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反思性课堂观察指标体系的构建_课堂教学论文

构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反思性课堂观察的目标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中英语论文,课堂论文,体系论文,目标论文,新课程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随着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促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3)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为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第二语言课堂的反思性观察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能性、实效性和科学性的实践依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Richards & Lockhart,1996)。有效的课堂观察可以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激发创新意识,培养自主发展和自我更新完善的能力,从而最终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聂侨,2006)。

二、有效的课堂观察

一节高效的语言课离不开教师、学习者、教学设计及师生互动等几个因素的相互配合(Ellis,1994)。教师进行课堂观察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某些活动细节,通过一些简单且操作性强的观察量表,及时记录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言语行为或活动情况;也可以记录观察中发现的问题及当时想到的教学建议,通过交流和反思,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有效的课堂观察目标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以下几个因素:

1.课堂观察的实施者

根据Genesee & Upshur(1996)和Scrivener(1994)的观点,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课堂观察的实施者可以分为两类:教学部门的管理者和想通过观察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反思型教师。教学部门的管理者将课堂观察视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机构分析和评价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交流使其改进方法。反思型教师则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教学录像或同行的示范课,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继而不断深入反思,完善教学手段,最终达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2.课堂观察计划的制定

Genesee & Upshur(1996)认为,教师进行有效课堂观察的关键是明白为什么去观察、观察什么内容、如何观察。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观察前要制定详细的观察计划,包括每阶段观察的目的、目标和观察项目。有目的地缩小观察的范围、内容和对象可以提高观察实效,而有选择地确定观察的时间段也能对提高观察的效果有所帮助。表1为改编自Genesee & Upshur(1996)的课堂观察计划。

表1 课堂观察计划

课堂观察前应该考虑的问题

1.你为什么进行课堂观察?预计能从中得出什么样的结

2.你将观察教师或学生的哪个具体环节?

3.你将观察单个学生、一组学生,还是整个班级的学生?

4.你将观察整节课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还是某个活动

中的学生表现?

5.你是偶尔一次进行观察,还是进行持续性观察?

6.你会同时观察学生其他学科的非语言类知识或课外知

7.你如何记录课堂观察的内容?

3.构建反思性课堂观察目标体系

(1)观察目标一:教学环境(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Richards(1998)指出,影响第二语言教学成功的因素之一是语言教学的环境。反思型教师在教学观察时可以观察教室的大小、课桌的摆放、学生座位的特点、学生人数和男女生的比例等。教师还可以观察教学辅助设施的配备情况(教室内是否安装了投影仪、电脑、录音设备等)(见表2)。此外,还可以观察教师的服饰等细节,留意教室周边的教学环境,如是否存在噪音或者影响学生听课的其他因素。

表2 教学环境观察量表

观察内容

具体描述内容

1.教室的大小

2.学生的人数

3.课桌椅的摆放

4.课堂气氛

5.多媒体辅助

6.教学材料的选用

7.教学手段的选用

[注:此表改编自Scrivener(1994)。]

(2)观察目标二:教学活动、任务设计(Tasks and Activities Designing)

一节课的成功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尺度、课堂教学任务和活动设计的灵活度以及帮助学生学习的有效度等。因此,有效课堂观察的重点也应放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任务设计、师生教学互动以及教师对教学内容难易度的把握等方面。例如,可以观察教学任务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否突出,任务和活动的设计是否具有真实性、可操作性和连贯性等。

教师在进行课堂观察时要对授课教师的提问策略、纠错策略,以及教学互动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发生的次数进行记录,如观察这节课是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是否频繁(此项观察可以用表3进行记录),还可以观察生生互动情况(可以通过表4加以统计和分析)。

表3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观察点记表:学生回答问题的频率

[注:此表改编自scrivener(1994)。]

表4 课堂教学生生互动观察点记表:生生互动的模式

[注:此表改编自scrivener(1994)。]

(3)观察目标三:学习者的反馈(Learners' Feedback)

学习者的反馈是评价教学成效的最有力的尺度之一,教学观察也应侧重于此内容。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对授课教师教学指令的熟悉程度,有些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而对老师的教学指令不是很清楚,这样就影响了其参与学习活动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效果。

教师还可以观察学生回答提问的频率。教师提出问题后一些学生总是能非常主动、积极地回答,而一些学生却经常不能很好地融入课堂。究其原因,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差而没有能力回答,部分学生虽知道答案却不愿回答问题,这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性格有关。如果教师观察时能较好地区分这两类学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改进教学工作。如果是前者,教师则要降低教学的难度,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许多教师去听课都是坐在教室的后面,而从后面观察学生听课的表情是比较困难的,对学生的每一个细节也不能及时捕捉。课堂教学观察时最佳的听课位置是在教室的侧前方,这个位置不仅能观察教师的授课情况,还能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从而更好地了解教学互动的频率、效果及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等(见表5)。

表5 学生反馈观察表

你进入教室后,不露声色地选定一个学生作为你的观察

对象,观察该学生在整节课中的表现,并在下列标题内容

下面作好记录。

1.随机选定两分钟并记录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如他/她

在干什么?

2.随机选定两分钟,通过观察你猜测该学生在想什么,并

做好详细记录。

3.听课结束后,请该学生写下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

他/她是否喜欢这节课,是否学到新的内容,最喜欢课

堂教学的哪个环节,什么内容对其帮助最大,没有掌握

什么内容,影响其学习的因素等。

[注:此表改编自Scrivener(1994)。]

(4)观察目标四:学生课堂角色和参与情况(Learner's Role and Participation)

教学对象的积极参与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有效课堂观察也离不开对教学对象(学生)的观察。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回答问题的速度、内容、准确性、策略和互动性的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教学方式。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观察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前预习程度、课上是否主动回答教师提问、回答问题的准确率、小组合作的频率和成效、是否做课堂笔记、是否积极使用目标语以及是否有创新思维等(见表6)。

表6 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表

1.课前是否有充分的准备 1

2

3

4

5

2.课堂上是否主动回答老师提问

1

2

3

4

5

3.是否及时记录老师的教学内容

1

2

3

4

5

4.课堂上是否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

1

2

3

4

5

5.是否积极使用目标语进行讨论

1

2

3

4

5

6.回答老师的提问是否有创新性

1

2

3

4

5

7.是否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1

2

3

4

5

8.是否认真听讲 1

2

3

4

5

(1=非常好2=好3=良好4=一般5=较差)

[注:此表改编自Cohen(1998)。]

(5)观察目标五:教师课堂角色(Teacher's Role)

观察授课教师的课堂角色可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自身的语言水平、教学组织能力、活动设计能力、课堂应变能力、纠错方式、师生和谐关系的营造能力、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洞察能力以及对课堂教学环节的安排能力,即各个环节间的安排是否紧密、连贯和有效。

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能把课上得生动活泼、有趣热闹,有的教师的课则犹如潺潺细流,令人回味无穷。教学观察时需要提前对授课教师的教学风格有所了解,以避免抱有片面的认识。观察教师还可以从分析课堂教学话语着手,如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的时间比例,是否采用鼓励性的话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何应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错误,如何安排小组活动,如何分配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如何进行搭配等。观察以上几个方面能够较好地了解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其中,观察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不仅能使观察者更好地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也能帮助观察者通过反思提炼出能促进教学实效的提问策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见表7)。

表7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表

从不微笑 1

2

3

经常微笑

声音忽大忽小且不自然 1

2

3

声音自然、饱满有力

教学行为和互动非常生 1

2

3

教学行为自然,能促

进教学互动

讲得很少 1

2

3

讲得很多

任务指令不明确

1

2

3

任务指令明确

提问局限于课文,与课 1

2

3

提问多为开放性问题

外知识无关

与学生互动时不耐心

1

2

3

与学生互动时非常耐

信息传递不清晰,不容 1

2

3

信息传递清楚、明白

不关注学生的反馈 1

2

3

关注学生的反馈

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1

2

3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设计教学活动 设计教学活动

根据自己的进度上课

1

2

3

根据学生的进度上课

[注:此表改编自Scrivener(1994)。]

三、课堂观察后反思

教师在课堂观察结束时要有所反思和总结,如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如何结合实际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这应是进行教学观察的最终目的。学习的内容可以是授课教师的个人素养、教学技能和手段、教学活动设计以及课堂气氛的营造;也可以写教学建议,或是假设自己是执教教师,会如何安排教学环节,同时记录原因;还可以记录对授课教师的建议,以此作为听课反馈,而这些建议最好是听课时即时记录的内容。

课堂观察后的反思是听课教师的书面记录,其作用不仅在于能直接反映授课教师的教学风格,而且对研究课堂教学有重要意义。反思可以成为授课教师改进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也可以作为课后教师讨论的内容,为改进教学作铺垫,还可以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

此类反思量表分为两类:一是对授课内容的归纳。由于课堂时间紧,观察者可以采用速记法记录,然后在课后通过与授课教师交流,总结该教师的教学亮点,并且结合实际应用到自身的教学中去。二是用来给授课教师提建议。在课堂观察过程中观察者可以随时记录授课教师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建议不必很细很长,但一定要有针对性,对其今后的教学真正有帮助。这些建议最好能与出现的问题挂钩,以便作为评课时教研讨论的依据。

表8 我从本课教学中“愉学”的技能(stolen goods)

授课教师______日期______

Stolen item 1:

Description of item:

I stole this because:

Stolen item 2:

Description of item:

I stole this because:

Stolen item 3:

Description of item:

I stole this because:

表9 课堂教学中的奇思妙想(Suggestions I'd like to give Mr/Ms______Date______)

Suggestion 1:

Description of item:

I suggest because:

Suggestion 2:

Description of item:

I suggest because:

Suggestion 3:

Description of item:

I suggest because:

[注:此表改编自Scrivener(1994)。]

四、结束语

反思型课堂观察不仅是研究课堂教学实效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堂观察不断了解自身的教学特点及不足之处,进而通过反思和探究及时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有效的课堂观察建立在有效的课堂观察目标体系上,教师可以根据观察的需要选定相应的观察目标体系,循序渐进地改进自身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标签:;  ;  ;  ;  ;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反思性课堂观察指标体系的构建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