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的突破:1996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概况_国外宏观论文

困境中的突破:1996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概况_国外宏观论文

困境中的突破———九九六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六年论文,九九论文,困境论文,进出口论文,外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中国外贸在困境中经受住了考验。

这一年,国家对外经贸政策进行了几次大的调整:调低出口退税率、降低进口商品关税税率、取消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机器设备及原料免关税的优惠,加工贸易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外贸企业也在尝试着走一条新路,由传统的收购买断制向外贸代理制过渡。

可以说,去年,中国外贸遇上了从未有过的困难,但困难往往与机遇相伴生,可喜的是,中国外贸在困境中寻找机遇,求得了发展。据海关统计,1996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899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3.2%。其中出口1510.7亿美元,增长1.5%;进口1388.3亿美元,增长5.1%,全年实现顺差122.4亿美元。

纵观去年我国外贸发展,可透视出以下特点:

出口上半年滑坡,年末开始回升。据统计分析,1至10月各月出口累计值始终在负增长区域徘徊,到11、12两月才出现增长。

进口受取消减免税优惠政策截止期的影响,在一季度和12月份出现了两次高潮,但总的趋势是增幅减缓,这也是历年来所鲜见的。

加工贸易发展,一般贸易下降。作为我国最大的贸易方式,加工贸易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去年进出口额首次超过我国外贸总值的一半,达51%,为1466亿美元,增长11%。而曾经作为进出口主体的一般贸易进出口下降11%,为1022亿美元,占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5%。

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继续唱主角。去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371亿美元,增长25%,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39.1%上升到47%。去年国有企业进出口1452亿美元,下降11%,但比重仍占全国外贸的一半强。

出口产品结构继续改善。工业制成品出口实现稳步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出口482亿美元,增长10%,占外贸出口总值的比重上升到32%。

对外贸易地区发展平稳。日本仍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其次是美国、香港、欧盟、韩国、台湾、新加坡、俄罗斯。我国对各大洲的贸易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对大洋洲增长20%,对拉美增长10%,由此可看出我国贸易多元化战略已见成效。

分析影响去年外贸发展的诸多因素,可看出,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为外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特别是国家对涉外三项税制的改革,产生了积极的综合效应。

国家宣布从去年4月1日起将关税总水平由35.9%下降到23%,同时,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征收关税及进口环节税。这种在短时间内大幅降低关税以及对内外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的举措,在国际上赢得了良好的反响。

去年的出口退税率在1995年已有所调整的基础上继续作了适当的调整,即“3%、6%、9%”三个档次的出口退税率,平均退税率只有8.29%。据测算,出口退税率每下调一个百分点,影响换汇成本八分钱。在这种硬性的调整面前,有些企业通过转换经营机制、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渡过了难关,而有些企业则束手无策,濒临破产。

去年对加工贸易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加工贸易的多方有效监管。从实际情况看,实施这一制度后,备案合同份数、核销补税、查处利用加工贸易渠道走私案值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加。

外贸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全年进出口整体呈低速增长势头,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这就是国有企业一般贸易出口大幅度下降,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比重显著上升。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一方面是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力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超过了国有外贸企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企业深层次的问题:如出口商品结构调整慢,高技术、高附加值出口产品比重不高,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经营观念和经营机制不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大部分外贸公司经营规模小,成本费用高,还停留在收购买断的传统经营方式上,有的竞相削价出口,等等。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行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就需要动大手术,短期内很难解决。

去年,我国外贸在困境中求得发展,而这一困境在今年并没有完全消除,甚至增加了某些难度,企业的出口后劲不足。去年外贸企业由于处于转换经营机制的磨合期,出现了亏损。今年这种状况在有些地方或企业表现得会更加严重。退税滞后仍将是企业发展的羁绊,而今年国家为抑制通货膨胀,将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外贸企业的流动资金将更加紧张。国内物价涨幅虽得到一定控制,但基础仍不稳固,这会一定程度地提高企业的出口成本。外贸经营秩序虽得到一定治理,但对内抢购,对外低价竞销的现象仍然会存在。加之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对我反倾销越来越多,使得我传统出口商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面临险境。这些因素都会制约1997年我国外贸的顺利发展。

当然机遇也是存在的。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起伏中不断增长,这就为我国外贸出口提供了机遇;从国内看,我国宏观调控成功地软着陆,对整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特别是大经贸的战略将会为外贸进出口增长创造条件,更主要的还是企业本身通过转换经营机制,转变增长方式后会逐步走向成熟。

我们期待着中国外贸在1997年不再徘徊,以一个贸易大国的雄姿站在世界经济舞台上。

标签:;  ;  ;  

困境中的突破:1996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概况_国外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