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超市经营特点看我国超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超市管理论文

从日本超市经营特点看我国超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超市管理论文

从日本超市的经营特色看我国当前超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超市论文,看我论文,日本论文,对策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超级市场(以下简称超市)的形成被誉为零售业第四次革命。从1930年美国创办第一家超市开始,经过五六十年代的飞速发展,现已遍布世界各地。1981年4月,广州出现我国首家超市,进入90年代后,随着市场竞争对零售业的冲击,全国各地掀起建超市热。截至1998年底,全国已有各种类型的超市超万家。我国的超市已基本具备了超市理念应具备的主要条件,但它与国际上规范化的超市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本文拟以日本的超市作为主要参照系,以说明我国超市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的对策。

一、我国超市存在的问题

1.规模问题。

超级市场,顾名思义,是规模巨大、商品繁多的大型购物场所。我们在日本所见到的超市营业面积大都在万平米以上,建在市中心的超市略小一些,建在市郊的超市都规模宏伟巨大,营业面积在几万平方米。其商品琳琅满目,从吃到穿,从穿到用,从用到玩,不下上万种。因为商品齐全,几乎消费者日常生活要买的物品都能在那里随意挑选购买。所以,消费者往往在休息日驱车前往,花几小时时间,一次购齐,这比跑几家商店要方便得多;在一家商店购的多,价格又便宜,消费者感到既方便又合算。每逢节假日,大型超市门前车水马龙,超市内顾客熙熙攘攘,就像我国春节前置办年货的人群。

而我国的超市一般规模较小:有的设在百货商店中的一角,有的只有几间房子的店铺,营业面积多在500平方米左右。沈阳近几年有几个大的超市出现,但从全市超市平均面积看,仍然较小。因为超市营业面积小,商品的品种也不能多,消费者难于随意挑选,随意购买。相比之下,只相当于日本昼夜营业的便民店,是典型意义的初级阶段超市。

2.经营方式问题。

日本的超市大多采用连锁经营的组织形式,有的是地区连锁,有的甚至全国连锁。它们进货时一般实行联购分销,享受较高的价格折扣,进货成本低,卖给顾客的价格也低,因此竞争能力很强。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象日本超市那样全国性连锁当然不容易,但地区性或全市性连锁还是可以的。但实际上,我国目前的超市多以独立经营为主,即使实行连锁的超市也不过几家、十几家分店,每个分店的规模又很小,从联购分销中降低进货成本的好处就不明显,竞争力也相对较弱。

3.商品价格问题。

价格竞争在目前仍是超市间竞争的主要手段。日本超市商品的价格一般比普通商店低10%-30%,以求薄利多销,而且随行就市,随着销售情况及存货时间长短迅速调整,有的商品甚至一天就几次变更价格。

我国现阶段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下降,少数下岗职工和停产半停产单位职工收入甚至绝对下降,对商品价格要比日本人敏感得多。价格较低,就很有竞争力。但我国超市由于规模小,独立经营,且经营档次偏高,另外还有商品进货后重新包装、整理、分类费用,资金周转速度慢,所有这些都难以形成薄利多销的良性循环,使超市价格竞争能力大打折扣。

4.经营品种问题。

日本超市的经营品种多在万种以上,能满足普通市民“一次购齐”的需要,而且侧重经营各种食品、水果、蔬菜、杂货、家庭日用品,其中鲜活商品占主导地位。

我国超市经营的品种则相对较少。据了解,现在国内最大的超市也只有6000余种商品,而且侧重于易保存、防腐烂的高档消费品,市场占有率有限。

5.服务对象问题。

日本的超市由于普遍实行低价政策,其服务对象一般是普通市民,特别是家庭主妇。而我国超市由于难以实行低价政策,又经营档次偏高,偏离了普通群众的需求,服务对象倾向于中高收入者群体或依靠父母中高收入生活的年青人,它说明超市的目标消费市场发生了偏差。

6.管理条件的问题。

日本的超市在管理硬件上有严密的条形码管理系统(POS系统)生产企业提供给超市的商品都打上特定的条形码标记,无须超市重新包装,结算过程十分便捷;日本的超市房顶上有电视监视,门口有未付款者警报器,对于盗窃和由于各种原因未付款者能及时发出警报。超市的服务人员只是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咨询服务,并不扮演监视顾客这种令人讨厌的角色。

而我国超市的硬件设备落后,国产商品中印有条形码的比例不到40%,推行POS电脑联网技术的超市也不多,电视监控系统和偷盗警报系统没有或不灵活,要靠营业人员进行监视,这必然增加了营业成本,还造成顾客与超市的感情隔阂,失窃现象时有发生。

7.超市产生的人文与经济环境问题。

日本的超市产生于社会物质财富十分丰富、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社会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时期。在日本的垃圾堆里,旧彩电、旧冰箱、旧自行车、摩托车、轿车等随处可捡,因此一般市民对冒风险到超市去占点小便宜并不感兴趣。在日本偶尔有小偷小摸的是不大懂事的孩子和较为穷困的学生,而暴力团体和江洋大盗则眼睛盯着银行。

而我国的物质并不十分丰富,商品滞销和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减少现象并存,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基本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开架售货、自动付款,在监控设施并不完备的情况下,失窃现象并非偶然。

另外,日本的超市为节约建设成本、方便停车、便利购物,一般选择在地价相对便宜的郊区设店。我国目前因小汽车尚未普及,超市多设在城市商业中心,其地价和建设价格要昂贵得多,而且超市中经营人员相对较多,这就造成了营业利润的下降,有些甚至处于亏损经营状态。

二、我国发展超市的对象

超市是商品流通领域的一次革命,是今后零售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认为,针对上述问题,在我国发展超市的对策应该是:

1.积极发展连锁超市集团。

国际上的超市一般都是由百货店到连锁店,由食品连锁店到超市,自身积累逐渐发展起来的。而我国,超市和连锁店现在都在全国试办,因此,我们可以实现连锁店和超市的同步变革(即建立连锁超市)。可考虑利用废旧电影院、车库或厂房试办超市连锁店,走小型食品店、副食品店、粮店、菜店的改造之路,通过适当合并达到程度大型化,进而发展成连锁超市集团,走肉联厂、食品加工厂、食品店、副食品店等联合经营之路,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的流水作业机制,降低成本,提高超市集团竞争力。

采取上海“华联超市”的联盟战略,由同一个市或同一地区的超市组建超市联盟。超市联盟并不涉及所有权的转移,而是加盟了的各超市为了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而结成伙伴关系,互相合作,共担风险。为了便于协同运作,超市联盟须建立强有力的总部领导。总部领导机构是联盟的核心力量、凝结力量和支撑力量。联盟总部对各个加盟店实行八个“统一”制度,即: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商品标志、统一经营方针、统一销售价格、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广告宣传、统一结算,并严格执行。建立联盟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规模经济问题。

2.实行低价策略。

超市和普通商店比就是价格要低。如果不能实行低价,就不要打出超市的牌子。目前我国处于中低速增长期,下岗人员增多,大部分城市居民属于温饱型,对于商品价格比较敏感。因此只有超市价格低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为此,首先应尽量降低固定成本,减少营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连锁或联盟后大批量进货可降低进价,并以经营购买频繁的商品为主,这样才能实现薄利多销,发挥超市的优势。

3.商品销售应增加鲜活商品的种类。

我国超市很少经营易腐烂,加工、包装复杂的鲜活商品。其经营思想,一不在满足顾客需要,二不在尽可能多的利润,只在于营业的方便和保险。但从消费者购买的频率和数量上看,同时考虑到我国目前蔬菜市场环境差、经营规模小且经营方式粗放的劣势,这类商品应是今后超市经营的重要方向,可采取供、产、销一体化的超市集团组织形式。

4.应满足中低收入者“一次购齐”的要求。

价格低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因素:“一次购齐”,给消费者提供方便,又是一个吸引消费者的因素。而要“一次购齐”,就要经营的品种多,最低限度在吃、穿、用的某一个方面系列产品齐全,才能满足顾客在的基本要求。因此,品种多样化、大众化、规模扩大化是提高超市经营效益的重要的手段。

5.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我国目前在这方面与日本相比有较大差距。要普及商品条形码的使用,生产企业要考虑超市销售的包装要求,逐步使用POS系统,提高结算速度,在购物高峰时增加结算人员避免结算口排队现象。另外,要加强人员培训,吸收专门人才充实管理层和员工队伍,超市集团决策层人员素质的提高也是发展超市所必须的。

6.超市地址要选在文化层次较高和物质基础较好的地区。

超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在这个阶段,不是卖方市场而是买方市场。消费者自主选择、自我服务、自我结算的意识比较强,对偷窃、损害、胡乱翻弄商品等行为能自我约束,这是办好超市的社会经济条件。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贫困落后、偷窃、行抢、伤害时有发生的地区会有超市顺利成长的空间。因此,选择超市的地址时,要对该地区的文化氛围和物质基础的层次和社会治安的情况做周密调查,尽量选择层次较高地区。防范失窃的措施,主要靠现代化电子设备,而不能过多依靠超市内部的警察,如临大敌的气氛最容易失去顾客,最终必然导致超市经营的失败。

标签:;  ;  

从日本超市经营特点看我国超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超市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