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论文_王 艳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论文_王 艳

■ 王 艳 徐州市大黄山中学

一、 引言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多样化。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成就一件大事情,往往只有在团队的共同合作下才可能高效率地圆满完成。因此,21世纪的教育目标应是教会学生“Learning to know” , “Learning to do”, “Learning to be ”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引导学生与同学合作,与老师合作,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氛围,在课堂上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1. 互动观

合作学习视教学互动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这种互动观与传统的教学观有所不同。它不只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扩展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2. 目标观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合作学习的目标体系可分成学术目标及合作目标。

3. 师生观

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应当好“导演”,学生要当好“演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关系。

4. 情境观

作学习的倡导者认为,在合作、竞争和个人自学三种学习情境中,合作学习是最重要的一种。同时,这种形式的学习本身实际上就包含了合作、竞争和个人自学三种学习方法。

5. 评价观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它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它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集体合作达标。

三、 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 合理分组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在目前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大多是面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临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这样的学习场面看起来很热闹,但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意识的养成并没有多大的实际作用。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的原则,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有利于开展学习小组间的学习竞赛。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点,可以采用按座次就近组合和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两种形式。

(1)按座次就近组合

座次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一般4人左右。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无需将学生分出层次,重新调整,因此操作起来比较简便。这种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的分组讨论。一般情况下,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分散的,而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学习活动。

异质就近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般围绕“预习课文”来进行,教师应该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让学习小组在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课堂上采取推选代表表演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小组活动时,教师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适时地为学生间的言语活动提供语言、句式等方面的帮助。另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组织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

教师还应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展开合作学习。

(2)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

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是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按个人兴趣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一般以2至6人为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教材中丰富多样的题材,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载体,开展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2. 教师担当好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概括起来说,教师充当“促进者”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协调”—合作学习涉及多个要素,涉及多名学生,英语教师在将他们组织进一个有着共同主题的活动的时候,发挥着创设学习环境和气氛、维持学习秩序等作用;

(2)“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由启发到自发的发动过程,这个任务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需要;

(3)“合作”——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信息传授过程,在合作学习中,它更是一个人际交往过程,因此教师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共同参与者;

(4)“监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言语活动,这个言语活动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当学生的言语活动出现严重错误的时候,英语教师必须指出并作出更正;

(5)“反馈”——英语教师必须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测评,以便及时提供反馈和相应的帮助。

3. 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这就是说,小组合作学习所追求的是达成整体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即要使学习小组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追求基于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和个人进步基础上的团体进步。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激发每个小组成员最大潜力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因此,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把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侧重于过程评价和小组集体的评价。同时,把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平价结合起来,并侧重于集体评价,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从而防止个人英雄主义、小组歧视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当然,在小组评价时,也要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等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竞争,调动每位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依赖别人的思想。

四、 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能力”转变这一教改背景下,每位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认为,合作式学习为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将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论文作者:王 艳

论文发表刊物:《考试与评价》教师版2013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3

标签:;  ;  ;  ;  ;  ;  ;  ;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论文_王 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