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是地区文化的体现,是地域精神风貌的物质载体,承担着地域风格的功能,因此在地域文化塑造方面,需要将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手段相结合,选择合适的建筑设计材料体现当地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倘若建筑中无文化元素,很容易削弱建筑工程的整体美感和价值。设计单位和建筑设计师要改变以往设计思路,将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融合,添加更多的创意,因地制宜,凸显地域文化和美学原则。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及整体设计要求,优选地域材料,以独特的建筑工程形式表现地域文化特色,传达地域文化精神,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文化品格。
1地域文化的发展内涵
地域特征是一个区域物质与社会文化的统称,以区域的自然条件为基础,包括地理、地形、水文等因素,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在建筑设计中,结合地域文化,有利于创造独具特色的建筑设计方案。近些年来随着“千城一面”的问题的出现,地域文化在最近的建筑设计中越发受到重视,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通过建筑设计手段,可以展现当地的区域文化特征,充分借鉴当地的社会人文因素,展现区域风貌,塑造极具特色的地区文化特色与文化传统,使得建筑风貌更加多样化。同时,建筑也是区域发展的见证,是地域文化与精神内核的物质承载体,不同地区的民族、生活习惯、社会习俗均存在差异,因此以建筑的形式去展现不同地区不同的区域文化特征,也有利于保护与传承当地的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结合原则
2.1凸显地域文化
将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不仅是在建筑外观和设计方法上体现地域文化,还要注重设计情感的表达。当建筑设计师在实践中利用某一地域文化时,需要对个体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诉求、思维方式等进行考量,并在建筑构造中加以尝试和应用。除此之外,还要综合分析地区的经济、地理、民族因素,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增加设计深度和广度,在地域文化元素中找寻设计灵感,将其作为建筑设计的特色和亮点。建筑设计师除了设计渲染建筑形式之外,还要突出设计内涵,立足整体工程项目特点,通读地方志及相关历史、文化素材,择取自己需要的设计元素,经过不断思考、探讨,激发设计灵感。
2.2因地制宜
每个地区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特色和独特魅力,不同地区建筑形式和特点存在差异。例如,北方建筑屋顶平坦,南方建筑屋顶则比较尖。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多元性使人们对建筑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计主题也更加多样化。建筑设计师要从地域文化切入,在建筑中体现和保留原有地域文化,并不断汲取和学习先进的建筑文化精华。例如,河南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无论是安阳工学院等高校,还是城市地标建筑、公园等随处可见甲骨文元素。建筑设计过程中,要依据实际工程背景,有选择地应用地域文化,增强建筑工程文化底蕴,以独特设计风格宣传地区文化。
2.3美学原则
地域文化是体现建筑功能的同时对建筑设计提出的新要求。建筑设计师要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将自身的构思和创意,通过具体建筑工程体现出来。任何一个与地域文化有关的建筑作品都要经过细细思量,将建筑工程与地区的传统文化、生态环境、地理特征等结合起来,将地方性材料应用到建筑工程设计中,因地制宜体现文化特色。建筑设计师还要不断总结建筑工程设计经验,搜集整理地方文化素材,使地域文化渗透到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增加设计深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现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融合的途径
3.1建筑设计与当地环境的融合
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与当地环境的融合,做到“天人合一”。如内蒙古的标志就是大草原,说起西藏人们就会想起高原,说起杭州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西湖,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作为一个地域千百年来的积淀,最能够直接体现一个地域的物质文化。任何地区的建筑设计,要想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想融合,必定先要融入当地的自然环境。例如在内蒙古,由于大多数内蒙古人都过着马背上的生活,就注定他们的建筑物不可能像内地的许多城市一般建起高楼大厦,而蒙古包,则正是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完美融合的例子。又如苏州,其作为中国的水乡,当地的建筑物完美的契合了“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中的意境。苏州境内江河交错,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人们一提起苏州都会想起那里的园林和水乡。苏州博物馆巧妙的利用水面与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将展馆置于庭园之中,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而其庭院内部更是鸟语花香,竹树葱茏,完美的体现出了苏州的地域文化特色。
3.2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进行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形式上的继承与套用,而是需要建筑设计者很好地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而在建筑设计上进行继承与创新。当今中国,西方文化正逐渐取代中国的本土文化成为建筑风格的主流。建筑设计承担着文化和历史传承的重任,虽然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在吸收西方的优秀文化同时,不能忘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设计师要本着弘扬和发展当地文化,合理采用西方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西方文化可以作为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点缀和借鉴,但不能够成为建筑设计的主导。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当中,存在大量建筑技艺和设计理念值得人们去传承和发展。我们有必要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持续发展并创新建筑设计技艺与设计理念,特别是要加大现代建筑技艺开发和科研、系统化研究传统建筑的力度,针对现代的建筑设计和传统建筑设计进行创新与有效地结合,从而提高建筑设计的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水平,使我国建筑设计水平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得到完美呈现,同时也给人们设计创造出更具中国特色、更舒适的建筑作品。
3.3建筑设计与建筑材料应用
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巧妙的运用建筑材料也是使建筑更好的融入周边环境的重要手段。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许多地区的环境气候、地形地貌、物资等都有一定的差异,各地的建筑材料也有一定的差异。如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由于其当地依山傍水,木材产出较高,因此其建筑风格大多采用木制结构制成,最为著名的就是吊脚楼,其楼上住人,楼下则架空,做工精细,且被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系统。建筑师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在设计之初充分的去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地形地貌等地域情况才能设计出适合当地风土人情的建筑。
当然建筑仅仅做到顺应当地风土人情还是不够的,建筑文化要发展就离不开创新,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认知越来越高,对建筑行业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绿色建筑横空出世的状况下,新型建筑材材料也应运而生,建筑师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既要适合地域情况,又要做到一定的创新,使建筑更加符合现代化城市建筑特点。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关注愈发重视起来,因此建筑设计不仅仅关注建筑的物质空间,更加关注建筑的内在文化意义。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区域的地域文化因素,结合建筑形体造型,塑造具有文化特征的建筑设计创作作品,凸显区域文化特色,提升建筑工程文化美感。
参考文献:
[1]吕艳莹.浅谈地域文化与地铁建筑的融合设计[J].门窗,2017(12):146.
[2]陈菲菲.地域文化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解析[J].四川水泥,2017(12):345.
[3]朱伟.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5):88.
[4]汤亮.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现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49):75-76.
论文作者:杨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文化论文; 地域论文; 建筑论文; 地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特色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