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探究论文_戴娟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江苏常州 213003

摘要:目的:分析克罗恩病给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2例克罗恩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美沙拉嗪治疗)、试验组(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各26例。观察临床疗效,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23例(88.5%),并发症发生2例(7.7%);对照组治疗有效17例(65.4%),并发症发生8例(3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疗效确切,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胃肠粘膜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英夫利昔单抗;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属于炎症性肠炎的一种,患者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出血等,严重危害身心健康[1]。目前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常规药物治疗会发生较多不良事件。随着医疗研究的深入,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2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了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克罗恩病病例,共计患者52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6例。在对照组中,男性15例(57.7%),女性11例(42.3%);年龄位于22—65岁阶段内,平均年龄为(43.1±2.0)岁;炎症活动程度:中度17例、重度9例。在试验组中,男性13例(50.0%),女性13例(50.0%);年龄位于20—64岁阶段内,平均年龄为(42.5±2.6)岁;炎症活动程度:中度15例、重度1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标准(1)依据《现代消化病学》[2],患者经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后确诊;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2)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美沙拉嗪治疗,由葵花药业公司生产。患者口服用药,每日4次,剂量控制在每次1.0g,治疗30天为1个疗程。

1.3.2 试验组 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由瑞士Cilag AG公司生产。患者静脉滴注用药,初始剂量按照5mg/kg计算,前6周为诱导治疗;维持剂量按照5mg/kg计算,可适当增加至10mg/kg,间隔8周维持治疗1次。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1)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3]: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内镜检查、组织学检查不见异常;好转:患者血便消失,组织学检查分级改善2级;无效:患者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或者加重。(2)观察并发症情况,做好准确记录,常见如关节炎、口腔溃疡、胆囊结石等。

1.5 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采用SPSS18.0版本,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23例,占比88.5%;对照组治疗有效17例,占比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并发症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发生口腔溃疡1例、关节炎1例,发生率为7.7%。对照组中发生口腔溃疡4例、关节炎2例、胆囊结石2例,发生率为30.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7,P=0.035)。

3 讨论

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类型,属于非特异性病变,溃疡性结肠炎发病部位主要是直肠、乙状结肠,克罗恩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回盲部及小肠,病理学研究认为,克罗恩病的发生是T黏膜细胞应答异常,同时受到微生物循环的影响,其中,Th2细胞因子在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上具有关键作用。在临床治疗上,患者应用英夫利昔单抗后,药物成分能够和肿瘤坏死因子相结合,从而增强抗体、补体的细胞毒作用,进而破坏细胞完整性、加快肿瘤坏死因子的溶解,最终有效修复胃肠黏膜,实现治疗目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5%,高于对照组的65.4%;并发症发生率为7.7%,低于对照组的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在疗效影响因素上,宓林等人的研究中称[5],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用药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常见药物如免疫抑制剂、环丙沙星、肠内营养支持等。第二,治疗效果受到血清浓度、CRP水平的影响,一般血清浓度和CRP水平越高,疗效越明显。第三,患者病程越短(2年),年龄越小(65岁以内),且没有长期抽烟习惯,治疗效果越好。第四,疗效受到患者疾病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孤立性肠道疾病患者,没有腹部手术史患者,用药后对抗肿瘤坏死因子的应答率越高,其治疗效果越好。

综上所述,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疗效确切,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胃肠粘膜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彭晓康,詹学.炎症性肠病24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9):1495-1498.

[2] 许国铭,李石. 现代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01(05):42.

[3] 郭静,孙梅.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儿童炎症性肠病七例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4,21(07):444-446.

[4] 江学良,星华.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2012,02(05):349-351.

[5] 宓林,于晓峰,邹健等.英夫利昔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国内研究系统回顾[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3,33(04):279-282.

论文作者:戴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探究论文_戴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