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远程教育的发展、模式与特点_函授教育论文

论远程教育的发展、模式与特点_函授教育论文

略论远距离教育的发展、模式及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学校教育产生以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教学活动一直是局限于校园的围墙内进行的,师生面对面的教与学几乎成为教育唯一的也是天经地义的形式。然而,随着现代通讯手段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远距离教育正以极快的速度在世界各国发展,一种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方面均不同于已往的全新的教育模式已显现在世人面前。它的兴起为人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也为它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同时,它的出现也为我们认识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角度,促使我们去认真思考和探讨未来教育的特点。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就远距离教育作一叙述,以增加我们对它的了解,并带来某些启发。

一、远距离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远距离教育出现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远距离教育的核心是以其独特的教学媒介,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活动不必在面对面的同一物理空间里进行。伴随着远距离教育中所采用的教与学媒介的变化,远距离教育的形式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发展呈现出由低水平级向高水平、从小规模到大规模的演变过程。到目前,远距离教育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远距离教育是以书面材料的通信为主要媒介进行的,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函授教育(corrospondence oducation)。近代的函授教育约始创于上个世纪40年代,首先在英格兰出现,后在德国及北欧等成人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推广。上个世纪末期以来,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函授教育体系。如189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设立了函授学习系。自1911年起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就开始设置函授课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苏联的函授教育以其立法和统一的制度受到世人的瞩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函授教育更是得到迅速的发展,几乎扩展到世界各国,其内容更加广泛,层次也更加多样。函授教育最低层次的便是单纯性的书面印刷材料的学习,学生无法接触真实的或模拟的教学情境,师生之间唯一的相互交流便是书面印刷材料。典型的教学过程是:教学单位分发学习材料或作业→学生独立学习并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和矫正。书面形式的函授教育师生交流的速度通常很缓慢,要花费数日乃至数周的时间,也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反馈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均受到很大的影响。

函授教育为在教育空间受限(如边远地区)的学生和教育时间受限(如在职)的学生接受教育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它成为许多国家扩大教育途径和机会的独特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函授教育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主要表现在它不符合当代教育的高效化和普及化的要求。从本世纪上半叶起,就有一些国家开始利用广播进行函授教育的尝试。如新西兰在1937年就开设了广播函授课程。美国在1956年设立了芝加哥电视学院。〔1〕但就普遍范围而言是到了六、七十年代,这一时期现代通讯技术的全面发展为远距离教育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世界各国兴起了以广播电视为主要手段的远距离教育,即第二代远距离教育。而函授教育已不能充分代表远距离教育了,只是成为它的一种形式。函授一词也越来越暴露出其局限。70年代可以说是远距离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以英国的开放大学为代表的独立模式的远距离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需要指出的是,书面形式的函授教育并没有消失。这一时期各国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采取书面材料和广播电视相结合的方式,或是采取书面材料和录音录像相结合的方式。这意味着远距离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总的说来它们均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还是反映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方面。广播电视和录音、录像磁带的利用虽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扩大了教育的层面,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师生的相互交流由局面函授的双向变为单向,缺少教学的直接反馈和交流,书面材料通信函授所具备的个别教学的长处也不复存在了。

除了广播电视外,80年代以来,双向交流式的录音、录像手段在远距离教育中被广为采用。从低到高可以分成双向语音交流方式、双向语音单向静态图像交流方式、双向语音单向动态图像交流方式、双向语音双向静态图像交流方式和双向语音双向动态图像交流方式5种。这类与前者相比,最大的优点是教与学变得可以同时进行,而且有了师生之间的直接的相互交流和反馈。但这种形式也存在费用较高和难以推广和普及的不足。

90年代以来正在兴起的第三代远距离教育是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手段的,它代表着未来远距离教育发展的方向。多媒体技术是集声音、视频、静态图像、动画等各种信息媒体于一体的信息处理技术。它可以接收外部图像、声音、录像及各种媒体信息,经计算机加工处理后以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方式输出,实现输入输出方式多元化。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之一是充分的互动性,它可以形成人与机器互动、人与人、机器间的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及身临其境的场景,人们根据需要进行控制。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将使教育的手段发生极大的变化,也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教育形式,使教育领域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多媒体技术人们可以获得与今天的课堂一样的教学情景,可以得到逼真的、即时的教育,不仅可以与教师(或许是全国乃至世界最优秀的教师)进行教学反馈,也可与同学(不会再限于“班级”有限的人数范围)进行各种交流。

随着远距离教育的迅速发展,各国也纷纷对其开展研究。从70年代起人们开始对远距离教育的概念和定义进行探讨。在1972年召开的国际函授教育理事会(ICCE)大会上,人们首次开始使用远距离教育的概念。〔2〕大约到70年代末期,人们对远距离教育的提法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鉴于函授教育已无法包容多种多样的远距离教育形式,成立于1938年的国际函授教育理事会于1982年正式更名为国际远距离教育理事会(ICDE)。远距离教育一词(distance education)也被人们所一致认可。自80年代末期起远距离教育成为教育研究的专门领域,各种研究成果开始大量涌现。比较重要的著述有:加里森(D.Randy Garrison)的《了解远距离教育:未来的框架》(1989年)、霍姆伯格(BorjeHolmberg)的《远距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1989年)、基根(Desmond Keegan)编的《远距离教育原理》(1993年),以及哈里(Keith Harry)等人编的《远距离教育的新展望》(1993年),等等。另外,从90年代初期起国外一些大学开始设立远距离教育专业学位课程,专门培养从事远距离教育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高级人才。这说明远距离教育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

二、远距离教育的两种模式

远距离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发展各国教育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从纵向看,它像普通教育一样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层次。从横向看,既有学历教育,又有非学历的属于进修或继续教育性质的培训。就远距离教育的办学方式而言,世界各国远距离教育的可谓是多种多样,类型繁多。如果加以归纳,可以看出大致存在两大模式,第一种称为混合模式(hybrid model)。所谓混合模式,是指由一般性的而非专门的教育机构来提供远距离教育,如各种教育机构所开设的校外课程和函授课程,等等。这种模式的远距离教育早已为世界各国广为采纳。但各国的做法又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普通高等院校的独立学习或推广学习部,远距离教育常作为其中的一种。这种做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例如,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许多高校就设有独立学习系科。据统计,美国有104所经认可备案的院校设立了多达1500种函授课程,接受远距离教育的学生人数多达300万名。〔3〕法国有近20所大学设有函授教育中心。在瑞典、印度及拉美各国也有类似的做法。

第二类是在原苏联及东欧国家较为流行的采取由一般大学和辅导中心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要求先到学校上课,然后带学习材料回去在家学习,学习一段时间后再到设在家庭所在地的辅导中心接受面对面的辅导。所以,实际上这是一种由大学课堂教学、自学、辅导中心辅导三者相结合的远距离教育形式。例如,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州立技术学院(TSIT)设在劳塞斯顿(Launceston),但在霍巴特(Hobart)等三地设立了学习中心,由专门配备的教师为接受远距离教育的学生进行每月定期的辅导。目前,该学院开设的课程既有学位层次的也有证书水平的,专业包括教育、应用科学、商务、电脑以及艺术,等等。成立于1968年的南太平洋大学(USP)的远距离教育更是具备了国际性。它所覆盖的范围涉及100万平方公里的南太平洋地区,在斐济、汤加、图瓦鲁等9个国家设立了学习中心。在教育的形式上主要采取书面材料、录音磁带以及双向交流的无线电卫星网络相结合的方式。

第三类是以澳大利亚的新英格兰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模式,也称为新英格兰模式。这所大学自1955年起就开始采取校内教育与远距离教育相结合的做法。大学的各个系科既要为校内学生提供教育,同时也要为接受远距离教育的学生以讲课笔记或录音磁带形式提供授课的内容。后者被要求到学校进行一段时间的校内学习。从原则上讲,校内外学生所学的内容,参加的考试,获取的学位或证书是一样的。北欧各国在进行师资培训时广为采用的将远距离教育与常规教育相结合的分散教育也属于这种模式。按照这种做法,学生一方面在各地通过通讯媒体接受远距离教育,另一方面定期集中一起进行短期的教学。这种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几乎所有采取混合模式的国家都力争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正规教育机构的有限资源以及在师资、课程等方面合理的安排使得远距离教育在质量上达到正规教育的水平。在各国都不乏这方面的成功例子。但这一模式长期以来存在某些相当普遍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一般的教育机构通常不够重视远距离教育,把它看作是次等教育,投入的人、财、物均显不足。有的机构甚至将远距离教育看作是正规教育的补充,这样就限制了远距离教育的发展。

第二种是独立模式(autonomous model)的远距离教育,它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来负责实施远距离教育。这种模式最初是作为公私立的函授学校或学院建立起来的,至今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已在世界许多国家逐步建立和推广。较为著名的有设立了英国剑桥的国立推广学院、法国成立于1939年的国立远距离教学中心、澳大利亚悉尼的新南威尔士校外学习学院、位于荷兰来登(Leiden)的函授学院以及加拿大的成立于1923年的阿尔伯塔函授学院,等等。最初这些学校多数局限于初等教育及继续教育的层次,后向成人教育扩展,但基本上都不是大学本科以上水平的教育。在60年代之前世界上只有原苏联和南非设立专门的远距离高等教育机构,这表明独立模式的远距离教育还只是在很少数的国家存在。

这种情况持续到了60年代末才开始发生变化。1969年,英国开放大学正式设立,两年后开始招收第一批新生,这才开始改变了远距离高等教育发展缓慢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出现使得人们对大学这一机构的认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对传统的大学构成一种现实的挑战。从此以后,大学再也不是19世纪中期约翰·纽曼(John H.Newman)所设想的传统的理想模式了。自70年代中期起独立模式的远距离高等教育之所以获得迅速的发展,这是与开放大学模式的远距离教育机构的出现直接相关的。以开放大学为模式的远距离教育开始为世界许多国家所仿效。开放大学几乎成为远距离教育的同义词,它代表着未来远距离教育的发展方向。这种模式最具代表性的要算是英国的开放大学和南非大学了。它们以其高质量的教育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并在世界各地得到普遍的推广。现在开放大学作为远距离教育的独特模式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仿效和确立。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尼西亚、西班牙、委内瑞拉等20多个国家均设立了开放大学。蜚声海内外的我国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办学模式上与开放大学是没有太大区别的。这些机构在各国虽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均是以远距离教育作为独一任务的教学机构。

应该看到,以上两种模式是伴随着将远距离教育当作扩充教育途径的手段而出现的,它所反映的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即远距离教育形式的出现。近年来同样常见的是仅仅将远距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来加以应用,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学校教育的形式并不因远距离教学手段的运用而发生大的变化。在一些国家,人们已将远距离教学法(distance teaching method)当作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例如,在美国,已有半数以上的州为中小学播放卫星电视课程。许多地方已开始通过计算机联网进行双向交流式远距离教学。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学的水平和效率,一项称为“明星学校计划”(StarSchool Project)自1988年底开始实施。根据这一计划,联邦政府教育部提供3000多万美元资助部分中小学进行为期两年的卫星电视教学实验,以为最终在全国所有中小学进行远距离教学进行初步尝试。甚至在非洲,利用广播电视等远距离教学手段来普及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也越来越普遍,人们把它看作是远距离教育的三大模式之一。〔4〕

三、远距离教育的五大特点

从各国远距离教育的现状和它的发展方向来看,远距离教育的特点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

1.非正规性。它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形式,这是因为远距离教育是在我们通常所说的正规的教育体系之外,即校园的围墙之外进行的。众所周知,正规教育的特点之一是高度的常规化和制度化,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上是有严格限制的,在以书面材料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介且不具备直观的教学技术的条件下,这是保证和维持教育的效率和水准的有效形式。远距离教育作为一种非正规的教育形式,它不带有正规教育在时空上的局限,使得教育活动由校内扩展到了校外的广阔空间。实际上,远距离教育本身就包含了非正规、非学校的含义。这从国外远距离教育的代名词中就能反映出来。如在美国通常称独立学习(independentstudy);在澳大利亚称为校外系统(external system);在一些国家称作校外学习(off-campus study);在新西兰,虽也叫校外学习,但用的是Extralmural一词。远距离教育的非正规化、非学校化并不意味着它是杂乱无序的,也不意味着教育功能的减弱或丧失。从各国远距离教育的实践来看,它恰恰体现了高度组织化、通过灵活多样的内容、方法、形式和手段来保证使其具备系统化教育的特点。这也是远距离教育获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经济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下一世纪非正规教育的提法必将消失,因为在我们今天看来是“非正规”的教育到了那时将成为教育的主导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说远距离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将整个地改变传统的学校教育制度一点也不为夸张。实际上,现在人们已经看到,随着远距离教育的推广,以下几种形式的教育将越来越流行。第一种是家庭学习。随着现代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在家里进行学习将成为可能;第二种是社区学习中心。将来这种中心可能成为社区的主要公共场所;第三种是工作场所学习。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学校这种独特的机构呢?我们知道,作为西方国家教育思潮中激进教育(radicaleducation )的一个流派的以伊万、伊里奇等人为代表的学校消亡论者是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来谈论学校的功能的,其观点多有偏激之处,难以被人们接受。但现在不少人已经指出,从高技术的条件下对学校的地位问题进行一番冷静探讨是十分必要的。至少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为了什么目的而存在?如果说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话,它在不久的将来显然会被其它形式的教育所取代,因为未来远距离教育的效率肯定要比学校教育高得多的。当然,学校不仅具有教学的功能,它还是一种社会化的机构,具备多重教育的职能。问题是这些是否非得经由学校来实现不可呢?

2.高技术性。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是当代远距离教育的坚实基础和必备条件。回顾远距离教育发展的历程,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远距离教育的核心是其独特的教学技术和手段,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整个教学方式的变革。从书面材料的函授、广播、电视、录音、录像、通信卫星、光纤、光盘一直到多媒体技术手段的逐步运用预示着教育领域一场深刻变革已经悄悄来临。在70年代之前的100多年间远距离教育之所以发展缓慢,规模狭小,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手段落后而导致效率低下。如果说,过去远距离教育的媒介是书面形式的信件往来的话,那么未来远距离教育的媒介就是多媒体技术。当前世界各国的远距离教育正处在传统手段与现代化的手段的结合运用并逐步向信息高速公路迈进的阶段。如果没有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远距离教育势必仍将停留在低级的水平之上,根本不可能获得进一步发展。高技术在远距离教育系统中的应用将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特征。如果说在传统的教学条件下教育技术手段只是作为教师的补充的话,那么,在远距离教育系统中教师将扮演的什么样的角色呢?随着远距离教育的进一步扩展,对于高技术条件下教师的作用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看来已显得较为紧迫了。

3.开放性。就教育的环境而言,传统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体系,而远距离教育则创造了一种全开放的教育系统。这种开放的体系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就教育的地点或场所而言,在远距离教育的系统中教育的范围已不在局限于学校,它远远超出了学校围墙的界限,而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如家庭、工作场所、社区中心等。人们在考虑接受教育时不必将地点当作重要的因素了,只要通讯可以到达的地方就可以进行远距离教育。教师与学生可以不处在同一城市或国家,教育的跨国特征日益突出。二是就教育的时间而言,它突破了学校班级授课严格的时间限制,使得教育时间由对受教育者的被动限制变为受教育者的主动选择,给学习者带来极大的便利。三是就教育的对象而言,学校以特定的人群为对象的做法将不在继续,学校的淘汰选拔作用也将发生变化,社会的每个人都可以接受适合自身需要的教育。许多国家将开放学习(open learning)等同于远距离教育就包含有这层含义。如英国的开放大学就几乎对所有的人开放,并不强调其他大学所要求的入学资格。加拿大的阿萨巴斯卡大学(Athabasca University)对入学者的唯一要求就是必须年满18周岁。当然,从目前各国的做法来看,远距离教育对入学者的开放程度还不很一致。随着远距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其开放性将会越来越凸显。最近欧洲一些国家正在考虑在不远的将来在欧洲委员会的支持下成立一所欧洲开放大学(European OpenUniversity),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来实施全欧洲范围的远距离教育。

4.高效性。远距离教育的开放性和高技术性决定了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它是一个高效性的教育体系。首先,从目前各国开放大学远距离教育的规模来看,就可以说明这点了。1994年,英国开放大学的学生人数多达20 万名,学生不仅来自本国各地,而且还遍及东西欧各国。自1969年成立至1994年的25年中,毕业的学生人数累计超出200万名。〔5〕印度的安德拉·普拉德斯(Andhra Pradesh)开放大学的学生人数为4万名;泰国的苏科泰·撒玛西拉(Sukhothai Thammathirat)开放大学的学生则多达40万名;〔6〕我国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规模则更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相比之下,传统的大学一般难以达到这样大的规模。正因为这样,许多国家把远距离教育看作是用来满足国家和个人双方日益增长的需要的最佳的和有效的模式。我国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就被国外许多人士看作是这方面最佳的范例。〔7〕其次,远距离教育的高效性还反映在生均培养的单位成本上。据计算,泰国的苏科泰·撕玛西拉开放大学一名毕业生的培养费用为2,341铢,而马西多(Mahidol)大学和朱拉隆功大学则分别高达120,700铢和11,463铢。〔8〕巴基斯坦的阿拉马·伊春巴尔(Allama Iqbal)开放大学的生均培养费用比其他大学要低39%。〔9〕英国的开放大学每年培养的大学生人数为全国大学生总数的五分之一,而它所用的费用却只有总数的九分之一。〔10〕第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水平。通过远距离教育系统众多的学生所接受的将是最优秀教师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也会更加直观、生动和有趣。有人估计,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后,通过双向交流式远距离教学,学生的学习时间将比原来的同等情况减少40%,所学的东西将增加30%。

5.终身性。远距离教育为各国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十分理想和有效的形式。众所周知,终身教育所涵盖的不是教育制度的某一阶段或人的一生中的某一时期,而是包含各个教育阶段延伸至人的整个一生的新型的教育制度。如果以正规的学校教育方式来推行终身教育显然是不可取的,无法适应和满足建立终身教育体制的需要。而采取远距离教育的方式就可以将众多的各年龄层次和职业领域的人从传统的固定的教育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远距离教育将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人类历史上将真正做到使教育成为人人都能享有的财富,并大大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这一人类崇高理想的早日实现。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各国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仍将继续存在,在将来远距离教育的手段和形式仍将呈现多样化并存的现象。有的国家仍将广泛依赖书面材料的通信手段,有的主要借助于广播电视和录音录像,而有的将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联网技术实施高层次的远距离教育。这就要求各个国家既要努力争取使得本国的远距离教育向更高的层次不断发展,同时又要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现实的远距离教育的政策和具体措施,以便有效和快速地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

注释:

〔1〕Torsten Husen,etc.( eds) ( 1988)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Pergemon Press,P.1437.

〔2〕〔3〕Torsen Husen,etc.(eds) (1990)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SUPPLEMENTARY VOLUME TWO,Pergemon Press,P.168,P169.

〔4〕〔10〕Hllary Perraton (1993)‘National development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inCommonwealth Afrlca’,In Kelth Harry,etc ( eds) ,DISTANCE EDUCATION:NEW PERSPECTIVES ,Routledge,P.252,P256.

〔5〕Bryan T.Pack (1995)‘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inthe European Unlon’,PHI DELTA KAPPAN,Vol.77.No.3,P.263.

〔7〕〔8〕〔9〕G.Ram Reddy (1993)‘Open unlversitles:the new temples of learning ’,in DISTANCE EDUCATION:NEWPERSPECTIVE,p.244,P.241,P.247.

张倩苇:“多媒体技术与教育”,载《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第53页。

标签:;  ;  

论远程教育的发展、模式与特点_函授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