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入托儿童预防接种查验证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效果评价论文_俞莉

(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室;江苏南京210015)

目的: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街道在幼儿园儿童疫苗接种情况,掌握儿童家长对疫苗的知晓情况和态度,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疫苗接种率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推广接种疫苗提出针对性措施,以便及时进行查漏补种,消除免疫空白,预防控制流行病、传染病的发生,同时为国家采取相应对策提供依据和方法。

方法:疫苗接种率调查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街道2016年在园儿童,由幼儿园经过专门培训的卫生老师收集抽中的在园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再由我院计划免疫人员对这些接种证进行检查、登记,并进行统计、分析。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采用定量方法,从疫苗接受方和提供方两个层面来分析:定量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各年龄段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通过上述方法筛选和分析影响鼓楼区建宁路街道儿童疫苗接种率的相关因素。

结果:通过本次查验证,发现本地儿童持证率高于外地流动儿童,本地儿童计划免疫合格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托班、小班儿童接种合格率高于中班、大班儿童。通过开展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调查,从预防接种的接受方来看,父母学历、出生地和胎次对疫苗接种有显著性影响。

结论:疫苗在鼓楼区建宁路街道的接种覆盖水平已逐渐得到提高,目前全区儿童的全程接种率水平尚不能达到良好的群体免疫效果和长期保护力的要求。今后,应针对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提供方和接受方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分别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出更加适宜的疫苗推广策略,切实提高疫苗接种率,更好地保护全区儿童健康。

关键词:在园儿童 疫苗接种率 影响因素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接种率查证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鼓楼区建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四家幼儿园,分别是希望幼儿园,五所村幼儿园,安乐村幼儿园,于家巷幼儿园,完全随机抽取在园儿童833人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 抽样方法:

儿童接种情况调查采用完全随机方式。抽样儿童人数占在园总人数的90%

2.2 调查方法:

从收集的预防接种卡片上获得儿童基本信息资料和疫苗接种的时间、针次等,并填入登记表中(见附表1)。

二、接种率影响因素调查

1.调查对象

确定预防接种的接受方为调查对象,但因接受方为学龄前儿童,无法正确、完整地回应调查,因此实际调查对象为学龄前儿童家长。

2.调查方法

2.1 流行病学定量调查

2.1.1 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以幼儿园为调查点,随机抽取辖区内四家幼儿园,分别是希望幼儿园,五所村幼儿园,安乐村幼儿园,于家巷幼儿园,完全随机抽取在园儿童833人,分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以园中的儿童家长为调查对象。

2.1.2 问卷设计和调查方法:

2.1.2.1 问卷设计:参考相关资料,在有关专家指导下自行设计,并经预调查和定性研究补充后修正确定。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计划疫苗的基本知识、对疫苗接种的态度、疫苗接种的效果4个方面[1]

2.1.2.2 调查方法: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和保密原则,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进行一对一的匿名问卷调查。

2.1.2.3 判断标准:通过8个疫苗相关知识题目评判家长的知识掌握情况[23],设定每答对1题计1分,满分为8分,将答对5 题及以上者判断为对疫苗知识“知晓”。

三、资料收集与分析

1.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1.1 数据录入:接种情况和问卷调查资料用epidata3.0 数据库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数据录入过程中注意检查前后相关问题的逻辑性。

1.2 数据分析:用SAS 8.2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1 用频数分布及百分比进行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情况的描述。

1.2.2 卡方检验用于分类变量的比较分析,比较不同因素下各观察指标的差别。

1.2.3 采用多因素分析影响因素。

结 果

一、接种率调查

1. 表1

1.2随机查证辖区内四家幼儿园,总人数833人,其中本地常住儿童457人,流动儿童376人,持证数818人,无证数15人(均为流动儿童),本地儿童持证率为100%,流动儿童持证率为96%。

1.3应补种儿童数116人,其中本地常住儿童40人,占补种人数的34.5%,流动儿童为76人,占补种人数的65.5%

1.4本地儿童计划免疫合格人数417人,占在园儿童总数的51%,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合格人数为300人,占在园儿童的36%

1.5漏种疫苗中,脊灰疫苗第四剂次漏种数为62人剂次,漏种率最高,约占总漏种疫苗剂次的40%,AC流脑漏种剂次为55,占总漏种疫苗剂次的35%,白破漏种剂次为30,占总漏种疫苗剂次的19%,乙脑漏种剂次为7,占总漏种疫苗剂次的4.5%,麻风腮、甲肝漏种最少,仅各为1人。

1.6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率均为100%,没有孩子漏种,而且首针均在24小时内。

1.7 不同居住性质儿童疫苗接种情况

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1.2%、79.7%,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80.5%、66.7%,二者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二。

二、接种率影响因素调查

(一)儿童家长问卷调查情况

1.一般情况及社会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对象为抽取的四家幼儿园接受疫苗接种查证儿童的家长,问卷调查共发放833 份,回收问卷812 份,其中有效问卷808份,有效率97.32%。

2. 疫苗知识知晓情况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

将家长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可能对疫苗知识知晓率有影响的6 种因素进行分层,分别分析6 种因素不同层次家长的知晓率情况,经统计学检验,6 种因素对知晓率均有影响,家庭月平均收入、父母文化程度、儿童户籍、儿童胎次、儿童出生地点的不同,家长对疫苗知识的知晓率情况有统计学差异。

讨 论

4.1通过本次查验证,发现本地儿童持证率高于外地流动儿童4%,本地儿童计划免疫合格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15%,托班、小班儿童接种合格率高于中班、大班儿童。

4.2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4.2.1本街道地处车站、码头附近,商铺较多,如金桥、玉桥、金盛市场,外来流动人口多,儿童流动性也大,很多儿童家庭象候鸟一样,东去春来,随父母生意流动,这样直接导致接种率下降

4.2.2免疫接种有连贯性,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每年接种的疫苗越来越少,间隔时间拉长,家长就忘记了,还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后,接种疫苗就归幼儿园老师管了,和家长没关系了。

4.2.3家长的文化素质和程度与儿童疫苗接种合格率成正比,流动儿童的家长文化程度大部分低于常住儿童家长,而文化层次越低的家长免疫接种的重视程度也就越低,导致接种率下降。

4.2.4办法与对策:1.定期和幼儿园老师联系、沟通,及时对插班生查验证,及时补种。2.认真做好每年新生入托时的查验证工作,及时查漏补种。3.定期查找,督促家长带孩子来按时接种除知识的掌握外,家长对接种信息知晓与否也是影响疫苗接种率的重要因素。本次调查中有60%的家长因“不知道要接种”而导致儿童漏种。这提示我们,接种何种疫苗、接种的时间地点、接种的适应人群等基础信息是今后宣传教育工作的首要内容。4.调查发现:家长疫苗知识知晓率与家庭月平均收入、家长文化程度、儿童户籍、儿童胎次、儿童出生地点有关。这与国内许多调查结论相一致[2],家庭月平均收入越高、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知晓率越高;城市户籍、胎次为头胎或独子、在区县级以上医院分娩等因素都正面影响家长对疫苗知识的掌握,知晓率高。而不具有上述正面影响因素特征的家庭主要为流动人群,提示应特别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宣传工作,缩小他们与城市户籍家长在知识掌握方面的差距。要针对这一人群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和卫生意识差等特点,采用更能为他们接受的方式,力求简单、清晰、重点突出。

参考文献

[1]. 王撷秀,单爱兰,高璐,等,天津市 2004 年疫苗监测分析及经济效益评估

[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1):848-50

[2]. WHO,Pandemic ( H1N1 ) 2009 update 111 [Z],2010, http: / / www. Who. int / csr/don/ 2010 _ 07 _ 30/ en/ index.html

论文作者:俞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0

标签:;  ;  ;  ;  ;  ;  ;  ;  

探讨入托儿童预防接种查验证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效果评价论文_俞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