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及管理措施论文_张小敏

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及管理措施论文_张小敏

(山西运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 0440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10kV配电网络线路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社会在不断进步,科学在不断发展,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需要对某一段配电网络线路进行改造,提高整个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面就对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施工以及施工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10kV;配电路线;改造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我国广大的地区用户基本都使用10kV的配电网络,但是在实践工作中,由于电网铺设时间比较长,使用频率比较大,导致线路出现老化问题严重,有些位置的绝缘能力有所下降,甚至是遭到人为的破坏,降低了线路整体的载荷能力,整个输电电力电压不稳定,给当地的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及时进行线路的改造工作。

1施工准备

1.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配网线路改造之前,必须先把使用的材料、工具以及具体的规划工作做好,避免在施工人员到达后不能立即进行改造施工,进而耽误了宝贵的工作时间,增加了配网改造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对施工现象的整体情况必须进行详尽的调查,发现有问题的地方及时提出和调整,同时在图纸上进行标注,在此期间也要分析材料的供应问题,保证施工中材料供应链不会断裂,影响施工的工期。选择好交通运输工具,针对地势不好,道路不通的地点做好二手运输操作,对整个的改造规划进行综合评定和分析,确定其可行性,把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问题都考虑好,消除其中的安全隐患,让配网线路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1.2配网改造的施工工序

先排除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然后把施工所需设备都安排好,逐步安置到施工现场,之后让施工人员做好整个工作准备,及时进入到工作状态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把配网工作划分区域,不仅方便之后的施工,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管理。根据施工内容不同,对其配备相关的技术人员。然后先把旧有的设备予以拆除,进而固定新的配网线路,安设新的电线杆,搭设新的配网线路,有效安装新的变压设施。这些基础工作都完成之后,及时做好新配网线路的调试工作,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施工及管理措施

在对电网线路进行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应该先将原有的设备和线路进行拆卸,然后再对新的安设方式进行设计,若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必须及时的向有关部门进行汇报,召集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与技术交流,要防止各部门和各个施工人员自顾自的干,避免出现结果和设计要求不符的情况出现。在对安设方式进行设计时一定将当地的城乡发展情况结合起来,确保施工具有可行性,保证建设完工后其功能可以满足当地的生产生活的实际要求。一般都是将线路分为若干个独立的供电网,这样一来不仅有方便了以后的管理操作,还可以有效的降低电网的整体负载情况,摆正了配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新建的10kV配电网络,要使其环形网络能开环运行,这样的话即使是在运行中发生了故障也可以转移操作平台,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现大面积停电的问题。在电线杆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电线坑的填埋与挖掘工作,要保证挖坑位置的正确,不然就导致了工作时间的浪费。尽管这些都是基础工作,但是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会留存许多的安全性隐患。对以后的管理工作也会带了不便。基坑深度的误差要保证在±50mm范围,若是建设双杆基坑,要保证其误差范围在±30mm内。埋设电线杆的时候要注意对混凝土的使用,确保混泥土是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在进行浇灌之前要涂好脱模剂,然后要定时的进行浇水养护。现阶段的配网线路架设选择的都是环网方式,同时也被称为“手拉手”式的配网线路架设,因为其存在方便经济的特点,不需要建立大型的开关站,其整体的性价比又比较高,所以受到广大设计工作者的追捧和青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环网方式利用的是主线直接连接的方式,因而实现了环网配电操作。这样就可以把不同电源、不同区域之间进行互换,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区供电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然而这种方式对线路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旦出现故障,所有负荷都需要由备用线路来承担,因此在配网线路架设需要注意这一点。

3具体施工中的管理措施

3.1电杆基坑施工

在电杆基坑以及有关埋设施工中,必须加强施工误差的管理,因为作为基础性的施工环节,一旦出现较大的误差,会给后续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首先在电杆基坑的深度上,必须将误差控制在±50mm的范围内,岩石基础坑在深度上一般要等于或者稍微超过设计方案中的数值。在双杆基坑深度上,不仅误差要在±30mm以内,而且两杆基坑应当在深度上保持大致相等。虽然在底盘安装过程中允许一定程度的偏差,但是管理人员应当将电杆组立后的偏差控制在设计规定的范围内。在现场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施工人员最好使用表面接缝严密的钢制模板,并在浇筑之前涂抹脱模剂在模板上,在模板拆除之后,施工人员应当及时清除其上面的砂浆与水泥,以便再次使用。为了提高基础埋设施工的质量,施工人员应当根据现场施工的要求,科学合理的配比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并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为主要技术标准,同时还用预留一定的轻度储备,防止混凝土强度偏差影响基础施工的稳定性。在现场浇筑过程中,一般要使用机械捣固的方法来浇筑混凝土,并且按照每天两次的频率来检查配比材料的使用量。在浇筑完成后的12小时内,施工人员要进行浇水养护处理,并在模板外部加盖遮蔽物,浇水次数以维持混凝土的湿润为目的,在使用养护剂的时候,施工人员必须先检查模板表面是否清洁,在涂刷养护剂后停止浇水养护工作。

3.2拉线安装 

在拉线安装过程中,要加强埋设线方向和深度的质量管理,保证埋设拉线盘的深度和方向与施工方案的要求相符合。尤其保证拉线棒和拉线盘的垂直,并在连接的位置使用双螺母来固定。在回填土施工的时候,为了夯实土块,要将土块打碎处理。架设导线时,对于导线外部的磨损、断裂以及扭曲等问题,施工人员应当立即更换。

3.2变压器的更换 

在更换变压器的施工中,要指派专人来观察,防止变压器在装卸时出现倾倒的情况。尤其是在变压器的运输中,一定要做好防振处理,保障变压器可以质量完好的运输到施工现场。但是在变压器设备安装前,还要对其外观和附件进行检查,如果有严重的锈蚀和损伤情况,要及时进行检修处理,防止变压器安装后给配网线路运行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4安全管理措施保证

为了使10kV配网线路改造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要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标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仅要遵守“劳动法”等相关法律,企业要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59-99)等相关的规定,还要实际的施工设计方案相结合。一方面保证工程的质量,另一方面要使施工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在对施工现场情况的进行勘察后,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和合适的材料。要针对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有针对性的生产技术。要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存在的优势,保证各个阶段安全生产,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来提升整个工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

在对10kV配线网络进行改造时,科学先进的设计电网结构,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的机率,还能有效对不同的管辖范围进行设置,使电网的供电范围进一步缩小,配线网络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快速找到出现问题所在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有效的缩短停电时间,降低由停电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关冠俞.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及管理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3(16).

[2]覃国金.某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及管理措施[J].广西电力.2012(12).

论文作者:张小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及管理措施论文_张小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