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论文_谢信桢

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论文_谢信桢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也飞速发展起来,建筑施工主要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展开的生产活动,也就是各类建筑物建造的过程。建筑工程施工对环境污染和危害是比较严重的。它不仅影响了施工现场周围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影响工期完成时间。基于此,本文就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展开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

1、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

1.1强调保留环境的原有要素

在生态化的建筑中,其轴线、布局、空间、体量与尺度等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环境呼应的产物。例如德国的维特拉研究中心设计中,建筑充分结合了日光和树林环境要素,同样为了不砍除基地上的每一棵树,每个体量都进行了审慎的布局,建筑的入口并不明显,大部分带有朝向绿色景观的空间都布置在斜坡上,从而形成了清净与自然融合的建筑氛围。

1.2强调引入环境景观要素

引入环境景观要素是对环境认知后,确定建筑与环境关系的最为有效的表达方式,在生态化的建筑中,其各种外在与内在的空间关系中,建筑的开口处总会精心布置代表环境意义的景观,庭院、平台、广场、水池、树木都成为他美妙的环境语言,其在空间序列与人的流线中,都传达了将建筑空间和环境景观相互交融的设计理念。

1.3强调引入抽象化的自然及其表达的意义

在建筑设计中,自然因素如光,风或雨的变换,只有当它们从外部自然界中汲取出来,并抽象化的引入建筑的几何空间时,才更具意义。

2、环境保护理念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分析

2.1在传统的意义上,一般而言,工程项目管理关注的对象只是项目本身,往往只考虑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用性,缺乏对建筑项目周围生态环境保护的考虑。而随着我国对可持续发展人观的深入贯彻,这更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要取得工程技术和保护环境两者间的一个平衡点,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前沿技术理论知识,利用现有的技术尽最大的努力减小工程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维持生态平衡的稳定性,同时在工程技术合理提高的前提下更理智地开发自然资源,不能一味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环境,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本质是一个系统性的课题,涉及到生产技术、工程质量、经济目标等的各方各而,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我们应统筹分析上述多方而的因素,并且制定相对应的管理方法,在实现经济效益目标的前提下,可综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建筑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

2.3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工程管理目标是在实现质量目标、经济目标和效益目标等二个人目标,如今新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要求实现整个宏观区域和微观区域的环境质量目标,不假借工程建筑而对环境质量进行破坏,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最大限度的统一。

2.4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往往其核心点在于项目本身,将环境保护这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纳入到项目管理的范畴内,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整个工程项目组的整体协作及其与其他团体部门的合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对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站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角度上看,协调好项目管理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则需对工程建设的共同合作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去,所以团结共同协作是基于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重点之一。

3、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项目管理者首选需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核实、确定工程现场周围环境的敏感点、环境保护目标和对应的环保法规及其它要求。此外,管理者负责人还需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中,建筑施工的各阶段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与预测,找出影响环境的重大因素,并制定可行的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倘若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内容、环境保护要求等发生变化,则管理者要相应地调整施工环境保护方案。与此同时,项目组可在施工现场设置环保负责人,负责日常的环境保护管理工。还可在工地门口设置公众投诉信箱,并公布投诉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对有群众投诉反映的问题,相关负责人要及时处理并给予群众积极正而的答复。在建筑工程完成后,负责人还需在施工合同规定的时限内清理好场地,恢复设施和绿化,并对环保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以及资料整理归档。

3.2强化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以及教育培训

对工程项目中的施工作业人员加强环保培训,提高第一线施工作业人员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施工单位领导以及有关工程管理人员的环保素质,让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可能出现生态环境或绿化破坏的情况,项目组一定要积极配合当地的环保部门采取可行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提倡严格管理文明施工,采用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益的或无害的施工技术、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同时,项目组需兼顾好下一步园林绿化等的环保工作。

3.3强化施工现场具体环境控制

3.3.1扬尘及大气污染物控制

在具体施工时,要对施工现场垃圾渣土及时清理,以此防止大风扬尘。对于高大建筑物清理垃圾时,要使用封闭式的容器,严禁凌空抛撒造成扬尘。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的运输以及储存,要注意遮盖、密封,以此防止和减少飞扬。并且禁止在建筑施工现场焚烧废弃物品和一些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的物质。

3.3.2水污染控制

施工现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施工污水,生活污水。施工现场搅拌站废水,水磨石的污水等必须经沉淀合格后再排放。对于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地买呢进行防渗处理,采取相应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以免污染水体。对于施工现场的食堂,也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进行清理,防止污染。

3.3.3固体废物控制

对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基本思想是采取资源化、减量化以及无害化的处理。生活垃圾应及时清理,现场应设置垃圾集中堆放点,每周定期清理外排至城市垃圾排放点。建筑垃圾应及时外排至指定排放地点,排放运输单位应取得排放许可证。

3.3.4噪音控制

现场施工噪音较大的设备如电锯以及振捣器等应定时维护保养校油,以此保证其润滑,有效降低摩擦产生的噪音。建筑现场加工设备还要尽量设置作业棚,比如搅拌机棚以及钢筋加工棚等,以此有效降低机械噪音排放。与此同时,要尽量调整建筑施工时间,保证夜间不施工,及时进行噪音排放监测,准确掌握噪音排放数值,保证达标。

结束语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随着建筑的不断增加,能源的利用率以及环境的破坏也随之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对相关人员加强教育、严格管理、倡导文明施工,有效地解决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破坏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只有统筹全局,面向未来,以此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美好。

参考文献

[1]罗武章,杨伟锋,郑伟杰,麦雅仪,陈雄图,唐封强,陈伟昌,沈森猷.论工程管理与环境保护[J].江西建材,2014,(19).

[2]王嘉敏.谈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J].现代装饰,2014,(07).

论文作者:谢信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论文_谢信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