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探析论文_刘虹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10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心理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心理干预组护理舒适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于重型肝炎的不良心理状态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关键词】 心理干预; 重型肝炎; 临床护理效果;焦虑;抑郁;

重型肝炎是消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此类疾病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重、合并症复杂、死亡率高[1],常常出现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影响治疗效果和疾病康复。为了分析心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作用,本研究组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进行了以下临床试验,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我科的确诊为重型肝炎患者。排除标准:①年龄<20岁或年龄>65岁者;②意识障碍、昏迷、先天性疾病、精神系统疾病、肝性脑病、神经系统疾病者;③由于病情恶化不能完成实验、转院或住院期间死亡者;④其他可能干扰实验数据情况。最终100例重型肝炎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5.51±8.22岁);初中及以下文化18例,高中文化20例,大学及以上文化12例。心理干预组50例,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6.23±8.54岁);初中及以下文化20例,高中文化21例,大学及以上文化9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后发现,组间性别比例、平均年龄、文化水平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可比性良好(P>0.05)。

1.2方法

1.2.1实验前准备: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抢救治疗和药物支持治疗,严格卧床休息,实施重症监护。分组后两组独立运行,两组患者、家属及实验工作人员互不干扰。定期进行质控管理。

1.2.2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正确抢救、合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

1.2.3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包括:①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提升:根据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和共识,制定符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的学习材料,请医学专家定期进行培训和讲座,重点提升团队护理操作技术水平、知识水平和合作能力,构建和谐有序的医疗环境。加强团队内沟通,及时通报科室各类相关情况,增加护理团队凝聚力。②倾听技术:认真仔细的接纳患者的思想状态,积极关注的倾听患者对疾病的看法和思想,主动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鼓励患者积极思考、澄清目前疾病状态,与患者建立友善的医患关系,使患者得到充分地心理帮助和安慰。③认知行为干预:通过系统、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重型肝炎的科普知识,以此达到改变患者思维和行为的方法,进而减轻焦虑、抑郁、恐惧、悲伤、否定等不良心理状态与知觉,帮助并鼓励患者主动积极修正不良情绪和行为,使患者歪曲的疾病认知、错误生活习惯、荒谬规则制定、偏执失常假设得到改变,最终能够帮助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有效释放。④冥想与联想放松训练:冥想与联想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放松方法,可使头脑压力减轻、注意力集中、提高认知感觉、提升自我认识。冥想可在安静情况下进行引导练习。联想可在舒缓音乐下进行训练。冥想与联想可使患者全身心放松、减轻病痛、缓解心理压力、改良情绪、提高患者生命体验、提升生存质量。⑤饮食策略:精确计算食物中营养成分配比,给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营养支持,减少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注意出入量的平衡,根据尿量的情况调整补液量,同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治疗,提供适量的白蛋白,维持氮平衡和血容量。饮食中补充足量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维生素K。按照病情规律、科学输注血浆、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加强支持治疗。禁用肝损害和肾损害药物。

1.3评价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价。治疗结束后,采用自制的调查评分问卷请患方对护理舒适满意度进行评分。

1.4数据处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理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干预后两组护理舒适满意度评分比较:干预后心理干预组测平均护理舒适满意度为(88.26±7.79)分,对照组测平均护理舒适满意度评分(67.47±9.38)分。经统计学计算,发现心理干预组护理舒适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我国,重型肝炎常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近年来,脂肪肝、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炎所引起的重型肝炎比例逐渐增高。由于疾病的特殊性,重型肝炎患者常常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恐惧、悲伤、否定、心理负担沉重、支持系统薄弱、信息知识需求迫切、应对方式不同等,不利于疾病康复和治疗的配合,护理人员应重肝炎患者的身心健康,为其提供疾病相关知识指导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于重型肝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在基础护理上实施包括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提升、倾听技术、认知行为干预、有效的健康教育、冥想与联想放松训练、饮食策略等综合心理干预,最终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王妍.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疗效评价[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

[2]胡清娜,邢秋燕,刘莹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0):1177-1179,1180.

论文作者:刘虹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  ;  ;  ;  ;  ;  ;  ;  

心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探析论文_刘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