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高校文科学报_文科专业论文

面向21世纪的高校文科学报_文科专业论文

面向21世纪的高校文科学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报论文,高校论文,世纪论文,文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世纪之交,在国际、国内新闻出版产业、期刊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我们学报人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真切、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来自内部、外部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在“1998—1999年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评比中,高校文科学报只有三家榜上有名;1997年全国有20种期刊发行量超过100万份,而文科学报发行量超过1万份的可谓是寥寥无几。市场危机、质量危机,是困扰我们学报发展的两大难题。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高校文科学报如何克服困境,走出低谷,迎接充满挑战和机遇的21世纪,就成为每一个学报人都应思索和探寻的课题。

一、21世纪的文化特征

21世纪的国际竞争,实质上将是各国在知识、技术和综合国力上的较量与竞争。因而知识的价值将更为突出,而文化在社会发展各领域中也将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更被社会所重视。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担负着巩固和发展相应的经济基础,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为增强综合国力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提供必需的精神条件的重要功能;文化还以其对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的巨大能动作用和造就新人、开发国民潜力的特殊功能,在增强综合国力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探讨21世纪的文化特征,有助于我们从大环境方面把握学报发展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学报的准确定位和良好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因而知识的价值将充分显现。知识经济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使用的一个核心概念,主要是指“直接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的基础之上的经济”。它一经提出,立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知识经济旋风。知识经济至少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分配、消费活动从依附于农业经济活动和工业经济活动的服务部门分离出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独立的核心产业。其二,科学技术知识在各经济部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各部门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知识活动的产业化和国民经济的知识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两大趋势。(注:王春法:“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我们的经济政策选择”,《求是》1998年第16期。)因此,21世纪的文化就是建立在知识经济基础上的文化。我国目前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就是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所提出的应对措施。

2.21世纪也是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文化手段和文化载体。知识经济时代的开创,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完成。以微电子学理论为基础,以微电子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为主体,以全球信息互联网络的形成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已使全球结合为一个紧密的信息整体,使人类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活动范围和创造能力。目前,全球互联网络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其用户已达7000万以上,并且正以高达16%以上的年增长率递增,平均每分钟就有2~3部电脑进入互联网络,可以说,今天以全球化网络、高速化网络、个体化网络和智能化、商业化、实用化为特征的第二次信息革命浪潮,正在将全球一“网”打尽!(注:文军:“迈向全球化时代的十大发展趋势”,《中国软科学》1997年第8期。)信息给文化插上了翅膀, 赋予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超额利润。未来的文化产业,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去做出相应的调整与适应,因此,21世纪将是文化与信息紧密结合的新世纪。

3.21世纪我国高等院校将进一步改革、综合、重组。由于传统高等教育体制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办学模式,将越来越难以适应知识经济、市场经济、信息经济对高等院校的要求,高等院校的改革将势在必行。因为,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一个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世纪,教育必将被推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成为综合国力较量的决定性因素。(注:任彦中:“世纪之交的北京大学”,《求是》1998年第10期。)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无疑应充当排头兵的角色。因此,正如大型企业集团的组建、重组、兼并、联合一样,我国高等院校也将走类似的道路,以提高综合办学能力并参与国际竞争。这方面,国内的一些高等院校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了。新浙江大学的成立,揭开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新浙江大学由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除军事学以外,新浙江大学拥有哲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全部学科门类,是目前我国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新浙江大学目前共有145个本科专业、13 个专科专业;有博士后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6 个;有13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校学生达5万人, 其中硕士研究生3500人,博士研究生1500人;教师中有教授800余名, 副教授1600余名,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6名。(注:“新浙江大学宣告成立”,《光明日报》1998年9月16日,第1版。)新浙江大学现有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是任何一所单一的大学无法比拟的。这种联合舰队式的大学的出现,为我国高等院校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智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持。

4.21世纪将是高技术人才、高知识人才高度竞争、高速流动和高价值实现的世纪。目前,我国社会富裕阶层的排序是期货、证券从业人员、演员、个体、私营企业主、经理管理人员等,教授、工程师跻身于富裕阶层的人数十分有限,可以说是凤毛鳞角,知识分子的主体还比较清贫。未来的21世纪,随着人们对教育的真正重视和知识分子参与知识创新的程度越来越深,知识分子的劳动将重新获得估价,高薪制和高报酬制将真正贴近有真才实学的教授、专家。有人预测,下个世纪职业结构将分五大层次,第一层的职业当属高智力集团。所谓高智力集团,包括三大职业:从事高科技研究的专业人员、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学人员、从事企业经营的高级管理人员。这三种职业是以智力为起点、为基础、为能力来从事的职业,是世界上地位最高、待遇最佳、声誉最好的职业。所以,当今世界上许多杰出的优秀人才都正向这几种职业流动,未来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也都会集中在这些行业之中。下世纪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的职业依次为高级劳务管理集团、大工业集团、公务集团和自由者集团。(注:《华东旅游报》1998年9月24日,文正文。)把高智力集团列为21世纪职业结构的最高层次,可以看出社会文化对高智力的肯定和高度重视。

二、学报面临的困境

在我国图书出版、期刊产业异彩纷呈、百花争艳之际,在文化生活类期刊屡创佳绩、发行量突破几百万册之时,我们看到了一个相对沉寂,缺乏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期刊系列,这就是我们高校文科学报系列。作为学术类期刊的学报,读者面和发行量受到了一些必然的制约和限制,但在目前文化市场竞争日趋加剧的情形下,我们还是不能不感受到学报的生存危机和市场压力。

总起来讲,我国高校文科学报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行量小,办刊经费拮据。学报作为高等院校的刊物,主要经费来源依靠的是学校拨款。在目前教育经费普遍不足,学校教学科研经费吃紧的情况下,学校所能拨给学报的经费是极为有限的。在全社会、各行业都面向市场,从市场找饭吃的情况下,学报还依赖于单一的资金来源渠道,其经营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2.“一校一刊”的办刊体制严重制约着学报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都有自己的学报,可谓“一校一刊”。有的院校甚至是一校两刊、三刊或四刊。“一校一刊”的办刊体系由于受本校师资和科研力量的制约,文章质量难有大的提高。虽然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报都采取“门户开放”的政策,积极吸纳校外稿源。但“一校一刊”的办刊体制还是制约和影响着学报质量的改善。

3.内容雷同,刊物特色不突出,不能很好地反映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目前的学报内容和栏目设置多根据学校现有的系科设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是大部分文科学报都辟有的栏目,但真正有影响、有份量的文章却不容易见到,学报的综合性、多学科汇集的特征现在正成了它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而相对低的稿酬和经费的严重不足也制衡着高水平的文章向学报的流动,由此使学报在低的学术水平和少的发行量上循环往复。

4.学报面临着电子出版物和高水平专业性理论刊物的双重夹击。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纸介质出版物的形象,同时,也催生了出版新家族——电子出版物的问世。按我国新闻出版署的定义,电子出版物“系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阅读使用,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相比,电子出版物存贮的信息与纸质出版物类似,但其出版周期短,制作简单,修订再版容易,存贮容量大、体积小、成本低、检索能力强、图文声并茂、传递速度快,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纸质出版物无法比拟的优势,将成为信息时代出版的主要形式和发展的潮流。(注:张积玉:“编辑出版工作现代化提出的新课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学报普遍存在着发行量小, 读者面窄,出版周期长,信息刊载量小,无法适应文献数量不断增长的需要,不便查找和检索,也不便保管和搬运的弱点。因此,出版学报电子版并与其分享学术期刊市场份额将是未来的大趋势。

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在学报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专业性理论期刊却在日渐崛起。《求是》、《战略与管理》、《中国国情国力》等理论、时事类社科期刊已在广大读者和学者的心目中享有一定的地位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与学报相比,这类专业性理论期刊具有办刊经费充足,作者队伍广,发行渠道畅通,信息接收和反馈快捷等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而学报要丢掉书卷气和学究气,真正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者,进行知识创新和理论创新,则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高校文科学报的改革模式与出路

高校文科学报面临的困境和难处,每一个学报人都深有同感,但摆脱困境,使学报走上繁荣和发展之路的对策,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今后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大的动作。

1.勇敢地走向市场,开拓市场,增强经营意识。学报因其具有较高的文化层面和理性思辨色彩,不为一般读者所熟知,但它在繁荣学术研究和现代文化构建方面又具有不可替代性,因而地位举足轻重。学报既是一种学术期刊,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非群众性,但它毕竟也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因此,我们就要为它找市场,把它推销出去,使其价值得以真正地实现。为达此目的,就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要在征订和发行上做文章,加大发行的力度,要像企业推销产品,出版社推销图书那样推销我们的学报,只不过学报面对的是某一类特殊读者群,其推销发行的重点也只在这一类群体中进行,但各种各样的宣传手段、促销措施都要用上,要让学报成为学术圈内人士的必读物,以不断提高学报的学术品位和市场占有份额。同时,积极从事多种经营,向信息、文化、教育培训、通信、餐饮娱乐、旅游等领域拓展,抓住一切可以创收的机会,增强学报的经济实力。在市场经济的社会氛围里,学报也必须要依托市场,利用市场,才能真正地找寻到自己的生存、立足和发展之地。

2.要进行刊物定位的总体策划,栏目的中观策划和文章的微观策划,真正使学报的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方面有大的文章可做。刊物定位,就是瞄准读者需求和市场潜在购买力,通过我们已有的、现有的和潜在的资源的开发,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高校文科学报要增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研究和报道,增强对学术动态、学术观点的把握和反映,增加学报的信息含量,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加强与作者、读者的沟通。让学报既成为作者发表学术观点、参与学术争鸣的园地,又成为广大读者的信息库、资料库和良师益友。同时努力成为国家的思想库、智囊团,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咨询服务,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自己一份积极的贡献。

3.增强品牌意识,创立名牌学报。这方面,北大、人大、山东大学、北师大都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模仿、创新,树立起我们自己的品牌学报、品牌栏目。学报也要走兼并、联合的道路,彻底改革目前的一校一刊制,以名牌学报为龙头,进行联合办刊、集团化办刊,使学报真正成为反映本行业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新成果的高质量的学术刊物。同时,在编校质量上精益求精,使学报真正成为反映本行业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新成果的高质量的学术刊物,使高校文科学报成为社科期刊的旗帜和榜样。

4.与国际市场接轨,与国外同行对话,使学报成为高等院校改革的吹鼓手和生力军,为学术的繁荣、学科的建设和学术队伍的成长做出贡献。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 周年讲话中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注:《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江泽民的讲话揭示了下一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未来高校发展的空间和前景,为我们学报开辟了很大的用武之地,我们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在学术研究上开辟出更新更广的天地。这样做,既可以解决目前我们经费不足,办刊质量不高的困境,又可以提高我们编辑人员的素质和刊物质量,可谓一举多得。

5.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走出学校的象牙塔,积极接受社会各界的赞助,拓宽学报办刊经费来源。科研课题的支持,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的捐赠、资助,都应成为学报经常的、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只有由众人关心、爱护浇灌出来的学报之花,才能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园地中开得更艳、更美、更持久。

收稿日期:1999—02—24

标签:;  ;  ;  ;  ;  

面向21世纪的高校文科学报_文科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