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护理的进展研究论文_王婷婷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护理的进展研究论文_王婷婷

西安一四一医院 710089

摘要:本研究主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从危险因素出发,对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环境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内容,以此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预防,有效降低其发生率,对患者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进展

[Abstract] this study mainly on the nursing progres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were review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factors,the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summarized,including basic nursing,nursing environment,airway nursing and pipeline nursing,in order to prevent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reduce its incidence,has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nursing;progress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机械通气并发症,主要指呼吸机辅助通气48小时之后发生肺部感染情况。呼吸机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仅提升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同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本研究总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分析护理干预方法,以便能对其进行预防,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以下为综述内容。

1 危险因素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1)年龄因素,伴随年龄的增长,尤其是65岁以上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降低了机体抵抗力,也将感染的可能性增加了,同时高龄患者由于排痰难度增加而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2)没有严格无菌操作,病房环境因素,空气培养指数不合格,病房微小气候不合格,使得患者呼吸道直接被病原体侵袭,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可能性增加。建立人工气道后,外界与气道直接接触,使得非特异性免疫保护剂呼吸道过滤作用丧失,并且医护人员手部没有经过严格消毒,导致医源性感染,也是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因素。进行介入性操作时对机体天然屏障进行了破坏,没有严格无菌操作,将感染增加,导致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通气时间,经相关研究显示,通气时间在5d以上会提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因为时间长会对呼吸道粘膜完整性进行破坏,同时将气道细菌清除能力降低,因此,要对其适应症进行严格掌握,将上机时间尽量缩短[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护理进展

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其进行预防极为关键,以下为护理进展。

2.1 基础护理干预

做好基础护理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主要包括:(1)体位护理干预,如果患者处于仰卧位会提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几率,因此要指导患者处于半坐卧位,或者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度,对食物消化及胃排空发挥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还将胃内容物留滞减少,从而将误吸及反流情况有效减少;在此期间要定期进行拍背;(2)口腔护理干预,针对机械通气超过12h的患者,口腔护理要每天3次,,以口腔PH值为依据对护理液进行合理选择;(3)鼻胃管护理,患者营养要加强,以此将抵抗力增加,避免呼吸机依赖,难以脱机,营养方式一般为肠内营养,对鼻饲液温度和量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要用缓慢的速度进行注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鼻饲后管道要用温开水进行冲洗,防止管道堵塞。

2.2 气道护理干预

由于气道干燥患者会出现痰液黏稠,痰痂,将气道阻力增加,因此,在护理中给予患者气道湿化是十分必要的。可经导管壁将0.3%碳酸氢钠溶液进行缓慢滴注,或者将无菌蒸馏水经气管导管进行持续泵入,1次/2h,3~5ml/次,成人湿化量为200~250ml/d,并以痰液性质、量及病房微小气候作为依据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患者呼吸道要保持通畅,因此要做好吸痰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设置150~200mmHg吸痰压力,吸痰管径要小于气管导管内径的一半;遵循先气道再口鼻腔,每次都要更换吸痰管,吸痰时间每次小于15秒,2min纯氧吸入需在吸痰前后应用,对吸痰指征进行严格掌握,如果气道分泌物增加明显,气道压力提升,存在痰鸣音,血氧饱和度呈下降趋势,要立即进行吸痰[3]。

2.3 管路护理干预

细菌定植的重要部位为呼吸机管道,特别是集水杯,要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避免细菌经冷凝水在气道中发生倒流而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无菌操作严格执行,对呼吸机进行有效消毒,在呼吸机回路最低位置放置集水杯,避免倒流情况发生。有效处理冷凝水,处理后要做好手部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发生;做好气管导管护理干预,在下呼吸道及声门下进行气管插管,将细菌繁殖增加,呼吸道进入细菌后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增加,因此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将医源性感染减少,做好气管导管及口腔周围清洁工作,及时更换污染的3M胶贴等。

3 小结

总之,通过总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本研究主要通过基础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干预对其进行预防,另外,病房环境护理也较为关键,做好消毒工作,保证其干净清洁,将探视时间减少,与此同时,做好医务人员的手部消毒也至关重要,提升医务人员的危险意识,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从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 许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7):68-70.

[2] 蒋冬芳.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因素及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9):98-100.

[3] 李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因素分析与集束化护理进展[J].微创医学,2016,11(4):565-568.

论文作者:王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  ;  ;  ;  ;  ;  ;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护理的进展研究论文_王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