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论文_李雄飞1,王佳一 2

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论文_李雄飞1,王佳一 2

1.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100045

2.中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100045

摘要: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以及建筑物的使用期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土木工程结构中抗震技术的提高。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首先应该明确可能会对建筑物抗震能力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然后从这些因素出发,分别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整体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技术;发展

1.影响土木工程抗震能力的因素

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会受到实际施工中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过不对这些影响因素提起高度注意,可能会对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准确认识到影响土木工程抗震能力的因素,进而不断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技术。笔者在多年的施工实践中总结出了影响抗震能力的因素,分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地基因素。地基是整个项目工程建筑质量的基础,也是后期施工顺利开展的前提,如果土木工程的地基选址选择不合理,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必然下降;第二土木工程的结构以及原材料因素对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具有直接影响,如果工程的结构设置存在问题或者使用了质量达不到相关标准的建筑材料,土木工程的建筑质量会大大下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难以保障;第三,建筑工程项目的高度能影响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国家分别从材料特性、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果建筑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国家技术标准进行,那么土木工程项目一旦遭遇地震灾害,必然会出现严重的后果;第四,抗震预防因素。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针对建筑项目编制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还要不断研究抗震技术,从技术上保证建筑工程的使用周期。

2.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改良方案

(1)对地震外力能量的吸收传递途径进行恰当合理的布局,保证支墙、梁、柱的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形成一个构件双向抗侧力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构件呈现出弯剪性破坏,有效地使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得到提高。

(2)要按照抗震等级来对梁、柱、墙的节点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保证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结构可以达到三个水准的设防标准。按照“强节点弱构件”、“强剪弱弯”、“强柱弱梁”的原则,来合理选择柱截面的尺寸,注意构造配筋要求,控制柱的轴压比,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延性和承载力。

(3)进行多道抗震防线的设置。在一个抗震结构体系中,在地震作用下一部分延性好的构件可以担负起第一道抗震防线的作用,而在第一道抗震防线屈服后其他构件才逐次形成第二、第三或更多道抗震防线,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各地区要根据所处区域的地质特征,提高抗震设防标准。

(4)在可能发生破坏性比较强的地震区域,建设、地震、科技等部门要对建筑技术规范进行严格的规定,从施工保障、材料选用、规划设计、建房选址等方面来加强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保证建筑设施能够符合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

(5)根据地震地区本身建筑物的特点来积极引用抗震减灾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并且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验,将其推广应用到建筑抗震设计中。

(6)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管理者以及实施者也对建筑的抗震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必须提高抗震设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整个建筑的抗震工程质量。

3.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

3.1关注建筑结构的规则特性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建筑物的结构特性,这也是提高工程项目抗震强度的重要措施。设计人员要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抗侧力结构,同时不能违反建筑结构规律,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在承载力不受影响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稳定性和牢固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旦土木工程结构违反了结构规律,或者出现结构不规则的情况,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建筑物结构与钢芯交错的现象,如果地震发生,建筑物的整体架构就会出现偏离,建筑物强度下降,土木工程的稳定性必然难以提高。所以,设计人员要高度重视建筑结构的规则特性,严格遵循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标准,以免地震发生后因为建筑结构不规则出现严重后果。

3.2合理选择建筑结构原材料

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原材料也是提高工程项目抗震能力的重要举措。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钢筋材料,因此钢筋材料的质量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具有直接决定作用。基于此,施工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建筑项目的施工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施工材料,不但要选择韧性较高的钢筋,还要充分考虑钢筋的受力方向和垂直方向。当选择其他建筑施工材料时,施工人员不但要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的抗震能力,同时也要注意成本的控制,这样才能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一大步。

3.3合理设计隔震及消能减震项目

施工人员要格外重视地震常发地带的工程项目的抗震能力,由于特殊的环境原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不但要做到最好,同时也要注意使建筑物具有隔震以及效能减震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土木工程的相关人员在选择地基地址时必须保证地基的高稳定性以及高密度性,保证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不会因为地基而受到任何影响。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要分别从建筑物的自身特点出发,确定建筑物的隔震系数,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恰当的抗震支座,保证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达到最高水平。相关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忽视恰当的隔震和抗震构建,准确把握建筑材料的特性,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的破坏作用。

3.4合理设计隔震及消能减震项目

地震常发带对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要求非常高,土木工程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抗震能力还应该具有隔震和消能减震的作用。因此,土木工程研究人员应该在选址期间确保地基的密实性和稳定性,从根本上降低地震对建筑物整体质量的影响。另外,研究人员还应该结合建筑物自身存在差异,明确各建筑物的隔震系数,选择合适的隔震支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最后,研究人员还应该设计合适的隔震和抗震构建,明确建筑用材的延性,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3.5加固设计

第一,如果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存在问题,设计人员应该及时增加构建的数量,以增强土木工程整体强度为依据,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第二,设计人员应该通过增强建筑物承载性的方法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在扩大建筑物原截面的同时,增加构建提高建筑物的稳固性。第三,如果建筑物的整体结构不符合土木工程抗震标准,设计人员应该及时调整建筑物整体结构,在分散地震力的过程中减少地震对建筑带来的损坏。

4.抗震技术的比较分析

土木工程机构的抗震性,最为重要的是对地震区域内预期大震作用下对于结构损毁或者是倒塌等的有效预防,以维持结构的稳定以及生命安全。为这一目标在抗震设计中应该对大震下结构的非弹性变形程度等进行科学的预测,同时应该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来减少非弹性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对于结构延性能力的控制以及延性需求等应该留有一定的余量,使其满足抗震的要求。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在对地震的水准进行设计时,应该考虑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就我国而言,通过是选取多遇地震作为抗震设计的水准;对于柱抗弯能的设计则是通过对结构在强震作用下所形成的塑性耗能结构的控制来影响结构的延性,同时综合考虑构件的塑性铰区以及一些关键部位的延性能力进行结构设计,使结构的延性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致发生一些先期非延性剪切力实效的现象。

5.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地震对施工的影响,针对建筑施工的实际状况,设计合理的抗震结构。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既注意总体布置上的大原则,又顾及到关键部位的细节构造,从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峥峰.探讨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0)

论文作者:李雄飞1,王佳一 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论文_李雄飞1,王佳一 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