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警告信号_柴达木盆地论文

江源警告信号_柴达木盆地论文

江源警示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警示录论文,江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人们还沉醉于摄影师镜头中的雪域高原时,实际中的青藏高原正在失去往日那圣洁艳丽的色彩。蓝天、白云、圣湖、神山、草甸、森林已经悄热陷入黄色的沙与尘之中。近几年,由于工作关系我多次到西藏考察,对这里的生态恶化颇有感受。

我第一次驾车进藏是1998年10月,当时受沙子影响仅限于朗县以东的局部地区。然而事隔3年,走的是相同的路线,情况截然不同,我们完全陷入了沙与尘的海洋。

2001年3月我们驾车跨越七个省(区),从北京开往可可西里,支援那里的藏羚羊保护工作。自北京至拉萨西行的漫长旅途中,对石家庄、郑州、西安等大城市的空气污染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了。但是过了陕北,进入宁夏、甘肃以后反而形势更加严峻,西北大地一派苍凉,小小的车队每天驰聘在沙尘之中。狂风卷着沙尘把大地搅得乌烟瘴气,太阳就像薄云中的月亮暗淡无光,使人感到心情特别压抑。抵达青海省以后情况虽略有好转,但灰蒙蒙的天仍然无法拍照。我在当时的日记中这样记述当时风沙的情况:

西行已过八千里,十日天空不见蓝。

随时遭遇沙尘暴,风沙弥漫江河源。

篱笆难挡流沙走,沙丘堆上昆仑山。

当我们穿过青藏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戈壁荒滩时,戈壁滩的面貌让人更加忧虑。我们仔细看了这里的生态环境,连外行都能看出因自然变迁遗留下的种种退水痕迹。硕大的湖泊转眼间竟然演化成了戈壁滩和大盐矿,严重的干旱使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几乎成了不毛之地。望着这些龟裂的湖底,我在想,是不是今天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而沙子却越来越多呢?

青海湖在诉说

青海湖是全国第一大咸水湖,东西长106公里,南北宽63公里,周长360多公里,面积4200多平方公里。它对于稳定青海省的温度、湿度和地下水的补给以及维持青海省的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

青海湖又称柯柯诺尔,蒙语意为青色的大海,再早一些这里属于古地中海。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隆起逼走了海水,形成了高原。数万万年来,这里的地质活动一直没有间断,青海湖的地貌一度演化为半封闭的湖盆。最早的布哈河曾与湟水相连汇入黄河,后来日月山快速隆起,截断了布哈河东流的出口,使青海湖东部出现了“倒趟河”。从此青海湖的完整湖盆形成了,四周诸条河流的泻水全部流入青海湖这个封闭的死海子。由于水无出路,降水又十分充沛,因而使青海湖成为青海省最大的湖泊。

青海湖的几度沧桑是大自然的伟力造化,人力所不能企及。然而今天的青海湖却在人类的间接和直接影响下,湖水面积明显缩小,一环又一环的退水线清晰可见,而且湖周围还镶上了“沙环”。

2001年7月,当我再次来青海湖考察时,见到青海湖周围的沙化已经相当严重了。黄沙环抱的青海湖再也没有了昔日大海般的气派,像是一只瘦弱的老牛被关在栅栏之中,完全失掉了往日的活力。这场景只不过是表象,而深层问题更是令人担忧。由于环境快速恶化,青海湖的来水量大为减少,而蒸发却日甚一日。目前青海湖水最深处仅有27米,平均水深只有16米,湖水总量已不足700亿立方米,它的退水速度已名列全国大湖的前几名。

根据对青海湖古湖岸线的科学考察,现在的青海湖比过去水位已经下降了100多米,湖水面积缩小将近一半。由于祁连山冰川大范围退缩,有些冰川已经融化殆尽,冰融水的枯竭使原来上百条河流入青海湖锐减为现在的三四条。仅存的注水河流的水流量也在逐年减少,有的正在断流,导致青海湖每年水位下降130毫米。若按这个速度计算,16米的水深还能够维持多少年?假如没有转机继续干旱下去,100年后的青海湖将又是一个“罗布泊”!还要等100年吗?在青海湖干涸的过程中,悲剧早已陆续上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登鸟岛还要划船走很长一段水路。湖水的隔离对岛上的鸟类是重要的天然保护屏障,不仅人类不能轻易登岛,野生食肉动物也无法骚扰岛上栖息的各种鸟类。昔日岛上的鸟多如牛毛,惊飞起来遮天蔽日,上岛的人有时惊吓了鸟,群鸟向人攻击时鸟屎会把人弄成全身一片白。现在的鸟岛早就和大陆连为一体了,狐狸、野猫、黄鼬、獾和老鼠可以随意登岛并大肆享用鸟蛋及幼雏。而人们过量的捕捞则使青海湖的鱼类大大减少,成鸟捕不到鱼,幼雏就得饿肚子,导致鸟类育幼率明显下降,青海湖的鸟类因而大大减少,青海湖将不再是鸟类的乐园。

当水位继续下降,水体的矿化度会进一步升高。先是著名的青海湖湟鱼承受不了高浓度的盐碱环境,湟鱼种群全军覆没。接着是整个湖中的低等动植物、微生物全部灭绝,青海湖将成为水生动植物的“墓地”,开始腥臭无比,遗臭数年。待湖内的动植物尸体烂光后,青海湖最后剩下的是一锅“蒸汤水”,就像现在的察尔罕盐湖。湖水因过饱和而析出大量矿物质,那些干涸的湖盆会形成盐碱滩,浅湖区会演化成为上千平方公里的新戈壁。今天看到的青海湖边的巨大“黄沙环”,实际上是大地向我们展示的生态危机警示牌!

柴达木的忠告

从青海湖到拉萨,汽车需要在柴达木盆地里走两天。两天中,这举目苍凉、无边无际的戈壁滩馈赠给我们的震撼无以言表。

“柴达木”意为盐泽。这里的土壤极为贫瘠,以鹅卵石和沙子为主,很难生长植物。然而就在这般贫瘠的土地上依然能见到放牧在公路两侧的瘦羊和弱驼群。可怜的牲口嘴贴着地皮狠命并急促地啃食着矮小的干草根,即使它们的嘴皮磨烂了也还是填不饱肚子。

我置身在这无垠的戈壁滩里,用心灵捕捉古代大湖留在大地上的最后信息,大自然的演化是以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年为记数单位的,而人的一生多者不过百余年,百年的光阴在历史的长河中何其短暂!只能看到眼前的一个小点,短视——简直就是人类的死穴。这个大湖曾经是那样辉煌!一望无际,面积竟有青海省的四分之三。随着青藏高原地壳的隆起,湖面积不断缩小,历史上曾遗留过5000多个小湖。由于环境变迁,这些小湖几乎全部干涸,目前剩下比较大的湖泊还有哈拉湖、涩聂湖、大小柴达木湖、东西台吉乃尔湖、托素湖、达布逊湖、南北霍鲁逊湖、柯柯盐湖、察卡盐湖和察尔汗盐湖。离公路不远处的小山曾是湖中的岛屿,时至今日,“岛屿”腰间的吃水线依稀可见。

柴达木盆地的巨变时间在人们的眼里似乎很漫长,但在地球演化史中不过只是滴答一瞬,然而硕大的湖泊眨眼之间就干涸了。当太阳蒸干了湖水之后,溶解在水里的大量矿物质重新结晶起来,使柴达木盆地出现大量盐矿、盐湖和大片盐碱滩。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央的察尔汗盐湖面积有16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盐矿床。盐层厚度达15米,储盐量250亿吨,可供全中国人吃8000年!残存的几个小湖也在快速地萎缩,它们无法承受戈壁上空的烈日,大量的蒸发很快就会使现存的小湖干涸。

柴达木盆地的演化过程是否能够代表青藏高原上湖泊今后的演化方向呢?专家们这样分析:自然因素有:全球气温仍在继续升高、干旱连年不断、冰川迅速融化、宏观水分严重失衡、土壤沙化严重……人为因素有:滥采乱挖金矿使高寒草甸严重破坏,过度放牧使草场严重退化,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加剧……长此以往,高原上的浅湖就会变为沼泽,沼泽会变为草甸,草甸会变为荒漠,荒漠会变为戈壁……大自然的演化趋势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目前的柴达木盆地内部的涵水能力已大大丧失,植物几乎无法生存。没有植物,风沙即会肆虐猖狂,导致柴达木盆地逐渐沦为青藏高原腹地的主要沙源地。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阵狂风即可卷起一束巨大的沙尘柱,这些沙尘随着狂风飘向东南方。戈壁滩的南沿是东西走向的昆仑山脉,总长2500余公里,许多山峰都超过6000米,是一堵极好的“挡风墙”,把飞起的黄沙阻挡在昆仑山北坡。部分粗沙受阻后降落下来,在昆仑山与柴达木盆地交界处堆成了沙丘。而那些细小的沙尘则继续飘向东南方,不知在哪里降落。沙丘不断积累,侵蚀公路,破坏通讯及供电设施,成为青藏公路、铁路的一大害。在格尔木市以北约20余公里处,严重的流沙对铁路构成威胁,人们不得不采取拦沙措施,用稻草和荆笆筑起了绵延上百公里的拦沙障。还有用戈壁滩的石头垒成方格阻挡流沙的办法,以保证铁路畅通无阻。工程之大、代价之高是可以想象的,这里毕竟是“世界屋脊”啊!

在昆仑山脚下,我被青藏公路西侧两座巨大的沙丘惊呆了。还记得1999年我参加“可可西里反盗猎一号行动”时,也是从这里经过,当时这里的沙丘只有一个,并不很高,尽管堆上了公路,但还没有造成大的危害。眼前的沙丘数量和体积均已翻了一番!青藏高原冰川众多,河流如网,湖泊如星,是名副其实和绝无仅有的“天池水塔”。可是如今“天池水塔”腹地内,除了浊浪滚滚的黄泥浆就是干涸的河床与龟裂的湖底。缺水、干旱、沙化竟然发生在“水塔”内部!面对新堆积的大沙丘,我联想到柴达木盆地的周边环境:正西侧有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幸好被阿尔金山阻隔,尚未与柴达木盆地连成片,北方不太远就是内蒙古的巴丹吉林大沙漠,多亏有祁连山阻挡,目前也没有连成片。但是面对全球气候迅速恶化和我国沙漠面积不断扩大的严峻现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巴丹吉林大沙漠与柴达木盆地连成一片不是没有可能的。如果人们继续无节制地索取自然资源,无视环境恶劣的发展趋势,一旦这几片沙漠连成一片,整个西北地区将会发生重大生态灾难,其后果不堪设想,其危害不可估量,那时再谈治理就彻底来不及了!

生命禁区的黄金灾祸

可可西里因其环境恶劣、高寒缺氧被喻为“生命禁区”和无人区,然而这方空寂的大地上却拥有丰富的金矿和特有的珍稀动物资源。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庞大的采金队伍从青海东部的8个贫困县浩浩荡荡涌入可可西里,有的人临上路前还扯了几丈白布准备做裹尸布,以备万一出不来死在里面时包裹尸体用,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味道。正是他们首先在可可西里大开杀戒,从此打破了可可西里数万年的寂静,好端端的高寒草甸成了尾矿堆、垃圾站和屠宰场。所有淘金者全部有枪,他们吃的肉是就地取材,起初野生动物只被食用,后来淘金人发现藏羚羊皮比挖金子效益还高,于是大批藏羚羊惨遭屠杀。从此,可可西里藏羚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几乎被斩尽杀绝。土法淘金对这里的生态环境是彻底的破坏,淘金现场一片狼籍,淘金者把地表的土壤铲起来,筛出石块,再把土放在容器里用水冲,含有团粒结构和大量有机质的优质土壤被水冲走,而可可西里的土壤是数万年缓慢演化逐渐形成的,那里的土壤比金子还昂贵,淘掉它们却是那样轻松!被破坏的高原生态环境再花一万倍的代价也恢复不了,可可西里从此万劫不复!

江河是分秒不停的“输送带”。进入江河的所有杂物包括泥沙,只要上了“输送带”就会顺流而下,一泻千里。哪里的水流速度慢,泥沙就要在哪里滞留沉积。水库的水域宽阔,水流速度慢,正是泥沙淤积的主要地点。可可西里恰好就是长江源头,从可可西里排出的选矿泥沙全部流入长江,这就对尚未竣工的三峡工程造成直接危害。下修三峡水库大坝,上排亿万吨泥沙怎么能行?长江的泥沙含量是怎样超过黄河的?看看浊浪滚滚的沱沱河就明白了。

水利设施最害怕泥沙淤积。如果是平原地区淤积的泥沙可以往两岸堆放,三峡地区两岸是悬崖峭壁,泥沙淤积以后往哪儿堆放?自80年代至今,淘金大军20多年的总人次接近百万,按保守算法,每人每年淘掉50方,100万人20年可淘掉10亿方土,如果将这10亿方土以100米宽、100米厚堆放正好可堆100公里长。淘走的好土不仅变成了高原内部的大面积人为沙化面和沙源点,造成了高原沙害,而被冲走的土壤对下游的危害更为深远、更加严重。泥沙不但毁坏了水利设施,而且填平了河道、影响了航运、垫高了水库、减小了库容,这些深层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又怎样去估算?破坏的高原生态的价值又有多高?在高原上只要破土动工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一系列水土流失问题,其经济损失是国家的,而造成的生态灾难是全人类的!淘金那一点点蝇头小利怎抵得上国家数千亿的巨额投资呢?

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特别脆弱,主要是因为在海拔5000米的高度上,本来就是冰土带边缘,植物难以成活,这里留下的植被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数百万年演替和适应的结果筛选出来的。现在的高寒草甸几乎在临界点上勉强存活,稍有变化,整个高原生态系统即会瓦解,淘金导致草皮突然失掉,一堆堆的碎石块暴露在高原的强紫外线照射下,白天温度骤然升高,夜晚又猛然下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就从这些淘金点打开缺口,逐渐蔓延,变为荒漠。高寒草甸正是“天池水塔”心脏中的“海绵体”,“水塔”中心的“海绵体”变成了沙漠,存水功能即会化为泡影,几条大江水量即会明显减少,中国的总体生态环境由于水分失调而将会进一步恶化,干旱和水灾进一步加剧,下游的水利设施时而遭洪水攻击,时而出现水量不足,水利设施不能正常运转,国家几千亿不就白扔了吗?

生态建设当务之急

原以为西藏的沙化问题会小一些,其实不然。站在布达拉宫顶层眺望四周,拉萨周围也有被沙子盖住的山峰,一片片就像头顶上长了秃疮,十分抢眼。而藏东南朗县以东的一座较大的风成沙丘已经绵延两公里,稍微小一些的沙丘简直不计其数!

如果是在新疆或是在内蒙古,沙化问题早在预料之中,其影响虽然存在但已经有所准备。然而在“天池水塔”的“心脏部位”出现大面积沙化情况就会相当紧迫。眼望着山头上、山腰间、峡谷里似乎能把华夏大地盖满的黄沙,置身其中,似乎掉进西部这广阔无边的沙海之中。青藏高原已经满目疮痍,大西北已经伤痕累累。西部大地,真让人忧心忡忡!人们不禁要问:“天池水塔”,假如你真的倒闭了,整个中国大生态系统将会怎样?如果环境像这样持续恶化你还能维持多久?

大量生态恶化的事实告诉我们,水少了,绿色就会衰退,哪里干旱,哪里的生态屏障就会出现空洞。绿色一旦衰落,生命就会出现大劫难,不信你去看看尼雅、楼兰,看看塔里木河畔那刚刚死去的胡杨林!尼雅、楼兰的衰败并非是战争或经济因素。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证明,社会出现政治动荡、发生战争、经济危机或改朝换代,其实都不可怕,人为的社会动荡都是暂时的,很快就会平息。但是重大的自然灾害或自然变迁却是人类无法抑制的。

从地球历史上的几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来分析,地球的大气候决定着大生态,大生态又决定生物圈和生物链。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靠水来完成代谢,因此生物圈的兴衰取决于水。在自然环境变迁中,人类是弥补还是推波助澜,这将直接影响到自身种群在地球上总时间的长与短,这一套科学理论就是环保专家们正在潜心研究的大课题。遗憾的是人类对史前的重大环境变迁没有搞清原因,对有史以来的环境变迁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是今天的大西北,古丝绸之路一千多年前就逐渐退化,到了今天只有探险家才敢去冒险穿越。而高昌古城、大阿萨古城、交河古城衰落在几百年前。众所周知,西域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中占有重要位置,这些文明的起源、兴旺、衰荡均取决于生态环境。眼看青藏高原的沙化来势汹汹,我们怎能无动于衷呢?难道今天的文明也要被明天的沙漠吞噬吗?

当回首祖先们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时我们清醒地看到,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为养育13亿华夏子孙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先民们在创造辉煌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西部其实最为严重。昔日的文明有的已经淹没在黄沙之中,有的正在被沙海吞没,土地荒漠化、干旱、缺水正在日趋严重。如果我们继续以往的错误,仍然与地球发生冲突,只能加速人类的自我毁灭。

其实大地母亲并不吝啬,最懂人情。只要大家都来爱护她,为母亲脱去“黄袍”重披绿装,让母亲尽快恢复往日的健康和美貌,她会重新露出和蔼、慈祥的笑容。

标签:;  ;  

江源警告信号_柴达木盆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