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论文_1康赫然,2王悦臻,3孙永辉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论文_1康赫然,2王悦臻,3孙永辉

13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2巴彦淖尔电业局乌拉特前旗供电分局 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 015400

摘要: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现在的社会在持续的进步,因此需要迎合有关的工业化的需求,所以要高度重视对于智能变电站的使用。智能变电站的使用,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认识到有关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变化,通过有关的研究分析,将所得信息数字化,进而使得内部结构更加紧凑,所以智能变电站跟一般的变电站相比,是比较先进的,可以弥补之前的一些不足,还有就是,在对于有关信息的接收上,它的接收能力跟之前相比也大幅度提升,进而促进了电网系统的智能化发展。这篇文章对于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

引言

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电力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且逐渐融入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工业发展还是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电力。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意识到了可以将电能和信息化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在电能的传输过程中,变电站的建设是其发展的核心要素。变电站的主要作用是连接电力用户和发电网,常见的核心技术是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实现数字化控制。如今在极大程度上起到了维持电网安全运行的作用。由此可见,变电站的建设对于国家电网发展来说极其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我国的智能电网。在建设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二次变电系统是工作人员极为重视的部分,也是实现变电站智能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智能电网的定义以及该如何实现我国智能变电站的优化做出探讨。

1智能变电站的实质

1.1什么是智能电网

电力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需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今,电力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保证我国电力运输网络的稳定运行,保证居民的安全,保证电力消费的稳定。为了完善变电站的建设,变电站发挥网络与互联网和空间连接的作用,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实现优化配置,保证电网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现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电力,这就要求相关研究人员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传输稳定性,同时尝试延长我国电力网络的使用寿命,提高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电网自动化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的最大利用,减少电力运输过程中的浪费。同时可以减少电力传输中的操作失误,降低后期维护成本,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这是电力改善的主要发展方向。

1.2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的重要性

就我国目前电力发展情况而言,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二次变电系统是将变电设备的保护工作与自动化相连接。电网运输过程中实现集成的交通工具,测量和控制和保护。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工作设备实现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连接。同时也可以实现两个不同的变电站之间的信息交换。但是我国目前的二次变电站技术仍然以传统的变电技术为主。这就导致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电力的运输过程中,不能对其进行系统的管理,也无法很好地监控电力运输流程。这对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电力运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从而影响了居民的用电情况,也不利于减少工业加工过程中的电力成本。智能变电站技术可以实现变电站自动化和信息化。这是因为,在智能变电站技术中,主要采用环保、智能化、集成化、先进的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优化

目前好多地方所使用的智能变电站都是差不多的,运用的方法也大相径庭,具体的相同之处是将很多的光缆集中到一起组成统一的组网,但是组成的这个统一组网不能实现二次设备网络化以及集成化,还有就是这样的一种形式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不足之处是所接的电线不仅数量多,而且线路也特别的复杂混乱,还有就是电缆成本高,跟之前的变电站相比,并没有进行很大的提升而且没有比之前突出的部分。因此智能变电站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智能网络中有这样两种形式:一种是 SV 网一种是 GOOSE网,这两种形式在今后都会得到广泛的使用,还有就是可以运用当下的技术条件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让SV 网和GOOSE 网进行联合。然后参考一定的标准来进行有关的接口和标准数据线的连接。通过对于智能变电站的优化,进而使得智能变电站的监控主机有了更加专业更加齐全的功能和设施,就是发生了一些问题也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进而解决有关的问题。

3二次设备功能整合和配置的优化

智能变电站主要是通过将信息化技术与变电技术相结合,通过信息共享功能实现不同数据的集合化,提高运输装置集成化。除此之外还可以建设电力传输过程中的一体化信息网,从而实现变电站技术的自动化进程。通过全局的数据对其进行监控,从而实现对电路装置的保护,只有这样以信息一体化为载体才能实现变电传送过程中的运行监控、运行管理、辅助系统应用、调度控制等几大应用方式。这些应用方式在变电站技术中是通过将标准数据接在一起来实现终端智能化的,这种终端智能化有诸多好处,它不仅能对电力运输进行检测,还可以实现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层层递进,这样一来就能实现二次变电技术对电力设备运行的良好把控。在智能变电站技术中,通常情况下会将变电站分为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变电站之间不同站点集成度的上升,其功能会逐渐扩散。最开始是由间隔层逐渐扩散到过程层,最后再传送到站控层。这样传递的过程中实现一级一级的递进,并在过程层中实现智能变电的多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智能变电站技术像两极化发展的趋势,实现站控统一层的建设。除此之外间隔层的功能一般是,通过间隔层完成对变电检测工作中信息的检测工作,这就可以更为及时地了解电力传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做好定点工作,以便工作者能及时进行维修。也能减少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更有利于电力的稳定运行,从而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还有利于优化我国电网的建设工作,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实现了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实现我国电力运输过程中的高效性和安全性。现在最需要保证的就是信息一体化,通过达成信息一体化来进行各项数据的交流,然后互相转换,通过使用各项功能信息来进行有关的信息的自由交换。①经过完善的智能变电站,它的站控层监控主机可以进行保护工作,还有就是对于信息子站功能、集成操作员以及工程师站的掌控,因此不需要在进行额外的配置备用的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来进行达成。②线路、母联保护测控以及保护一体化设施。通过整体的改进,减少了设备使用的数量,以及相关的网络结构优化,从而减少了二次设备投入,大大减少了人们的工作量,节约了建筑面积。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们认识到了电流和电磁的原理。但是如今国家电力发展越来越迅速迅速,国家对相关方面的知识人才也越来越多。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发现状况来说,我国在变电技术二次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继续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还在建设过程中,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变电站技术必当会得到不断优化。会慢慢实现自动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修黎明,高湛军,黄德斌,唐毅.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22):124-128.

[2]王增华,窦青春,王秀莲,等.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施工图设计表达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6):112-116.

论文作者:1康赫然,2王悦臻,3孙永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论文_1康赫然,2王悦臻,3孙永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