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论文_张世宗 刘淑云

让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论文_张世宗 刘淑云

张世宗 刘淑云 山东省寿光市文家中学 262702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岁月的积淀,已融为文明古国的民族灵魂,渗入到国民的血脉之中,因此它是民族文化之根。让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融入语文教学,培育学生人文素质,对于传承文明,滋养现代人的灵魂,促成学生的精神成人,显得尤为必要。

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学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一些语文基础知识,还应该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中华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这是育人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

一、钻研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语文教师不能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注重学生的道德素养。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如:天下为公的理念,积极入世的态度,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行为能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处世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一部《论语》所蕴涵的主要内容,其实质就是教人如何为人,如何修身,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仁、义、礼、智、信”的良好品性,“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无不与学会做人有关。

作为语文教师,教学活动中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需要。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学史的经典文化著作《论语》、《孟子》等应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必读之书。在完成教材教学之外,教师可增加传统文化学习篇目,开设中华经典名著诵读,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育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高尚健全的人格。每教学一篇古典文章,教师要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真正熏陶和感染。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高。

二、深钻细研教材,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特别是一些诗词歌赋,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岳阳楼记》中,我们看到了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从《出师表》中,我们认识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情怀;从《晏子使楚》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身上的那种智慧和尊严;从《愚公移山》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劳动人民非凡的勇气和毅力;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中,我们看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手足之情…… 正是在这一篇篇优美的经典诵读中,中华民族的各种优秀传统一点一点的在我们的学生身上流淌、积聚,最终凝结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那种精神和气质。而这些,正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传承给学生的。

经典是民族之魂,诵读经典是汲取先哲智慧,传承民族尊严,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途径。时代在变化,审视传统文化经典的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经典也需要重新审视,经典也可以再加工、分解给学生。因此,语文教师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一些古文化作品进行全面“透视”,将有价值的“经典”内容拣选出来给学生们看。进而从研究与实践中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完善学生人格,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民族精神。

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关键还是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让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浸润学生的心灵,加深加厚自己的文化积淀,提高自己的文化与思想素养,从而提高个人的语文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素质。

论文作者:张世宗 刘淑云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7月总第18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8

标签:;  ;  ;  ;  ;  ;  ;  ;  

让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论文_张世宗 刘淑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