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冷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论文_周凌燕,胡筱薇

长沙市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湖南长沙 410015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美洛昔康片7.5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组加用中药外敷,每次4~6h,每日两次。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患者关节疼痛起效时间,疼痛VAS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水平,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平均起效时间为(2.80±0.65)天,而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为(3.90±0.95)天,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VAS评分、ESR、CRP水平(P<0.05),治疗组在降低疼痛VAS评分、ESR、CRP及UA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外敷配合治疗能有效控制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症状,减轻患者疼痛,降低ESR、CRP及UA水平,起效迅速,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中药;冷敷

痛风(gouty arthritis,GA)是一组由于长期嘌呤代谢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的疾病,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后期常并发肾功能衰竭、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1],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实验室检查常有血尿酸增高,血沉增快。近年来,我科加用中药冷敷配合治疗本病,发现能够有效止痛,缩短止痛时间,降低用药疗程与剂量,减轻患者的负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

全部观察病例共60例,均来2012.1~2013.12长沙市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及中西医结合科门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8例,女2例;年龄20~65岁;病程2~20年;对照组30例,男29例,女1例;年龄22~68 岁;病程1.5~2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 1977 年所制订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

1.3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年龄18~75岁;(2)本次急性发作在72h以内;(3)1 个月内未接受任何治疗痛风的药物;6个月内未使用激素类制剂;(4)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3)伴有活动性胃肠疾病,以及本研究前30天内有消化道溃疡;(4)病情危重,难以对本次临床观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确切评价;(5)晚期关节炎重度畸形、僵硬、丧失劳动力者;(6)精神病;(7)已知对本次研究用药过敏者。

2 方法

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美洛昔康片(每片7.5mg,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17)7.5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组加用中药(组成:大黄20g,黄柏20g,姜黄20g,天花粉20g,薄荷 20g,冰片10g,打粉备用)冷敷,用冷水将中药调成糊状,换药前放置于冰箱冷藏室内(温度2~4℃),用量按肿胀部位大小适量应用,外敷病灶部位,厚约2~3mm左右,每次4~6h,每日两次。两组均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

2.2观察指标

2.2.1 疼痛VAS评分

参照文献[3]有关标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天的疼痛VAS评分,0 分为完全无痛,10 分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

2.2.2关节疼痛起效时间

记录疼痛 VAS 评分比治疗前改善50%所需的时间

2.2.3实验室检查

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水平。

2.2.4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

2.3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指标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指标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主要关节功能及主要理化指标基本正常。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连续型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均数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3.1两组疼痛起效时间比较

表1示,治疗组疼痛平均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安全性评价

两组血、尿、大便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

4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关节红肿灼痛多为其首发症状,病机是嗜食高粱厚味,痰浊湿热内生,脾肾转运失司,湿热相搏流注下肢,壅滞于关节,经气不通则关节红肿热痛不可触。日久淤血凝滞致关节畸形,出现功能障碍。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冷敷治疗可明显减轻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水肿程度,缓解疼痛症状[6]。其主要机制为:冷敷可使肿胀软组织局部温度降低,毛细血管收缩,通透性降低,从而减少组织液和炎性细胞的渗出,减轻局部组织的水肿程度,缩短水肿持续时间;低温条件下,机体神经末梢敏感性及躯体痛觉信号传导亦明显降低,疼痛阈值有所提高,可起到减轻和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5],大黄、黄柏性寒味苦,泻热攻下,行瘀化积,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泻火、止痒收涩、消肿敛疮作用,能增强肾血流量而促进血尿酸排泄,外敷可清火解毒消肿;姜黄散风活血、行气滞而止痛;天花粉清热生津、散结消肿止痛;冰片、薄荷芳香透达,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使局部皮肤清凉,起到消炎止痒的功效。诸药合用,调畅血脉,透皮达里,直达病所,共奏“清热祛湿,凉血解毒,散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且无胃肠降解和胃肠刺激作用,并可避免药物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对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物有禁忌的患者尤为适宜。

本研究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两组药物均能显著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组配合中药冷敷能更有效控制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症状,减轻患者VAS评分,降低ESR、CRP及UA水平,起效迅速,且安全性好,有较好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石白,殷海波,张锦花.痛风现代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6):51- 55.

[2]Wallace SL,Robinson H,Masi AT,et al.Preliminary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acute arthritis of primary gout[J].Arthritis Rheum,1977,20(3):895-900.

[3]顾力军,董福慧.疼痛客观化指标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疼痛评价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3,25(9):22- 24

[4]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79-183.

[5]丁兆梦.中药药效与临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71-170

[6]陈蔚.金黄散加压冷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3,28(01):14

作者简介:周凌燕,女,主治医师,硕士,200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现任长沙市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临床医师,长沙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秘书。

通讯作者简介:胡筱薇,女,主任医师,长沙市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风湿治疗中心科主任,长沙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

论文作者:周凌燕,胡筱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1

标签:;  ;  ;  ;  ;  ;  ;  ;  

中药冷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论文_周凌燕,胡筱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