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领域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原理_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领域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原理_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场视野中的教育技术原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技术论文,视野论文,原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9-0025-04

教育技术的功能主要是借助信息和能量的转化,通过超越时空局限实现对教育环境的全面优化,形成有效促进师生间认知与情感相互作用的教育场。从教育场视野来研究教育技术,不仅符合信息时代教育资源存在的广延性,而且能更好地揭示特定教育信息环境中多层次、多侧面因素的交互作用,有助于我们树立教育与技术动态耦合,生成教育技术的观念,明确增强其共振效应的努力方向。

一 教育场:研究教育技术的独特视野

教育场视野有助于突出教育技术的学科特性。19世纪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提出的“场”概念,在解释以电磁波方式存在的教育场方面,具有针对其物理特性的独特适合性。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1858-1917)1895年所著《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提出,任何事物都须在一定的“场”中存在,而这种场就是社会的整体环境。最近有研究者提出“教育场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质和社会环境四者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相互交换而形成的时空统一的、多维的、动态的教育整体存在形态。”[1]这类关于“场”和教育场的阐释,与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AECT)在教育技术的多次定义中,把教育技术作为教育过程和资源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但仅此还不够,还必须看到主客体之间、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格式塔心理学派先驱克勒(Kohler Wolfgang,1887-1967)提出的场模型,包含了“场效应”、“感知场”和“认知场”等概念,后来由他的学生勒温(Kurt Lewin,1890-1947)发展为心理场论。用心理场的观点来分析师生与教育技术形成的环境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有针对性。基于此,笔者于2003年提出“教育场是由多种能产生教育影响的资源,以动态能量、信息或物化状态方式交互作用,形成具有时空统一性的立体组合式的教育资源存在形式及其在认识主体中投射的心理状态和意识形态。”[2]。这一概念表明[3]:(1)教育场是一种活动性存在,具有交互作用性,它能较好地解释教育与技术交互作用生成教育技术的实践状态;(2)具有主客体耦合产生教育影响的属性,有助于阐释教育技术作为环境与师生耦合的作用状态;(3)具有时空统一的结构性,这一特性在说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有其针对性。

教育场视野能更好地解释教育技术学的核心问题。首先,能更好地解释教育技术定义的变化特性。从教育技术含义的变化看,长期以来域内专家主要是在教育与技术关系问题上争论不休。无论将教育技术理解为“教育中的技术”[4],还是理解为“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与方法的总称”[5],都是“教育”和“技术”的交叉与整合,反映的是其耦合后生成的双重结构。如果仅从教育技术静态结构理解,则会因视角和立场不同而得出关于教育技术的不同界定。而从教育场耦合生成视角出发,则会根据当时文化背景、技术力量现状和教育实践条件,形成适合当时教育与技术耦合生成状态的定义。这正是AECT从1963年以来,根据教育与技术耦合生成的阶段特征,不断更新教育技术定义的根本原因。其次,有助于切合实际地解决教育技术学的价值取向问题。文化、教育、技术的三维结构性,导致在教育技术本质认识上,因研究主体立足点不同分为三种路向。即以海德格尔生存哲学为基础的文化研究路向;以教育学思维方式形成的研究路向;以技术为核心的研究路向。如果说文化研究路向直接受制于文化理论指导,那么教育学和技术研究路向的形成,则受到研究主体背景文化和经验的影响。因此,研究主体如果仅仅从自身文化背景和经验出发来解读教育技术学的价值取向必然有失偏颇。由于教育技术的实践者主要是教师和技术人员,因此考察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的应然状态和可能走向,符合实际的路向是以特定的哲理为参照,考察两类群体合力作用下教育与技术耦合的践行方式。最后,能更好地解释教育技术的实践生成问题。在教育技术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师生并不按理论家鼓吹的观点行事,理论研究者对此通常采取反驳和强硬的态度,认为是由师生素质低下而导致的。从教育场视野考察,教育技术理论尤其是立足于生存哲学和教育学演绎出的理论,只不过是指导师生将教育与技术耦合,生成真实状态的教育技术的精神因素。实践者的文化背景、经验、技术知识和教育现状,尤其是教育与技术相互需要的急迫性,才是直接影响其耦合生成教育技术的关键要素。实践者只有将理论指导与这些因素结合,灵活地加以运用才能生成符合现实需要的教育技术。

二 耦合: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

耦合本指“连接两个电路,使信号从一个电路传递到另一个电路的过程。”[6]在教育场中,耦合不仅指两个及以上事物之间、主客体之间、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还以多种信息和能量交换、心理效应等形式发生作用。耦合概念便于解释教育与技术相互作用的特征,深化人们对智慧型教育技术在师生心理作用中的认识。首先,有助于区分两类教育技术的不同作用方式。我们通常以主-客体思维方式来看待教育技术,把它看作创设教学环境的手段。对物质范畴的教育技术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就教学设计、“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之类的教育技术而言,则是超越“主-客”关系而达成的主体间的耦合,其本身已是主体之间认知作用的一种方式而不只是中介。其次,便于进入心理层次对教育技术做出分析。资源有限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而任何学习和问题解决活动都要消耗认知资源,都有可能造成认知上的负荷”。[7]教育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借助知识信息的重组,由文字表述向图形和直观表达方式转化,最大限度地降低认知负荷。为此,教育技术不仅仅是教育中的技术,更是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的技术。尤其是根据教育过程发展需要,从教育手段、教学设计、教育信息组织等多方面,围绕学生心理需要组成的全面耦合技术。

耦合性广泛地存在于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之中。第一,教育技术理论创新是由教育理论与技术发展的耦合状态决定的。无论是技术革命还是教育理论创新,只要有一方或双方发生质的变化,就会向另一方提出新的要求,导致研究者对教育理论与技术认知所形成的耦合关系发生质变,形成具有新的教育价值取向或技术革新的教育技术理论。当技术处于直观教具和视听媒体阶段,传统教育理论与之耦合生成的是电化教育理论;而当技术发展到计算机水平,当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之耦合生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第二,研究者建构教育理论中具有多元耦合的生成性。研究者总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民族文化会影响其思维方式,利益立场影响其价值取向,职业经历形成的认知经验直接对外在信息的建构发生作用。研究主体背景因素结构的差异,必然导致耦合生成的教育技术理论不同。第三,在教育技术实践活动中,广泛存在着耦合性。远程教育技术具有耦合的中介作用,它把相隔上千里的师生耦合在一起,互动生成远程教学实践活动。混合学习理论主张“把传统学习方式优势和数字化学习优势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8]目的也是使教育技术在学习环境与学习主体耦合中,更好地发挥技术桥梁作用。第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彰显耦合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9]这既改变了中国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中心的结构,也克服了西方国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弊端,突出了教与学的双边耦合特性。第五,教育技术在文化生成中的耦合作用。“当技术被置放在教育、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之中”,“技术就成为一种海德格尔所言的‘集聚’,集聚了与教育有关的所有内涵。”[10]这种集聚,在教育学人那里主要表现出的是对技术的教育理想设计。而在技术至上的人那里,则表现为技术世界对人的生命立法,确立的是理想“技术人”标准。总之,都是根据主体对教育与技术耦合取向的认识,利用技术手段来聚集相关的教育要素,耦合成其所需要的教育技术文化。

三 共振:耦合衍生的目的原理

教育技术中,耦合的目的除了增强相关要素的联系性外,就是为了使其产生叠加和协同效应,放大相互间所产生的作用。因为耦合效应主要是从数量上模糊地描述相互作用产生的效果,对产生条件及其能量辐射方向等未做深入研究。因此,笔者引入共振概念来说明耦合所产生的效用。共振是指“系统在周期性外力的作用下,当外力的频率和系统的固有频率接近时,系统的振幅急剧增大的现象”;“在某些微观过程中,常有在某一条件下,过程发生的几率比条件稍有不同时的几率急剧增大的情况,这种现象称为共振”。[11]根据共振的概念,“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信息场中的信息,都能对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场产生作用。”[12]学习者的心理世界中有一种固有的知识结构图式,只有当教学信息场中的知识结构与接受者的心理图式相近时,以特定的教学设计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恰当耦合,才能激活并唤醒学习者的心理图式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教育技术资源之间产生共振,这就是教育技术的共振原理。由此可见,耦合是共振的前提,共振是耦合的结果。

教育技术中的纵横共振效应。影响整个教育技术发展的主体不外研究者、技术开发者和运用者,其中理论研究者影响着教育技术发展方向,技术开发者影响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水平,运用者则决定着教育技术的发挥状态。根据耦合原理,三者间必须相互学习、沟通,明确各自之间的相互需要,形成一致的耦合心向。但要形成共振,关键还要有外力驱动。因为共振的前提是具有相近的“心跳频率”,所以需要借助奖惩制度的外力推动,形成对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的技术知识培训,对技术研发者的教育理论培训,并让这两类人员深入教育技术实践第一线。对一线教师,则需加强教育理论和技术使用的培训。这样才能克服理论研究者过于轻视技术的作用,技术设计者无视师生需要盲目推崇技术至上,运用教育技术的教师我行我素的弊端。只有让三者找到价值取向上的共鸣点,才能形成三大主体间的纵向耦合、共振!在教育技术实施中,涉及教师、学生、教育中介三大方面,教育中介又包括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手段与方法等要素。这些要素都能以教育技术为载体,形成师生耦合的环境和桥梁,促成师生心灵共振。尤其是教学设计,它是达成师生心理共振的主要手段。无论是西方要求围绕学习主体设计教育资源,营造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教育技术环境;还是中国以“主导-主体”方式进行的技术信息与课程整合,都突出了以耦合方式产生共振放大效应的设计思想。这些共振效应的产生,最终都有赖于利益机制的驱动。因为共振以叠加和协调方式推进,而叠加需要过度强化,投入超常精力;协调需要多方共赢,所以没有强大的利益驱动,要实现各方面、各要素间的横向共振是艰难的。现实教学中,在升学获奖利益驱使下,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幻灯制作,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取舍和学习软件的选择,都是紧紧围绕考点引发共振效应,就是最好的例证。

四 周期:耦合衍生的过程原理

教育与技术发展的周期性,导致教育技术的周期性变化。有研究表明技术发展具有两大周期;[13]在当代中国的技术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强化-客体更新-主体更新-组织管理更新-强化……”这样一个周期性规律。[14]当技术发生这样的周期性质变之时,必然要求教育者将新技术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同理,当教育进入新的发展周期,也会对技术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即使现有技术不能满足其新要求,技术开发者也会设计出综合运用现有技术的新模式,实现教育与技术之间在不同水平和结构意义上的耦合与共振。从世界范围看,教育与技术耦合生成的教育技术,也的确呈现出近似周期性的阶段发展特征。在直观教育技术阶段(17世纪中叶-19世纪末),技术只是作为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物化手段,形成了传统教育与传统技术媒体的结合。在媒体技术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以机电技术为基础的视听教育技术,20世纪中期任务分析、行为分析、形成性评价等系列智慧技术方法,围绕学生中心实现了现代教育与现代技术的耦合。而系统技术阶段(20世纪70-90年代),将现代系统科学方法论应用于教育领域,形成了以“教学设计”为代表的智慧型教育技术,实现了当代教育与当代技术的全程耦合,技术对教育产生了一定的预设性控制作用。在信息技术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多媒体技术出现,由此进入了多媒体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教育技术不仅重视硬件和软件的使用,而且关注教育信息处理以及人的行为模式、思想观念等,从而进入了社会、学校、家庭,全方位地渗透进师生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实现了物质技术、主体心灵多方面的耦合与共振。在如此全面、全程的耦合情境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因此,中国“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欧美混合学习理论等应运而生。

教育技术耦合、共振的条件性,导致教育技术运用中的周期性变化。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教育与技术的耦合,还是以教育技术为中介达成的师生心灵耦合,都要有相互需要的心向和吸引力,作为引发耦合与共振产生的条件。一旦通过耦合满足了对方的需要,产生了预期的共振效应,耦合、共振关系就会逐渐消失乃至立即解体。因此,教育技术运用过程的周期性,首先表现在行政和专家干预的周期性。行政换届具有周期性,每次换届后的新执政者,都会根据自己需要实施新一轮教育技术推进计划。新计划的推行不仅在选用硬件和智慧技术的取向上发生变化,而且在教育技术实施深度、广度上也会表现出新的要求,由此引发新一轮教育技术运用周期。教育技术专家干扰的周期性,一是其理论的产生有一个“探索-发展-完善”的创新周期,二是专家推出新理论也有一个“宣传发动-技术指导-评价改善”的过程。其次,使用者的兴趣和利益综合作用,形成教育技术运用的周期性。国外研究表明,即使是网络这样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技术,也存在因使用者利益和对技术本身的新奇性、来自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上升-跌落-低谷-再次上升”的周期性发展规律现象。[15]最后,教师教学中使用教育技术的周期性。教师是根据攻克教学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结合学段和单元学习中学生能力变化的阶段性,来选择和组织教育技术的。由于各学段和单元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呈阶段性递增,而教师所教年级和单元教学的周而复始性,决定了其对教育技术的使用必然呈周期性变化。

顺应教育技术耦合周期,积极实现多方共振目标。根据周期律,研究者应及时发现教育理论或技术创新中的变化趋势,敏锐地感知教育技术理论更新周期的到来,抢占教育技术理论创新先机;教育技术设计和开发者则要敏锐的感知来自行政和专家周期性的干预,结合技术革新周期积极发展特定阶段主流价值取向所需要的技术功能;教师则应根据阶段性教学需要变化,针对教学单元和学生主体发展的周期性,选择好适合不同阶段教学的教育技术。只有各方形成了明确的周期和阶段性发展意识,才有助于以一致地努力方向和近似的活动频率达成共振!

标签:;  ;  ;  ;  ;  ;  ;  ;  ;  

教育领域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原理_教育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