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情境 生成问题意识论文_孙艺红

巧设问题情境 生成问题意识论文_孙艺红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大窑街道初级中学 264100

随着素质教育以发展和培养学生个性教育为主的要求的提出,传统的授课形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教育的自身发展。“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形式缺少了学生的自学、自悟、自得,将学生本应居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却被教师所取代,本应体现的自主探究学习被教师所剥夺。这种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在非常活跃的现代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都扮演着新的角色,同时,知识也发生了变化,获得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教育不是单纯机械地将知识传授给被动和顺从的学生”。

因此教师应由专一传授知识转向以训练学生的能力为主的教学活动中去,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要想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首先能够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时需要贯彻学习的目的性原则,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适当地引出问题,诱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从而最终完成教学目的。

一、如何来创设问题情境,生成问题意识

1.利用时事新闻,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课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其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着时事新闻,而时事新闻中又蕴含着许多的历史知识,到了综合复习阶段更是如此。所以,教师应及时挖掘、筛选、整合与复习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焦点信息,引导学生围绕这些信息进行讨论交流,形成一定的问题意识,并要求学生运用所复习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曾经在红军长征80周年纪念的时期,当时的新闻经常提到重走长征路,进行红色教育,捕捉到这一历史信息后,我在当年的结业复习中重点进行了红军长征的复习,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利用学生实际经验,创设生活型情境。

陶行知先生曾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历史课的内容也可以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课本的局限性,课本与学生的实际尚存在一定的距离,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弥补这个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生在学习世界历史经济全球化一课,教材内容有点抽象,我适当地将知识引入学生的生活中,比如你的衣食住行哪些体现了全球化?学生很快找到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契合点,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

3.利用游戏、信息技术及多媒体,创设活动型情境。

例如,我在讲授中国古代史宋元科技学习活字印刷术时引领学生创设了一个活动情境,学生动手制作了之前学过的雕版印刷,然后学习制作活字印刷,进行对比,充分体验了活字印刷的先进性。

这节课利用一些符合初一学生好动、好玩、天真活泼特点的小游戏,设置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情境素材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吸引力。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以学为乐的正确态度。

因此,在问题情境素材的选择上,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全面地、科学地分析,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利用这些学生了解、感兴趣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相关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爱看、爱想、爱提问。

2.问题的设计要有方向性、开放性。

教师通过情境,要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在答案方面尽可能多元化、多角度,让学生有话可说。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3.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有障碍。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尽可能设计科学的、有梯度的、有层次的问题链,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还要注意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把问题的讨论结果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设计的问题要小而具体,避免空洞抽象,更要有障碍。可把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分解成几个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步步深入,有意识地让他们陷入新的困境,引起其认知失调,以形成新的认知冲突,使问题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跳一跳,摘果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真切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课堂实效。

总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给我指个方向,不要把结果全部告诉我,留着让我思考吧”。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去思索、去设疑、去体会、去理解。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或放手让学生直接参与设计,创造新的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大立足点,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只在适当的时候就学生的答案提出新见解,补充新信息,或以不同的形式强调学生的观点和例证。

论文作者:孙艺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1月总第28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巧设问题情境 生成问题意识论文_孙艺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