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英国 - 瑞士阿尔卑斯山

超越英国 - 瑞士阿尔卑斯山

一、Get Beyond UK-The Swiss Alps(论文文献综述)

牟金容[1](2021)在《新世纪以来欧洲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姚路嘉[2](2020)在《中国登山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登山是极具社会影响、经济价值与象征意义的一项体育运动。在中国,登山起源于远古先民“山岳有灵”观念下的为祭祀而登的祭山传统,此后又发展出为获得审美体验而登、为修行而登、为休闲娱乐而登的各种登山形态。近代面对新的变局,中国登山积极吸收西方现代登山运动发展成果,融入时代潮流,衍生出了为救国而登、为育人而登、为文明而登的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在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后奥运时代,登山又以为“站起来”而登、为“富起来”而登、为“强起来”而登的新面貌发挥着自身的积极影响。登山与中国古代封天祀地、山水寄情、登高抒怀、隐逸修行等种种文化元素产生关联,又在近现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登山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国家、社会、民生交织共进,承载着远超自身体量的符号象征和意义。当前关于中国登山的系统性的历史研究还存在很多空白,本文以中国登山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结合实地调研与系统分析、逻辑分析法,通过史料整理,结合相关访谈与实物资料,系统研究登山运动发展的史实脉络,深入分析不同时期的登山观念与登山实践,阐发其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与未来趋势,进而明晰其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传承民族攀登精神,为登山事业发展提供文化资源与智力支持。研究结论认为:第一,中国登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先民的山岳崇拜活动。出现了祭祀登山、登山赏景、入山修行等形式。古代山岳攀登呈现出寓“家国”于登山、寓“进取”于登山、寓“修身”于登山的特征;第二,近代登山成为适应工业社会的一项体育运动、一种教育过程以及一种现代文明的休闲娱乐方式。登山在中国的社会影响逐渐扩大,其价值和功能逐步被人们所体认,为此后登山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三,登山运动在建国初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登山运动首先经历了“为站起来而登”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实施与深入,登山走向“为富起来而登”,为创造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贡献力量。在后奥运时代特别是体育强国战略实施的新时期,登山成为建设体育强国,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助力。现代中国登山的发展,体现出“献身国家事业,高扬英雄主义”、“注重改革创新,助力国民经济”、“紧随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发展”三大时代特征;第四,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登山事业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实现新的跨越;第五,登山运动是传统文化与国家记忆传承的重要载体,起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积极作用;第六,攀登精神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激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助力,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激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助力;最后,登山事业是兼容并包、功能多元的社会活动,为其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广阔空间。未来中国登山将与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精准扶贫、边疆治理等事业深度对接,创造出更大的社会影响。

李怡然[3](2020)在《反抗的姿态 ——保罗·索伦蒂诺电影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保罗·索伦蒂诺是新世纪以来受到国际瞩目的意大利导演,他所执导的八部长片,扎根于意大利的社会文化和传统,塑造了带有其个人视角的人物,他在创作上表达的反抗态度是以身份追寻向现代社会发出挑战,以影像奇观嘲讽技术虚假。因此,他的电影在形式上不乏通过反讽、戏仿的手法对现实事件、人物、历史、经典进行解构,其中两部政治电影,直接指向意大利的知名政治人物,其电影带有着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和现实反抗精神。另一方面,从戛纳金棕榈奖提名到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营造奇观式的影像世界,也让索伦蒂诺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找到了平衡,让其创作视野不限于欧洲而面向国际。面对这位具有个人风格的导演,本文以三个章节的内容,对索伦蒂诺的成长时代与创作实践、影片主题、及形式风格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一章探究索伦蒂诺电影作者身份的来源,从他所处的意大利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代、对文化反抗精神的传承及其个人创作实践三个方面全方位地考察其电影作者身份及反抗态度的来源。第二章从电影的内在视角出发,通过分析电影中人物对自我身份认同追寻的途径,阐明索伦蒂诺电影的主题和个人色彩,探究他的反抗表达及现实批判。第三章从电影叙事形式和影像风格两个角度,分析索伦蒂诺对以影像奇观为代表的文化霸权的反抗表达形式。本文试图为索伦蒂诺电影的创作研究提供一个相对新颖的角度,同时,也填补国内研究的不足。

梁豪[4](2019)在《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的住宅地域性实践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住宅的地域性实践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为研究对象的范围限定,文章梳理了自1979年至2019年间41届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审委员会对历届得主的评语和简介,筛选出涉及住宅地域性设计的17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的34个住宅作品,并对其住宅实践从空间塑造和建筑材料的使用两大方面来探求其住宅地域性创作手法。论文从以下三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首先指出了论文的研究背景,说明研究地域主义与住宅设计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普利兹克建筑奖对地域主义的表彰,由此提出本文的核心议题。继而对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本课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是否有继续研究的必要性。最后对本可的研究内容、范围、意义、创新点、方法与框架进行简要说明。第二部分为分析问题,对应论文的第二章内容。第二章内容讨论了住宅建筑的意义,指出其不仅作为提供日常物质生活需求的工具,同时也承担着承载城市历史文脉和地域性文化的作用。梳理了建筑地域性到建筑批判的地域主义概念的发展脉络及其含义,对肯尼斯·弗兰姆普敦所提出的批判的地域主义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此外阐述了普利兹克建筑奖的重要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为解决问题,对应论文的第三、四章内容。第三章和第四章为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住宅地域性设计方法的具体分析,针对住宅地域性创作手法的分析,本文的落脚点在于空间和材料,两个落脚点分别对应文章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内容。第三章将空间细分为住宅外部空间的地域性设计方式与住宅内部空间的地域性设计方式,通过对14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的22个住宅作品分析,总结出住宅外部空间地域性表达的三种方式,分别为对场地内地形、环境、景观的呼应方式,对场地气候条件的呼应方式。传统再现的地域性表达方式。住宅外部空间地域性表达可总结为四种方式,分别是对民族传统空间的塑造,对当地生活模式、经济状况和邻里关系的回应,对当地历史文脉的回应,室内外空间的延展、渗透。第四章关于住宅材料的地域性表达方式研究,将材料细分为木材、混凝土、金属、玻璃、纸、砖石等六类。通过对10届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的12个住宅作品分析,将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住宅材料的地域性创作手法分为四种方式,分别为对建造手法和传统住宅形式的回应,对场地环境及气候条件的回应,对社会条件的回应和新旧建筑材料的融合等四种方式。最后为本研究的结论,总结得出论文的理论研究结果,指出论文未完善之处,提出住宅地域性创作的其他影响因素以及除普利兹克建筑奖之外的奖项研究。为日后的继续研究提供思路。

汤长平[5](2018)在《论西欧城市化阶段变化的经济社会涵义及政策回应》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西欧的城市化历史,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诺瑟姆曲线体现的城市化阶段变化为研究的切入点,使用经济社会学相关概念工具和研究方法,努力克服传统城市化研究中偏重单纯“人口集聚”、“城市扩建”、“城市发展史”等倾向,尝试从多重视角来分析、解读西欧城市化历史,重点探讨城市化的起源、城市化重要阶段的特征、原因与内在机理、主要政策应对等,以期形成对城市化问题的新见解、新认识,并力求在历史脉络梳理、城市化理论完善、可供我国新型城镇化借鉴的经验挖掘等方面取得创新和突破。西欧城市化起源于11至13世纪“城”与“市”的结合,“城”与“市”逐步联结、融合,产生了现代意义的“城市”。“城市”可看作是一种作为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社会组织体系,城市化是城市的规模和功能相对市场交易成本变化而调整、改变的过程。近代,以区位优势和交通成本来度量的交易成本的变化,使英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市场的中心;以制度成本来度量的交易成本的变化,使英国形成了当时相比较西欧其他各国较为完备的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市民社会特征,这两者为工业化和加速城市化等大变革的到来做好了准备。从18世纪中期开始,以英国为先,西欧各国陆续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西欧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的地区。本文使用了企业组织、企业家群体作用等新的分析方法,对工业化作用于城市化的微观机理进行论述,认为城市化加速阶段的显着特征是工业城市的兴起使城市有了“生产”的功能,产业发展、“产”“城”融合成为城市化的必备要件。这一阶段宏观表现为工业化推动的城市化,但微观基础在于企业组织形态发展和企业成长带来的经济效率和就业吸收率的增长。期间,西欧各地城市化速度、模式等差异,可以在社会文化对企业、企业家精英态度的不同和企业发展差异中得到解释。由此得出结论:企业是城市化的微观基础力量,城市化中必须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和企业实力壮大。“逆城市化”研究是当代城市化研究中的短缺环节。二战后,西欧是除美国以外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地区,各地陆续出现城市核心区人口减少的“反转”倾向;到20世纪60年代,多数国家的大城市都出现了“郊区化”倾向;而到了70年代,“逆城市化”成为普遍的现象;到了90年代,随着“逆城市化”扩展到偏远农村,西欧形成了“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格局。本文对西欧的“逆城市化”和“农村城市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认为“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向城市核心区以外包括乡村地区的扩散,是城市化进入成熟阶段的反映。此后,西欧城市化开始呈现出城乡一体化与区域发展多样性等特征,城市与乡村的界限日渐模糊。“逆城市化”的经济社会涵义在于:功能城区扩展、以乡村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建设为核心的社会建设、乡村产品和服务体系的完善等城乡“等值化”建设,这是推动“逆城市化”特别是“农村城市化”的基础路径。学术界对西欧城市化历史的研究,较少从制度、政策层面入手来作深度分析。本文认为城市化的深层次内涵是“人的城市化”,而“人的城市化”主要是通过制度、政策的实施和调整,确立并保障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合法权益,故使用了“政策(制度)变量”,来考量西欧城市化不同阶段实施的主要经济社会政策。总体上看,经济增长和社会融合政策是城市化的政策重点。工业城市化早期,政策重点体现在土地、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产权革命”上;工业城市化中后期,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政策是重点;“逆城市化”阶段,政策重点主要体现在产业转型和社会融合政策上;城乡一体化期间,政策重点体现在可持续发展政策上。从历史上看,“城市”是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内在追求,城市化不仅是群众各种需要升级演化的结果,更是群众各种需求得以满足和实现的手段。因此,主要经济社会政策的变迁可以看出“城市社会”臻级演进的历史轨迹,从中构勒出“人的城市化”的进程。通过对西欧城市化不同阶段经济社会涵义的分析和相应阶段制度、政策变迁的研究,并简要、认真分析我国城市化的历史、存在的问题、中西城市化差异,本文形成了西欧城市化历史经验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与借鉴,从而助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阴琦[6](2018)在《回归本质的探索 ——克里斯蒂安·克雷茨建筑作品的空间与结构》文中研究说明在经历了后现代主义时期对现代建筑的反思和修正之后,当代建筑又重新回归理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师对现代建筑思想独特的继承和发展也令当代建筑呈现出鲜明的差异与特征。这其中,瑞士建筑以其简约的建筑风格、精致的细部处理,和对建筑本质的不断追求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当代建筑舞台上活跃着许多优秀的瑞士建筑师,其中,克里斯蒂安·克雷茨的建筑作品以极具表现力的结构形式和超乎寻常的空间体验获得人们的关注,既基于传统,又同时有着前所未有的突破极限,成为瑞士建筑师中的异类。而在我国,这位瑞士建筑师还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因此,本文依托国内外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以克雷茨的建筑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学习与实地考察的方法,对克雷茨的设计思想与作品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归纳其设计手法,为当代中国的建筑界提供借鉴。全文分为四部分。首先论述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阐述影响克雷茨设计思想的因素,为理解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打下基础,进而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以空间与结构的关系入手,归纳其建筑作品中的空间特征与结构特点,总结其从结构入手的建筑设计手法,并最终揭示克雷茨回归建筑本质的探索的真正内涵。最后浅论克雷茨的设计思想与手法对当代中国建筑实践的借鉴意义。

高国荣[7](2017)在《关于草地生态史研究的若干构想》文中研究说明草地生态史是环境史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特定时空下草地生态系统的变迁,将"地——草——畜——人"视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草地生态系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忽视,但它在多方面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草地生态史可以从草地生态变迁、草地利用与保护、草地观念三个层面加以探讨。草地生态史研究可以从全球范围内草地持续退化这一现实出发,探讨草地利用与管理方式如何影响草地生态社会变迁,考察人们对草地由误解到理解、由忽视到重视的观念转变。全球史的视野对草地生态史研究非常重要,蒙古帝国史、清末蒙地放垦、西方人在近代中国的边疆考察、草地退化国际比较研究等主题,都是全球草地生态史研究领域中值得中国学者探讨的问题。

赵一舟[8](2015)在《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特大型会展建筑是当代会展业迅猛发展的直接产物,标志着会展建筑发展的新阶段,它呈现出独特且复杂的功能系统与空间结构,在很多方面体现出对以往会展建筑的超越。公共服务空间作为一个多元的子系统,是特大型会展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服务于不同人群的场所与平台,也是特大型会展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德国是位居世界之首的会展强国,在会展业的发展过程中,德国把构建世界一流的会展场馆当作稳固和发展其国际会展领先地位的关键,在近20年中,德国境内相继扩建和新建了一批超大规模、超高标准的会展场馆,并十分重视综合发展公共服务空间和相应基础设施的建设,其在公共服务空间的功能配置、空间组织及空间品质营造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和科学的方法,并配有完善的人性化服务内容和多元化服务形式,成为行业典范,为当代特大型会展建筑设计及运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本文通过对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的实地调研,选取德国当代五个最大的典型性建筑实例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以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的公共服务空间为研究对象,从观展者角度,基于人文关怀和特大型会展建筑自身特点,剖析其公共服务空间的功能单元模式、空间组合模式、并以各案例为依托分析公共服务空间总体布局关系、系统组织以及品质营造,从而归纳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的特征及其先进的理念、成熟的经验和有益的方法,以期为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设计提供可参考及选择的合理设计模式与设计数据,补充特大型会展建筑的相关建筑学研究资料,以此促进特大型会展建筑和当代会展业及相关领域的长足发展。

周立红[9](2014)在《气候变迁的历史维度——勒华拉杜里的气候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勒华拉杜里是法国气候史学的奠基人。自1950年代起,勒华拉杜里向法国学界仍旧盛行的气候一成不变说发起挑战,借鉴物候学(葡萄采摘日期)、冰川学方法,并参考历史文献记载,使用系列史方法,运用年鉴学派的时段理论,建构起西欧中世纪至今气候波动的精确系列。在此基础上,他吸取乡村史家与人口史家的成果,考察气候波动对西欧社会造成的影响以及历史上一系列重要事件的气候背景,并在西欧不同国家之间展开比较。经过勒华拉杜里近六十年的探索,气候史学已发展成一门广受关注的新兴历史学科,并在欧洲形成了一个由不同学科的学者参与的跨国研究网络。但是,由于历史学家中从事气候史研究的人并不多,对气候史感兴趣的其他学科的学者又缺少历史知识,勒华拉杜里开辟的气候史学的前景并不乐观。

滕育栋[10](2014)在《报纸与革命—第一国际机关报研究(1864-1872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国际工人协会机关报的更迭与发展为研究对象,围绕作为工人知识环境的“报纸”与作为现代社会产物的“革命”互塑互构的关系线索,描述特定历史和地域条件下的一段“媒介史”,提出:天生的革命人是不存在的,革命主体在特定报纸工作中逐渐对革命意图、革命行为、革命组织、革命进程等产生出了一套明确的机制与行动;天然的机关报同样不存在,机关报的历史内涵是在人们对报纸定义、使用、再生产的过程中明确起来的。本文坚持,机关报是一个历史概念;而对“革命”的现代理解,既要看到其作为集体暴力的社会运动的传统一面,又要看到其中由传播交往形态推动的、人类文化认知深层次变革的现代一面。就本文的论述范围而言,自1864年9月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始,至1872年国际的海牙代表大会召开前止,第一国际中央层面的机关报,经历了《蜂房报》前期(1864年11月—1865年7月)、《矿工和工人辩护士报》(《共和国》)时期(1865年8月—1867年7月)、《蜂房报》后期(1867年7月—1870年4月)、《东邮报》时期(1870年5月—1872年6月)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划分,和特定条件下机关报各异的新闻生产有关,又到受时局变化中的机关自身发展导致的对于报纸控制方式、力度变迁的影响。本研究力图通过一项具体而微的新闻史探索,指出:媒介是社会环境构建过程中活跃、基础性的因素。19世纪英国工人阶级所处的文化教育环境、工人运动的传统,将报纸这种媒介的特性深深烙在了革命者们理解社会、沟通他人、开展行动的认知和倾向之中。工人阶级报刊在工人运动的历练中发展起来,越来越具备了体现第一国际成立之初革命者所熟悉、所青睐、所向往的运动组织逻辑。工人们在不断宣布机关报所属、推动机关报发展的进程中,激发起了革命认同,逐渐形成了革命究竟应该怎么进行下去的想法。与此同时,机关报组织起了分散各处、各有兼职的革命人的行为,细化了把革命持续下去的种种职能,影响了革命形态,健全了革命机构,强健起来的革命机构因此开始平视甚至俯视机关报,开始争夺信息的解释权,意识到机关报和非机关报存在“内外之别”、机关和机关报更是有“上下之分”。最终,部分也源于19世纪60年代末外部环境的收紧乃至恶化,第一国际的机关报分流走向了“以协同处理任务为导向的机关报群”、带有“正统”合法性内涵的符号资源以及作为“党的财产”三种新的实践形态。

二、Get Beyond UK-The Swiss Alp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t Beyond UK-The Swiss Alps(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登山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以“事件”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二、以“地域”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三、以“人物”、“人群”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访谈法
        三、实地考察法
        四、逻辑分析法与系统分析法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登山在古代中国的出现与发展
    第一节 山岳有灵: 为祭祀而登
        一、崇山观念的孕育与产生
        二、作为神秘仪式的祭山与封禅
    第二节 山川宜赏: 为审美而登
        一、山岳审美价值的发掘
        二、登山赏景与登高抒怀
    第三节 山中宜修: 为修行而登
        一、“山中宜修”观念的由来
        二、道士入山修行与僧人登山行脚
    第四节 山水之乐: 为享乐而登
        一、宋明以来社会观念的转变
        二、作为休闲生活的山岳攀登
    第五节 中国古代登山的历史特征分析
        一、登高小天下: 寓“家国”于登山
        二、山高人为峰: 寓“进取”于登山
        三、山中有真意: 寓“修身”于登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中国对西方登山运动的借鉴与自我探索
    第一节 “不容外族探险”: 为救国而登
        一、对西方探险文化的吸收与借鉴
        二、近代中国登山探险家的探索
    第二节 培育“体国经野之心”: 为育人而登
        一、对户外教育理念的吸收与借鉴
        二、近代中国户外教育的探索
    第三节 倡行“新风尚”: 为文明而登
        一、对“文明”的崇尚与学习
        二、近代休闲登山在中国的实践
    第四节 近代中国登山的特征分析
        一、倡导体育救国,融入时代洪流
        二、注重登山育人,融入教育过程
        三、提倡文明观念,促进健康休闲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中国登山运动的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只为国旗飘扬: 为“站起来”而登
        一、“为国攀登”的登山运动发展指导思想的确立
        二、两次珠峰攀登的历史壮举
    第二节 参与“两个文明”建设: 为“富起来”而登
        一、改革开放事业引领下的登山运动新思路
        二、山峰对外开放、商业登山与驴友论坛的初兴
    第三节 走向伟大复兴: 为“强起来”而登
        一、新时期的登山运动发展观
        二、特殊时期的珠峰攀登与户外产业的新超越
    第四节 现代中国登山发展特征分析
        一、献身国家事业,高扬英雄主义
        二、注重改革创新,助力国民经济
        三、紧随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中国登山未来展望
    第一节 创新发展视域下的中国登山
        一、中国登山创新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二、以创新发展为内核,实现登山事业动能新旧转换
    第二节 协调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一、中国登山协调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二、以协调发展为网络,挖掘登山经济社会效益
    第三节 绿色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一、中国登山绿色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二、以绿色发展为灵魂,打造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
    第四节 开放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一、中国登山开放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二、以开放发展为视野,加强国际交流推进路带建设
    第五节 共享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一、中国登山共享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二、以共享发展为主旨,依托山岳空间实现共建共享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附录A 本研究搜集的旧刊物中的相关登山史料
    A1 《爬山运动在欧洲》
    A2 《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涉水》
    A3 《幽山莫梯纪游》
    A4 《各种不同的旅行》
    A5 《伟大的祖国山河》
    A6 《黄山之游》
    A7 《识得庐山面目真》
    A8 《龙潭山》
附录B 本研究搜集的旧书籍中的相关史料
    B1 《埃菲尔士峰探险记》
    B2 《西北的探检事业》
    B3 《西北的地理环境与探检生活》(一)
    B4 《西北的地理环境与探检生活》(二)
    B5 《世界最高峰的探险——科学没有战胜自然》
附录C 本研究访谈过程中收集的口述资料
    C1 和进海先生
    C2 尹逊平先生
    C3 扎西次仁先生
    C4 林伟宁女士
附录D 本研究调研过程中搜集的档案文献材料一览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反抗的姿态 ——保罗·索伦蒂诺电影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保罗·索伦蒂诺:反抗的电影作者
    第一节 生于集权统治的消费时代
    第二节 反抗的文化与电影跟随者
    第三节 索伦蒂诺的电影反抗之路
第二章 定义自我身份:索伦蒂诺电影的内在视角
    第一节 永恒的存在:死亡时刻
    第二节 他者的代表:父亲形象
    第三节 创造力的表达:记忆空间
第三章 否定影像奇观:索伦蒂诺电影的外在形式
    第一节 无意义的叙事
        一、去封闭性的碎片叙事
        二、去标签化的怪异人物
        三、去类型化的讽刺情节
    第二节 无深度的影像
        一、幻觉真实的CGI技术
        二、机械重复的快速剪辑
        三、炫目流畅的长镜头
结语
附录
    一、参考文献
    二、参考影片
后记

(4)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的住宅地域性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地域主义的必要性
        1.1.2 普利兹克建筑奖对地域性建筑实践的表彰
        1.1.3 住宅的重要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地域性建筑的发展
        1.2.2 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住宅的地域性建筑实践
        1.2.3 住宅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方法探究
    1.3 研究现状
        1.3.1 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研究
        1.3.2 国内外住宅地域性研究及实践
        1.3.3 研究意义及创新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可视化方法分析
        1.4.2 案例分析
        1.4.3 综合归纳分析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与其地域性在住宅方面的探索
    2.1 建筑的地域性
        2.1.1 建筑地域性的概念
        2.1.2 建筑地域性的特征
        2.1.3 建筑地域性的发展
    2.2 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分析
        2.2.1 普利兹克建筑奖简介
        2.2.2 普利兹克建筑奖关于地域主义建筑师分析
    2.3 住宅建筑
        2.3.1 住宅建筑的重要性
        2.3.2 中国住宅建筑现状
        2.3.3 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的住宅地域性探索。
        2.3.4 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住宅地域性实践的研究范围及分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域性建筑创作思想的空间表达方式
    3.1 空间与住宅地域性
        3.1.1 材料与空间的关系
        3.1.2 住宅空间的划分
        3.1.3 地域主义与空间的关系
    3.2 住宅外部空间的地域性表达策略
        3.2.1 住宅外部空间定义
        3.2.2 回应场地的住宅外部空间地域性设计手法
        3.2.3 回应传统的住宅外部空间地域性设计手法
        3.2.4 回应场地与回应传统兼备的住宅外部空间地域性设计手法
    3.3 住宅内部空间的地域性表达策略
        3.3.1 住宅内部空间的地域性表达策略
        3.3.2 回应场地的住宅内部空间地域性设计手法
        3.3.3 回应传统的住宅内部空间地域性设计手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材料的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
    4.1 木材的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
        4.1.1 木材的特征概述
        4.1.2 木材的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案例研究
        4.1.3 木材的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总结
    4.2 混凝土材料的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
        4.2.1 混凝土材料的特征概述
        4.2.2 混凝土材料的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案例研究
        4.2.3 混凝土材料的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总结
    4.3 金属材料的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
        4.3.1 钢铁材料的特征概述
        4.3.2 钢铁材料的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案例研究
        4.3.3 铝材料的使用特征
        4.3.4 铝材料的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案例研究
        4.3.5 金属材料的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总结
    4.4 玻璃材料的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
        4.4.1 玻璃材料的特征概述
        4.4.2 玻璃的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案例研究
        4.4.3 玻璃的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总结
    4.5 纸质材料的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
        4.5.1 纸质材料的特征概述
        4.5.2 纸质材料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案例研究
        4.5.3 纸质材料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总结
    4.6 砖石材料的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
        4.6.1 砖石材料的特征概述
        4.6.2 砖石材料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案例研究
        4.6.3 砖石材料住宅地域性表达策略总结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目录

(5)论西欧城市化阶段变化的经济社会涵义及政策回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挖掘城市化的深邃哲思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三、本文切入点:从诺瑟姆曲线看城市化阶段变化及经济社会涵义
    四、本文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西欧城市的起源与城市化的初始条件累积
    第一节 “城”与“市”结合的“城市”意义
    第二节 从贸易城市的兴衰看城市化的市场条件
    第三节 从市民社会的兴起看城市化的社会条件
第二章 西欧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
    第一节 西欧各地陆续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
    第二节 西欧城市化加速阶段的总体特征
    第三节 西欧城市化加速阶段的多样模式
    第四节 城市化加速阶段的经济社会涵义:工业城市化和企业成长
第三章 西欧进入“逆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成熟阶段
    第一节 西欧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第二节 “逆城市化”的直观进程
    第三节 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西欧
    第四节 “逆城市化”的经济社会涵义:城乡“等值化”建设
第四章 西欧城市化阶段变化的主要经济社会政策回应
    第一节 工业城市化早期:要素的“产权革命”
    第二节 工业城市化中后期: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政策
    第三节 逆城市化阶段:产业转型和社会融合政策
    第四节 城乡一体化时期:可持续发展政策
    第五节 经济社会政策述评——城市社会发展的轨迹
第五章 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与借鉴
    第一节 当代我国城市化历史进程和特点
    第二节 我国城市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节 源自西欧城市化历史的启示与借鉴
结语:超越简单城市扩展形态的城市化路径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回归本质的探索 ——克里斯蒂安·克雷茨建筑作品的空间与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克雷茨的设计思想及形成
    2.1 设计思想的形成
        2.1.1 ETH教学的启蒙
        2.1.2 日本建筑思潮的影响
        2.1.3 建筑摄影经历的启发
    2.2 克雷茨的设计思想
        2.2.1 不确定的确定性
        2.2.2 激进的极简主义
        2.2.3 回归本质的探索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空间概念的结构思考
    3.1 结构的生成逻辑
        3.1.1 空间诉求下的结构原则
        3.1.2 空间操作下的结构生成
    3.2 结构的多重属性
        3.2.1 结构定义空间
        3.2.2 结构引导暗示空间
        3.2.3 结构作为设备空间
    3.3 结构的视觉表达
        3.3.1 基于空间概念的适度表达
        3.3.2 “真实性”与“稳固性”的再思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结构变形的空间探索
    4.1 元素变形与空间探索
        4.1.1 交通体变形与动态路径
        4.1.2 柱子变形与空间的多样性
        4.1.3 墙体变形与空间的流动性
        4.1.4 梁变形与空间的渗透
    4.2 力流重构与空间探索
        4.2.1 拉压整合与空间的灵活性
        4.2.2 系统分化与空间的多样性
        4.2.3 悬挑搭接与空间的公共性
        4.2.4 错位叠置与空间的多样性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思考与启示
    5.1 批判性的建筑设计思考
    5.2 结构与空间交织的策略
    5.3 建筑师与工程师的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关于草地生态史研究的若干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草地生态史研究的重要性
二、草地生态史研究的三个层面
    (一) 草地生态系统的变迁
    (二) 对草地的利用、管理和保护
    (三) 对草地生态系统的认识
三、全球史视野下的草地生态史研究

(8)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当代会展业及会展建筑的发展需求
        1.1.2 特大型会展建筑的系统研究需求
        1.1.3 特大型会展建筑的社会经济需求
        1.1.4 以德国为例的原因
    1.2 基本概念阐述与界定
        1.2.1 基本概念释义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2.3 研究案例选取
    1.3 既有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2 既有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点
        1.4.4 基本框架
第2章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发展及调研综述
    2.1 世界当代会展业及会展建筑发展概述
        2.1.1 当代会展业的内涵及特征
        2.1.2 当代会展业的世界格局
        2.1.3 世界会展建筑发展现状与趋势
    2.2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发展综述
        2.2.1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发展背景
        2.2.2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2.3 德国五个特大型会展建筑案例调研及发展现状
        2.3.1 汉诺威会展中心 (Hannover Messe)
        2.3.2 法兰克福会展中心(Messe Frankfurt)
        2.3.3 科隆会展中心 (Koelnmesse)
        2.3.4 杜塞尔多夫会展中心(Messe Düsseldorf)
        2.3.5 慕尼黑会展中心(Messe München International)
第3章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功能单元模式
    3.1 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系统
        3.1.1 特大型会展建筑功能空间系统类型
        3.1.2 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系统界定
    3.2 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的功能
        3.2.1 公共服务空间的功能类型
        3.2.2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的功能组成
    3.3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功能单元模式
        3.3.1 入展登录功能空间模式
        3.3.2 餐饮服务功能空间模式
        3.3.3 商业服务功能空间模式
        3.3.4 综合服务功能空间模式
        3.3.5 休闲服务功能空间模式
第4章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组合模式
    4.1 公共服务空间主要分区
        4.1.1 特大型会展建筑观展流线
        4.1.2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主要分区
    4.2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组合模式
        4.2.1 主入口大厅公共服务空间
        4.2.2 中央主通道公共服务空间
        4.2.3 展厅公共服务空间
    4.3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细部设计
        4.3.1 材质设计
        4.3.2 标识和引导系统
        4.3.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4.3.4 景观环境设计
第5章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案例研究
    5.1 案例一 汉诺威会展中心
        5.1.1 总体规划概况
        5.1.2 公共服务功能布局
        5.1.3 公共服务空间组织
        5.1.4 公共服务空间特征分析
    5.2 案例二 法兰克福会展中心
        5.2.1 总体规划概况
        5.2.2 公共服务功能布局
        5.2.3 公共服务空间组织
        5.2.4 公共服务空间特征分析
    5.3 案例三 科隆会展中心
        5.3.1 总体规划概况
        5.3.2 公共服务功能布局
        5.3.3 公共服务空间组织
        5.3.4 公共服务空间特征分析
    5.4 案例四 杜塞尔多夫会展中心
        5.4.1 总体规划概况
        5.4.2 公共服务功能布局
        5.4.3 公共服务空间组织
        5.4.4 公共服务空间特征分析
    5.5 案例五 慕尼黑会展中心
        5.5.1 总体规划概况
        5.5.2 公共服务功能布局
        5.5.3 公共服务空间组织
        5.5.4 公共服务空间特征分析
    5.6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特征归纳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
        6.1.1 设计理念
        6.1.2 设计方法
    6.2 从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看特大型会展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6.2.1 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的发展趋势
        6.2.2 以公共服务空间为主导的特大型会展建筑设计
    6.3 对中国当代特大型会展建筑设计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案例实地调研资料
附录B 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及其公共服务空间统计
附录C 世界特大型会展建筑一览表
附录D 中国特大型会展建筑规模统计表(前十五名)
附录E 国家会展中心(原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报纸与革命—第一国际机关报研究(1864-1872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论 何谓革命?何种报纸7
    第一节 革命与公共性的追求
    第二节 报纸与新型社会交往
    第三节 对论文基本要素和理论意图的说明
    注释
第一章 文献梳理与方法说明
    第一节 文献回顾与论题推进
        一、马恩新闻思想史脉络中的第一国际机关报
        二、西方/区域新闻史着中的第一国际机关报
        三、国际共产主义史着中的第一国际机关报
    第二节 问题聚焦与视域转移
        一、论题的再认识
        二、回到媒介本身
        三、有关本文方法的说明
    注释
第二章 印刷机与德国宗教改革期间的信仰体认
    第一节 宗教改革运动前社会知识环境
        一、变化中的宗教知识交换网络
        二、变化中的修辞规则与灵感和神启
    第二节 世俗交往空间与天主教思想基础的动摇
        一、宗教交往、知识交往与商贸往来
        二、“追逐名气的勇气”
    第三节 “印刷式仪轨”与天主教会的自我埋葬
    注释
第三章 地下畅销书与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心理
    第一节 书本阅读的社会意义
    第二节 糊口、创作与愤怒的畅销书作者
        一、具体的文学,抽象的煽动
        二、仇恨与畅销书的创作
    第三节 畅销书的消费、扩散与社会心理的形成
        一、纳沙泰尔印刷公司在特鲁瓦的禁书目录
        二、在揣摩民众心理过程中塑造民众心理
    第四节 为什么不是报纸?对典型情节和典型人物的思想需求
    注释
第四章 告别书籍:19世纪中前期的英国与革命者的知识环境
    第一节 “学会读报”:革命人知识储备与媒介切换
        一、对革命者受教育水平的估计
        二、“对那些昙花一现似的读物感兴趣的读者群”增长迅速
    第二节 “一起读报”:交往空间与革命者公共感的强化
        一、报纸:公共诉求的吁请
        二、“在那些地方可以读到报纸”
    第三节 “告别《人权论》”:报纸与工人运动风格的构建
        一、“让我们的成员无数”
        二、“从手工印刷品和周刊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注释
第五章 “机关是报纸”:媒介权属与革命形态的构建
    第一节 何种报纸?抽象体系?对“机关报”的一种理论解释
    第二节 “最好的工人阶级机关报”?从“具体的报纸”到“国际机关报”
        一、“促进阶级利益”:对行业利益的抽象
        二、必须忠于组织:对个体诉求的抽象
        三、为机关活动提供导向:对报纸自身功能的抽象
    第三节 “宣传”先于“组织”?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各机关报史概览
        一、《蜂房报》前期(1864年11月一1865年7月)
        二、《矿工和工人辩护士报》(《共和国》)时期(1865年8月——1867年7月)
        三、《蜂房报》后期(1867年7月——1870年4月)
        四、《东邮报》时期(1870年5月——1872年6月)
    注释
第六章 “定期向公众说话”:新闻生产与用时间换空间的革命技术
    第一节 《蜂房报》:定期散播机制与组织共同感的强化
        一、例会信息的传播机制与革命解释权
        二、变化中的会议记录的新闻再生产逻辑
    第二节 《工人辩护士报》:信息细描与革命行为的扩散
        一、报道的改进与斗争主体的共同感
        二、革命扩散与信息扩散
    第三节 通讯与认同:从新闻工作者到作为职业革命家
        一、总书记、通讯书记与革命人的自我认同
        二、认同与排斥:革命人的共同体
    注释
第七章 “互通消息”:信息动员与对革命走势的规约
    第一节 革命动员机制与社会运动的纯化
        一、动员要素的基本构成
        二、动员要素的组合与社会运动的“纯化”
        三、经“纯化”的社会运动及其信任网络
    第二节 机关报的动员逻辑与革命的去激进化形态
        一、规制、条理与秩序化
        二、调度、协同与可预期
        三、统计、规划与操作性
        四、发布、辩论与理性化
    第三节 信息型动员的限度与革命的总体走势
        一、1864.10—1866.8:信息传播发布机制对共同行动的构建
        二、1866.9—1868.9:通讯联络将区域外的活动纳入共同行动框架
        三、1868.9—1870.7:消息中介让难以继续开展的活动采取变通方式
        四、1870.7—1871.10:在“信息空间”中援助失败的巴黎公社
        五、1871.10—1872.8:持续不断的联络成为斗争中最重要的因素
    注释
第八章 “报纸是机关”:深化的革命对报纸的内化与改造
    第一节 从“协商”到“照登”:机关对报纸的“有形之手”
        一、报纸与机关“利益共生”?
        二、持续高产的《东邮报》?
    第二节 “罗曼语区事件”:机关与机关报的“等级之分”
        一、重新分配合法性:地区机关报向总委员会的发难与反应
        二、新机构序列宣言:“像这样的报纸没有权利提出这样的问题”
    第三节 “埃卡留斯事件”:机关报与非机关报的“内外之别”
        一、伦敦代表会议前的欧洲局势
        二、“我们自己的报纸倒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三、“创办自己的机关报”
    注释
第九章 “党的财产”?革命的遣散与作为出路的报纸
    第一节 作为网络群的机关报:第一国际后期的欧洲实践
        一、从“报纸在先”到“机关在先”
        二、以特定任务为导向的协同行动
    第二节 作为合法性符号的机关报:国际美国十二支部事件
        一、国际美国支部的分裂事件
        二、“符号”如何转化为“资源”
    第三节 作为“党的财产”的机关报:德国社民党的实践
        一、德国机关报的“党化”进程
        二、机关报“党化”的内涵
        三《社会民主党人报》“党化”的意义
    注释
第十章 总结与讨论
    一、伪问题?真问题?
    二、本文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四个方向
    注释
参考文献

四、Get Beyond UK-The Swiss Alps(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欧洲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研究[D]. 牟金容. 新疆大学, 2021
  • [2]中国登山史研究[D]. 姚路嘉.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反抗的姿态 ——保罗·索伦蒂诺电影创作研究[D]. 李怡然.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2020(06)
  • [4]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的住宅地域性实践探究[D]. 梁豪. 河南工业大学, 2019(02)
  • [5]论西欧城市化阶段变化的经济社会涵义及政策回应[D]. 汤长平. 云南大学, 2018
  • [6]回归本质的探索 ——克里斯蒂安·克雷茨建筑作品的空间与结构[D]. 阴琦. 天津大学, 2018(07)
  • [7]关于草地生态史研究的若干构想[J]. 高国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8]德国特大型会展建筑公共服务空间设计研究[D]. 赵一舟. 清华大学, 2015(08)
  • [9]气候变迁的历史维度——勒华拉杜里的气候史研究[J]. 周立红. 史学月刊, 2014(06)
  • [10]报纸与革命—第一国际机关报研究(1864-1872年)[D]. 滕育栋. 复旦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超越英国 - 瑞士阿尔卑斯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