梅

【摘要】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全球社会越来越关注“人类整体”的命运。因此,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论述引入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培育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具有深远的意义。笔者以国际理解教育教材第13课《可持续发展的愿景》为例浅谈了自己在中培育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的做法。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李玉梅,中学历史高级教师,东莞市长安中学教师,东莞市高中历史教学能手。

自二十世纪 70 年代以来,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面冲击了以民族国家为边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导致在全球层面的利益、权力和文化的分化与整合。世界各地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以及个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依赖。在交通、通讯、和信息等技术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空间被压缩,整个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城市或村落。正是基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这种态势,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此后,“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论述,其核心内容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绿色低碳的世界。其中,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是其核心内容之一。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全球社会越来越关注“人类整体”的命运。

目前,我国在校中学生约有1400多万,这些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心程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高低,将对今后我国乃至世界各项环保政策的建立和实施起到重要的影响,也关系到能否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推进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因此,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论述引入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培育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具有深远的意义。

东莞市从2014年开始开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所采用的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理解教育》(高中版)教材,笔者以该教材第13课《可持续发展的愿景》为例谈谈在国际理解教育中培育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的做法。望同仁们批评指正。

一、创设情境

播放环保宣传片视频《地球就是你自己》。

投影视频部分解说词,全班集体朗读:

……地球母亲正在死去。是我们在粗暴野蛮地破坏它。可它需要的是爱。它日渐衰败,即便如此,它从始至终都慷慨地供给我们。带给我们最美妙的体验。地球一直是所有物种最理想的家园。相信你深知这一点,既然我们被赋予能力去“说话”、“思考”、“创新”、“创造”和“帮助” 为何我们要选择“沉默”、“无视”继续“破坏”和“杀戮” 睁开你的双眼看清楚。你也在走向死亡。为你的星球陪葬。这是太阳系中人类唯一的栖息之地,这个地球有几十亿的人口。

……如果有一天,人类不复存在了,宇宙中其他的生命发现了我们的星球,他们会发现我们是一个失败的物种,一败涂地。但是振作起来,弥补我们的错误,这个星球就会全然不同。没有多少时间留给我们了。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必须做些什么。现在就行动起来。这个星球的未来仍然掌握在你的手中,因为地球就是你自己。

师: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观看影片后,你有何感受?

2.从影片中,得到什么启发?

生:经过5分钟的讨论后,每小组派1名代表发言。

师:《地球就是你自己》的视频无疑震撼和冲击了同学们的心灵,大家感同身受,代表们在发言中基本达成了如下共识: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人类不能由另一个可栖居的地区代替地球;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的生存空间正在日益缩小,人均环境容量也在日益减少。因此,世界各国各地区必须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为“人类整体”的命运寻求通向未来的出路。

二、寻本探源

师: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生态文明程度的关键指标。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不仅影响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峻挑战。

设问:那么,当今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主要哪些?

生:互相讨论后探究出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主要的环境问题:

师:在十大环境的威胁下,物种灭绝速度空前加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表的濒危物种红皮书:

师:按照当前物种灭绝的速度,下一个灭绝的是?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人类!

师:是人类!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迫使人类不得不认真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对自己干扰自然界的行为进行重新认识。

三、世界觉醒

师: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在1962年出版了名为《寂静的春天》的著名论著,以自己的勇气、智慧和远见卓识,向人类发出了痛心的警告:化学物品还在污染环境,如果人们对杀虫剂的危害不予重视,那么鸟类将首先灭绝。到那时,原来生机勃勃、百鸟争鸣的春天将出现死一般的寂静。她还告诫世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环境问题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莱切尔·卡逊所提出的环境警告,不仅引发了全球的环境运动,而且也开始改变了科学的方向。

 1992年,一个12岁的加拿大女孩珊文·铃木,自己筹钱去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要求在正在召开的联合国峰会上发言。短短5分钟,她的发言让坐在听众席上的各国领导、科学家及其他重要人物,有的露出尴尬的表情,有的似乎被什么击中,有的开始抹眼泪,更多的人低下了头,他们无法直视女孩那清澈的目光……?

播放珊文·铃木发言视频。

投影发言的部分内容,学生代表朗读:

……我来替地球上正在死去的数不清的动物讲话,因为他们没有地方可去。我现在不敢出去晒太阳,因为臭氧层有破洞。我曾经和爸爸一起在温哥华钓鱼,直到几年前我们发现鱼都得了癌症。现在每天我们都能听到动物和植物灭绝的消息——它们再也回不来了。……我只是个小孩,我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是我想要你们知道,你们也没有!你们没有办法修补臭氧层的破洞。你们不能让三文鱼回到已经干涸的河流,你们没有办法让灭绝的动物重新出现,你们也无法让已经变成沙漠的地方重新成为森林。如果你们没有办法去修补,就请不要再去破坏!”

设问:通过了解《寂静的春天》的部分内容和观看加拿大女孩珊文·铃木的发言视频,我们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派1名代表发言。

师:同学们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整体共同行为造成的;2.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共通的、无法区分影响疆域。3.对于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只有全球采取共同性行动,才有可能加以抑制和改善。

过渡:面对生态困境,人类开始反思和总结自己所创造的文明,努力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人类探索出了怎样的走出困境和新的发展道路?

四、发展新路

师:1987年世界环境与委员会发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一种崭新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战略。它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持续性原则,发展必须以不超过环境与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前提;共同性原则,人们应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

为了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各国纷纷制定本国和地区的绿色发展战略。

投影:

中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决定,从2013年起每年设立“全国低碳日”。2013年6月17日,国家发改委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了2013年全国低碳日启动仪式,拉开了“全国低碳日”系列宣传活动的帷幕。作为全球第一个设立全国低碳日的国家,中国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负责任的态度。

美国:把清洁能源产业作为其新兴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欧盟:在《欧洲2020》可持续增长的框架下提出走向低碳经济和资源效率欧洲的路线图;

日本:公布了“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政策草案,促进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发展;

韩国:制定《低碳绿色增长国家战略》,发展绿色环保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

播放视频:《节能微排,着眼未来》。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讨: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能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生:自由研讨,派代表发言。

师:小结并升华学生的发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期盼,也是全世界的共同期盼。只要每个国家每个人负起责任,携起手来,就一定能创造更加生态绿色的美好未来。

五、课后探究

通过网络查找东莞市的城市规划,了解东莞市政府在推动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以小组为单位,为东莞发展远景策划一份《市民建议书》。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因此,学校教育要以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抓手,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为己任,积极培育青年学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从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和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开创全人类携手和平发展的新路向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接班人。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中国青年报,2013-03-24(02).

2. 王健.《国际理解教育》(高中版),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15年.

论文作者:李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在国际理解教育中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的尝试论文_李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