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固定加关节融合术在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李舜

李舜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安徽 滁州 239000)

【摘要】 目的:探讨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钢丝固定架关节融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肩锁关节脱位患者64例,其中32例行钢丝固定架关节融合术治疗,另32例行非融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恢复效果。结果:融合组优良率为96.88%,非融合组优良率为84.38%;融合组28例功能恢复满意,4例上举轻微受限,但不影响主要功能;费融合组4例出现再脱位,1例有痛感。结论:钢丝固定架关节融合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 钢丝固定架关节融合术;肩锁关节脱位;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128-02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高能量受损率随之升高,肩锁关节脱位作为肩部损伤中非常多见的一种损伤,该类损伤不仅病情严重,并且治疗难度大。笔者通过对肩锁关节的临床解剖进行研究,并基于此,提出了钢丝固定加关节融合术,该术式不仅创伤小、操作方法简单,同时并发症少,在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均来自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诊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选取64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其中32例患者行钢丝固定架关节融合术治疗,女性12例,男性20例,平均年龄为(31.25±2.25)岁;5例陈旧性脱位,24例TossyⅢ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3例复发性脱位;17例右侧,15例左侧。32例患者行非融合术治疗,女性10例,男性22例,平均年龄为(32.01±1.24)岁;3例陈旧性脱位,26例TossyⅢ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3例复发性脱位;18例右侧,14例左侧。

1.2 方法

1.2.1融合组 切开肩锁关节,对关节软骨组织与关节盘进行清理,取咬骨钳钳取锁骨肩峰端部分碎屑作为手术备用。从上到下对锁骨外侧进行钻孔,截取2个小孔,再取肩胛骨肩峰与关节相近的部位取2个并排小孔,采用两根钢丝,自锁骨孔与肩峰孔中穿过,但不收紧,将前面钳取的碎屑填充到关节腔隙中,复位,将钢丝拧紧,对关节韧带进行修复即可。

1.2.2非融合组 切开肩锁关节后,对关节盘进行修复探查,帮助肩锁关节复位,取两根克氏针从外向内将其打入,贯穿并对其进行固定,以钢丝对克氏针进行缠绕形成张力带,对钢丝进行收紧。将克氏针剪断,对肩锁关节囊及周边组织进行修复,重点对喙锁韧带、肩锁韧带进行修复。

1.2.3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肩肘带、三角巾或者弹性绷带悬吊4周,术后第4~14d可安排进行功能恢复锻炼;术后3~8周可进行上举活动和外展90°锻炼;术后8~20周肩关节可取得较好的恢复效果;术后3~12个月即可将内固定取出。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Karlsson作为本次疗效评价标准[1]:(1)优:肌力恢复正常,不痛,肩关节可正常活动,经X线检查显示肩锁关节解剖复位,且半脱位间隙低于5mm;(2)良:肌力中度,肩关节活动轻微受限,范围控制在90~180°范围内,有轻微痛感,经X线检查显示肩锁关节存在间隙,间隙范围为5~10mm;(3)差:肌力不佳,有明显痛感,夜间痛感加重。肩活动受限较大,各方向活动均低于90°,且经X线检查存在明显肩锁关节脱位。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融合组优良率为96.88%,非融合组优良率为84.3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

2.2 两组恢复效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跟踪随访。融合组32例患者,所有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28例患者对恢复后外展、上举、后屈、前伸效果感到满意,4例患者上举90°有轻微受限,但并不会对其他活动造成影响。术后无患者出现脱位复发、疼痛等并发症。非融合组32例患者,其中4例出现肩锁关节与克氏针松脱再脱位,1例有痛感。

3.讨论

目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术式非常多,主要有肌肉动力移位术、内固定修复术、锁骨远端切除术以及内固定融合术等,尽管这些手术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对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恢复肩锁关节功能,但术后仍可见各种并发症,极不利于患者的恢复。钢丝固定架关节融合术放弃了复杂的韧带修复重建,仅进行了非常简单的韧带修复,不会给肩关节功能造成任何影响,与此同时,还可大幅度控制并发症,操作也更为简单,术后无论是功能训练,还是临床护理都非常方便,可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术式[2]。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融合组治疗优良率达到了96.88%,且术后28例患者功能恢复较佳,仅4例患者出现轻微受限。而非融合组优良率为84.38%,4例再脱位,1例痛感。

综上所述,在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钢丝固定架关节融合术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同时更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可以说一种非常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前进,陈宏峰,王亮等.髌骨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29(5):526-527.

[2]席少春,刘汉明,刘海龙.空心钉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创伤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5,41(7):22-23.

论文作者:李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  ;  ;  ;  ;  ;  ;  ;  

钢丝固定加关节融合术在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李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