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不仅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建设工程项目,也是改善居民日常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工程。因此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利国利民的重要工作。特别是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的控制,避免水利水电工程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技术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特点
水利工程的施工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在施工中也有着鲜明特征体现。水利工程的施工受到水流的因素影响比较大,在河流上的施工就要对水流控制加强重视。水利工程施工受到地形地质和气象条件的因素比较大,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就要充分重视施工措施的科学化实施。水利工程的基础施工过程中,在质量安全问题方面比较突出,施工的安全隐患也比较多,临时辅助设施相对比较多。在具体的施工前就要注重准备工作的完善化。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组织相对比较复杂化,在利益上涉及到的部门比较多,为能加强水利工程的基础施工质量保障,就要从多方面重视施工的方法科学实施。
水利工程的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诸多的要求。在具体的施工前,要有地质勘查报告,以及对地质条件能进行充分了解,从而做出正确的工程地质评价,对施工区的地质情况要有详细充分的了解,将准备工作能得以完善化。进行土方开挖前的调查工作,以及清理工作要完善实施,促进施工的效率水平提高。
2、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因素
尽管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但因其具有以上特点,这使得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作用,如地质条件、地理因素、气候因素、人为因素等,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效果不佳。综合分析以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确定能够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因素主要有:(1)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工程地基是否稳定直接决定于地质条件与地形因素。如若工程地基的稳定性较低,那么其抗滑性势必会较低。此种情况下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很容易受到地基的干扰,若在地基开挖时出现流沙工况,工程基础部分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滑坡等,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质量不佳,相应的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2)工程基础沉降控制。由于受到太湖流域碟形边缘泥沙,杂质自然沉积成陆与长江来沙沉积层较厚实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上海地区实际水利水电施工基础出现沉降的情况是很难避免的。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这一影响因素,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工程基础沉降的可能性,为良好的建成工程创造条件;(3)工程基础地基渗漏。某些石壁、陡坡水利水电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工程接洽部空隙较大,如若不能对其予以有效的处理,那么工程基础施工的过程后容易出现渗漏的现象,造成施工面积水,那么工程基础施工势必会遭到破坏,严重时还有产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可能。
3、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
3.1、灌浆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灌浆技术主要是对材料进行配置,使其呈现浆液状态,通过一些机械设备将材料灌注到缝隙或者地层中。当浆液固化之后,就会对地层起到加固效果,在防止渗漏方面能够起到一定作用。在进行灌浆作业时,技术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灌浆孔深度要大于60m以上。在进行孔底偏差测量时,需要对孔倾斜度进行数据测量,对孔距进行控制,不能超过规格。当钻孔深度不断深入时,必须对偏差进行控制,对钻孔倾斜度进行测量,确保偏差值在20m以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封闭灌浆法从上方进行灌注,然后再进行钻进。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屏浆时间应该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当岩层渗透量逐渐增大时,需要通过屏浆使灌浆质量得到加强,顶对灌浆起始压力进行控制,不断提高处理效果。
3.2、锚固技术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都会受到地形或者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水利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在操作过程中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而锚固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形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够发挥一定的优势,缓解地形对基础施工造成的压力。而在进行锚固技术应用时,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检测,包括地理情况、地形位置、地质条件等进行勘测,通过一些先进的技术,对施工场地环境进行数据分析。只有对施工场地进行资料搜集,才能更好地应用锚固技术,对基础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想要将锚固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对施工环境进行勘探,制定出符合工程需求的锚固作业图纸,从而达到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3.3、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是基础施工作业中一项极为普遍的施工技术,能够加强基础工程项目的强度,对项目稳定性能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其施工效果十分明显。该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先张法、后张法两种技术进行处理。因为这两种处理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选择。当遇到一些具体施工技术时,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就以沉降环节而言,其处理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静压法、锤击法。因为施工技术方面的不同,其发挥出来的作用也是多样的。
3.5、水泥土技术
水泥土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施工中最常应用的技术之一,同时也是影响基础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水泥土既是一种施工技术,也可以说是一种施工建设原材料,其原理是将将水泥与水以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混合搅拌后形成的水泥土可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强度要求,用水泥土来加固地基,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地基质量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水泥土加固后的地基,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状态,因此水泥土技术也是处理不良地基缺陷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来说,采用水泥土灌浆加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基,其深度大约在50cm左右,对于大部分地基来说,通过这种施工技术处理之后,都能够达到水利水电工程对地基的承载要求,从而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安全。
总之,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依然是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其作用极为突出,如满足农业灌溉、发电、防洪等。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性、有效性,切实有效的做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基础施工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而通过对以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落实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基础部分的施工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基础部分的坚固性、稳定性不高,致使整个工程稳定性、坚固性及耐用性深受影响。对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部分,科学、合理的运用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做好的基础部分的设计与施工作业,为真正提高工程基础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臧志明.试论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6):223.
[2]李莎.浅析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3):104.
[3]李玉.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要点[A].旭日华夏(北京)国际科学技术研究院.首届国际信息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旭日华夏(北京)国际科学技术研究院:,2016:1.
[4]贺仕能.刍议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10):169-170.
[5]贺仕能.试论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18):22-23.
论文作者:庄生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基础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地基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因素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