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简便运算教学的点滴思考论文_蒋慧英

谈小学简便运算教学的点滴思考论文_蒋慧英

◆ 蒋慧英 甘肃省和政县洒拉崖小学 731200

摘 要:简便运算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简便运算方法很多。要达到运算简便的目的,必须深刻理解运算定律、性质,激发学生用简便运算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的习惯,使学生能灵活、快速、合理地计算。

关键词:小学简便运算 理解运算定律性质 激发兴趣 培养习惯

简便运算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卷中计算题的分值大约占百分之四十左右,其中简便运算占了大部分。所以让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运算速度的重要途径。教学时,要多结合实际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形成概念,为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计算题教学中必须重视简便运算,注重简便运算灵活思路的学习,正确理解简便运算的涵义,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要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就必须让学生掌握一些简便运算方法,小学数学中简便运算方法很多。要达到运算简便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商不变的性质,而且要掌握一些特殊数据的变化规律,才能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并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一、深刻理解运算定律、运算性质

学生进行简便计算时必须深刻理解各种运算定律性质。对于加法交换律的理解,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交换加数的位置后和不变,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交换、交换后有什么意义。理解了这些问题,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就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为以后加法结合律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关键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把这几个数结合在一起。通过讨论交流后,学生明白结合在一起的目的是“凑整”,而“凑整”的目的是使计算更简便。充分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后,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就可以用“类比”的方法来学习了。但乘法分配律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教学时,要多结合实际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形成概念,为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减法性质的理解也要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减法性质理解了,除法性质学习起来也就轻车熟路了。学生把这些运算定律、性质掌握了,运用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二、激发学生用简便运算计算的兴趣

简便运算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算式原来的运算顺序,根据运算定律、性质重组运算顺序,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准确。因此,培养学生用简便运算计算的兴趣是关键。

1.在教学简便运算时,先让学生用常规方法计算,再用简便方法计算,最后进行对比,学生就会发现简便方法速度快、准确、少走弯路,就会对简便计算产生兴趣。

比如:999×99+99按常规方法计算,学生乘起来数据大容易出现错误,而用简便方法计算就简单多了。以后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简便计算的速度、效度和正确率都将大大提高。

2.学生熟练掌握运算定律、性质,牢记一些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练习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在学习了简便计算之后,我会提醒学生在题目中出现数字“25、125”时就要想到“25×4=100,125×8=1000”,看到“99、101”就想到“99=100-1,101=100+1”等等。通过表象的数字观察分析,使学生能够准确地、快速地选择简便算法。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体验趣味性。

比如25×88,我教的方法很多,可以让学生比赛,看谁的方法好。学生可能会做出以下几种:

25×88=25×4×22 =100×22=2200

25×88=25×8×11 =200×11=2200

25×88=(20+5)×88=20×88+5×88=1760+440=2200

25×88=25×(80+8)=25×80+25×8=2000+200=2200

通过这样的比赛,学生会利用各种运算定律、性质把复杂的题目化为能简算的题目,使计算过程迅速、灵活、准确,同时也会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增加简算的兴趣。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良好时机,有了良好的习惯学生将受益一生。因此,在简便计算教学中,我还注意对学生进行审题、检查、检验等习惯的培养。做好题目后,经常提醒学生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否正确、数据拆分是否准确、方法选择是否恰当。对于不确定的题目,用其他方法再做一次,检验结果是否一致。

1.认真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题是正确计算的重要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常规方法如何计算,再看看数字的特点以及数字之间的联系,能不能简便计算,特别要求学生做题时要有耐心和信心,久之就会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2.认真验算的习惯。

学生做简便运算时容易出错的原因主要是粗心、不检查造成的,有的同学计算方法灵活、正确,但就是抄错了一个数字或看错了运算符号导致计算结果错误。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做题时细心抄题、认真计算,最后再检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习惯。

计算方法的灵活性直接影响着简便运算的准确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不观察题目,盲目进行简便计算,就会使计算出现错误。这就要求学生明确该不该用简便算法,就得看题中给的运算顺序和数据符不符合我们简便运算的宗旨——变整、凑整。

论文作者:蒋慧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谈小学简便运算教学的点滴思考论文_蒋慧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