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论文_龙文军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要】 目的:探讨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6例,所有患者乱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选择常规心电图(ECG)检测;观察组58例,选择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对比两组的阳性诊断和心律失常诊断情况。结果: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58.6%,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70.7%,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ECG检测的房室传导阻滞和早搏早发及室性早搏早发检出率与观察组DCG检测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DCG检测室性和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和房性早搏成对,阵发性室上速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ECG检查,P<0.05。结论:DCG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要高于ECG,其具有简单、持续、便携的优点,值得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疾病临床诊断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ECG;DCG;心律失常;比较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137-02

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多见的心脏疾病之一,心律失常是在该病基础上因心肌组织营养障碍与萎缩,引起纤维组织增生等原因所致[1]。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的始发或惟一症状,严重的心律失常可损害心脏的泵血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属于冠心病的高危类型之一。因此,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病症的及时诊断,对于该疾病的及时治疗与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常见的两种心脏疾病的诊断方法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病症的临床诊断效果展开对比研究,现就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6例,其中有男59例,女57例;年龄在35~64岁之间。所有患者经心电图、血液学和病理症状检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均有出现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晕厥等疑似心律失常病症。将116例患者

乱序对半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微小,可做后续比较研究。

1.2 诊断方法

对照组选择ECG检测心律失常病情:患者取仰卧位、全身放松缓慢呼吸。用红、黄、绿、黑电极板分别连接右、左上肢和左、右下肢做肢体导联。在胸部做V1-V9,V3R-V5R共12个放置点做单极胸导联。描记心电图时先校正增益标准电压,通常1mV=10mm,记录纸移动速度一般为25mm/s。观察组选择DCG检测心律失常病情:清洁患者皮肤,将导联线与电极片配对:3导联-5电极,3导联-7电极,12导联-10电极,然后将电极贴片贴于患者胸处,固定导联线,将记录器安装SD卡和电池,启动后装入口袋或背包。佩带记录仪后日常起居与佩带前一样,受检者做适量运动,动态心电图通过贴在患者前胸的7个电极,将受检者24小时日常活动的心电波形,连续不断地记录于记录仪中,再将记录仪储存的资料输入电脑,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阳性诊断和心律失常诊断情况。

1.4 统计方法

本文两组的相关数据结果全部录入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使用n和%表示计数资料,使用±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为两组数据比较具显著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不同心电图检测的疾病阳性情况

对照组检测有阳性34例,阳性检出率为58.6%,观察组检测有阳性41例,阳性检出率为70.7%,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的不同心电图检测情况

对照组ECG检查的房室传导阻滞和早搏早发及室性早搏早发检出率与观察组DCG检测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DCG检测室性和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和房性早搏成对,阵发性室上速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ECG检查,P<0.05。详情见表。

3.讨论

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的始发或惟一症状,严重的心律失常可损害心脏的泵血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属于冠心病的高危类型之一[2]。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伴有心律失常临床病症的情况应及时的检查,确诊病情,以便及时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ECG是一种历时悠久,简单易行无创的检查诊断方法。是冠心病常用,也是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但是在诊断中有些患者的心电图波形只是在某些时刻出现异常,所以较容易出现漏诊情况。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ECG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只有58.6%,这样很明显的证实了ECG检测易漏诊,阳性检出率较低的特性。而DCG是一种能长时间做连续行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与ECG同样属于无创检测方法,具有简单易行,便携性强的特性,但两者相比,DCG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这样可以提高对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因此扩大了心电图临床运用的范围。

本次研究中,采用DCG检测的观察组在临床检测和阳性检测中对疾病阳性率和心律失常相关病症的检出率上均明显优于常规ECG检测的对照组,本次研究分析所得的数据也与林继华学者[3]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接近。因此,DCG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要高于ECG,其具有简单、持续、便携的优点,值得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疾病临床诊断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博.研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141-143.

[2]杨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中外医疗,2014,2(8):168-170.

[3]林继华.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95-97.

论文作者:龙文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0

标签:;  ;  ;  ;  ;  ;  ;  ;  

浅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论文_龙文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