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性高弓马蹄内翻足1例护理论文_沈玉芳

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性高弓马蹄内翻足1例护理论文_沈玉芳

沈玉芳

(上海市同济医院同康八楼足踝关节外科 上海 200065)

【关键词】 Ilizarov外固定支架;创伤性高弓马蹄内翻足;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272-02

继发于创伤的马蹄足畸形常合并足和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不适于使用侵入性较大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20世纪40~50年代,Ilizarov研制出能够任意改变空间结构的环形外固定牵伸矫形器[1],使足踝畸形的矫正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国内外应用该技术治疗马蹄内翻足畸形取得满意的疗效[2],该技术具有安全、微创、可调性强,疗效满意的优点。但相关并发症如针道感染、神经损伤、肌肉关节挛缩等屡见报道[3]。我院于2014年11月6日收治1例创伤性高弓马蹄内翻足患者,经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及精心护理后,患者足踝畸形获得满意矫正,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3岁。因车祸后出现右足高弓马蹄内翻足畸形伴疼痛1年余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常规检查,于2014年11月9日在腰麻下行右后天性马蹄内翻足跟腱松解+Ilizarov外固定架矫正术,术后予抗感染、消肿、止痛治疗,术后第3天开始调整外固定架,通过调节前、后螺杆上的螺母时,前、后方的螺杆分别向近、远侧逐渐滑动,带动足环以踝关节为轴使踝关节渐进性背伸。螺母在螺杆上转动360°相当于滑动1mm,第一周旋转螺母2~4圈/d,4次/d。1周后旋转螺母1圈/d,4次/d。畸形矫正满意后继续维持固定12周,并全足负重行走6周。拆除外固定架后继续佩戴矫形鞋6周,并定期复查。该患者经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后,患者畸形矫正取得满意疗效,能无疼痛、全足负重行走。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如针道感染、神经损伤、肌肉关节挛缩等发生。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改善患者自卑、焦虑等负性情绪 患者由于足踝部的畸形,步态的异常,日常生活中遭受了或大或小的挫折,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交谈、用心沟通,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矫形手术治疗。

2.1.2增加患者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使其积极配合准备工作 责任护士运用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耐心向患者宣传疾病的相关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Ilizarov外固定器的功能、手术部位、方法及手术过程,介绍麻醉方式、配合要求。指导患者训练床上生活能力,练习床上大小便、深呼吸、咳嗽咳痰等训练。指导患者及家属配合观察患肢的皮肤色泽、温度、感觉、动脉搏动及足趾、踝、膝关节活动情况。指导患者配合完成术前的影像学检查和术前其他常规化验检查,手术部位皮肤的清洁,术前的禁食水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术后护理

2.2.1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 有效控制疼痛 安装Ilizarov环形固定架时,共有7~8枚克氏针穿过骨骼肌肉及周围软组织,加上安装外固定架之前所进行的跟腱延长、软组织松解等手术的创伤,疼痛不适是手术后患者面临的第一个主要困扰。我们采用数字分级法(NRS)结合Wo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法(FRS)来评估患者的疼痛,患者术后返回病区即刻评估,当疼痛评分≥4分时即报告医生采取止痛措施,并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其他措施还包括:术后抬高患肢放置于柔软的棉垫上并高于心脏水平,协助患者定时更换卧位,尤其是外固定架摆放的位置需要定时变换,以免局部组织受压过久引起不适,鼓励患者说出疼痛的感受并主动寻求帮助,多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控制疼痛,减轻了患者的痛苦[4]。

2.2.2密切观察全身及局部情况 及早发现并处理局部组织血液灌注改变 由于手术过程中血管神经可能受到牵拉或损伤,手术创伤引起的局部组织肿胀,以及疼痛等不良刺激,可引起局部组织静脉回流障碍或动脉供血不足。因此,术后前3d患者有局部组织血液灌注不良或神经血管损伤的危险。因此,我们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外,还密切观察患肢趾端皮肤温度、色泽、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以及足趾的感觉、活动情况,并与健肢以及术前情况进行对比。保持术后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尤其是夜间睡眠时,要加强巡视,避免患肢处于低垂位置,避免外固定环内及周围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2.2.3做好细致的针道护理,预防针道感染的发生 克氏针与其进针周围的皮肤及深部软组织所形成的界面的存在无疑为细菌侵入局部组织提供了门户,因此,患者有针道感染的危险。我们注重保持针道周围皮肤的清洁,每日用75%酒精涂擦针眼及周围皮肤,无菌纱布包扎针眼局部,并密切观察针道局部有无红肿、渗出,以及异常的疼痛或压痛和体温波动情况。患者在住院期间无针道感染症状。出院前,责任护士指导并教会患者如何进行出院后的针道护理,为患者提供咨询电话。

2.2.4鼓励患者尽早开始功能锻练,防止肌肉挛缩与关节僵硬 患者由于负痛,不敢尝试进行功能锻炼,外固定架固定周期长达12周,如不及时进行功能锻练,患者就有可能发生肌肉挛缩与关节僵硬的危险,我们在术后第2天即帮助患者进行下肢肌肉静力性舒缩及关节的被动运动,动作轻柔,以患者耐受为宜。3-5天后鼓励患者主动运动,以肢体关节的屈曲运动为主,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锻炼时间及次数,循序渐进。

2.2.5指导患者家属参与外固定架相关护理,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家庭护理 由于治疗周期长,患者术后第7天即出院回家治疗。我们在术后护理中强调尽早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正确的针道护理和肌肉、关节的康复训练。出院前由医生演示调整外固定架的正确操作步骤,患者家属参与其中,指导患者定期门诊随访,使其畸形矫正满意后继续维持固定12周,并全足负重行走6周,拆除外固定架后继续佩戴矫形鞋行走6周。

3.讨论

如何更加有效地护理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马蹄内翻足患者,我们借鉴了同行的经验[5],采用了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全新模式来开展工作,为了保障治疗效果,避免相关并发症,我们在患者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对其实施全程护理。在护理过程中重视进行持续的系统评估,包括入院时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足踝局部情况、心理社会状况及家属的配合能力等,手术前后的评估以及出院前的评估,出院后的电话随访评估。根据评估中的阳性发现,找出患者现存及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且通过责任护士的自我评价、护士长的评价和患者及家属的评价等多种方式来评价护理效果,持续改进护理计划,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有效地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秦泗河,李刚.Ilizarov理论与技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史[J].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0,3(10):417-423.

[2] 楼跃,夏蓉圻,唐凯.伊利扎诺夫技术治疗儿童顽固性马蹄内翻足[J].临床骨科杂志,2003,6(1):40-42.

[3] 宋相建.Ilizarov外固定术并发症及处理[J].Journal of Medical Forum.2006,27(1):40-41.

[4] 蒋小平,蒋林峻,胡洪青等.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大龄儿童型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0):899-901.

[5] 王俊,谢冬梅.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马蹄内翻足的护理[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8):623-624.

论文作者:沈玉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6

标签:;  ;  ;  ;  ;  ;  ;  ;  

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性高弓马蹄内翻足1例护理论文_沈玉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