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妇产科术后腹壁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论文_齐宏艳

探讨妇产科术后腹壁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论文_齐宏艳

黑龙江省康复医院 150070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术后腹壁切口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整理收集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腹壁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正确的治疗措施处理后,36例患者均完全康复。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术后腹壁切口感染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和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壁切口;妇产科手术;感染;预防

腹壁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切口并发症,根据以往的报道,经腹全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在未接受抗生素治疗组为4%~9%(平均5%),而剖宫产组为2.5%~16.1%(平均9.9%)。如今,无菌技术与预防性抗生素的普遍应用,感染性疾病的手术已很少见。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腹壁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腹壁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剖宫产28例,妇科手术8例;纵切口25例,横切口11例;平均年龄26.2±5.8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血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数升高,腹壁切口红肿、硬结、渗液,拆线时皮肤及皮下层全长裂开。

1.2切口感染诊断标准 结合医院内感染诊断标准,术后早期持续发热,切口红肿、疼痛、化脓,切口裂开、底部形成窦道或局部血肿,血常规WBC≥10×109/L,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2结果

本组36例患者经抗生素使用,局部清创、换药、理疗等治疗措施处理后均完全愈合,平均延长住院日8天。

3讨论

腹壁切口感染,给患者、家属及医生带来工作和精神压力,也降低了床位周转率,应予以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病因及预防 与手术时间延长、肥胖、全身有感染病灶及手术技巧等有关,尤其是精细的手术技巧对预防伤口感染极为重要。手术中应轻巧仔细地分离器官组织粘连,充分止血,确保无血肿形成,手术切口缝合松紧适度,不留死腔,尤其对肥胖患者腹壁脂肪厚,如一层缝不上可缝两层。切口对合面准确不错位,这样伤口愈合良好,感染机会少。如有感染的可能,应在术后应用预防性抗生素[1]。(1)患者自身因素:1)肥胖。肥胖者一般有脂肪代谢障碍,脂肪组织血容量,流量较差,抗感染能力低下,手术切开皮下脂肪组织可使局部血运破坏,如切口缝合不当造成死腔,就会出现脂肪液化,坏死,血肿,液体积聚。2)患者全身情况。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缺乏等可导致切口愈合过程中渗出清除期延长,局部组织水肿,缺氧,前胶原合成不足,纤维组织增生和张力强度减退,使切口或筋膜不愈合而造成切口感染,液化[2]。3)原发病或伴发病的影响。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时,组织抵抗力和愈合能力将下降,均是造成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的高危性因素。(2)医源性因素:1)手术前住院时间。伤口感染率随住院天数延长而增加,术前住院时间越长,院内交义感染机会增多。有研究发现,患者住院0-1d,清洁切口感染率为1.2%,而住院时间超过2周,感染率为3.4%。2)手术时间。手术时间的增加可增加切口相关的并发症,因时间延长:①空气中细菌可超标,使手术野受空气尘埃粒子污染的机率增加;②手术野组织的细胞局部抵抗力降低,造成切口感染;③脂肪组织脱水,分解,变性,坏死而发生脂肪液化[3]。3)切口缝合及选用缝线不当。缝合的方法直接影响着伤口的愈合,若手术中缝合切口缝合过紧影响血运,缝合过松、太浅,使切口没有完全闭合,容易留下死腔,形成血肿等都可以导致切口脂肪液化;缝合太深,则皮肤内陷,使切口难以愈合发生感染。影响切口愈合最常见的原因为切口内异物,如缝线,坏死组织碎片等是引起切口液化及感染的重要因素,缝合材料作为异物均可引起组织炎性反应,致切口感染。4)未严格执行手术操作基本要求精细的手术操作对整个手术成功极为重要。术中无菌技术不严格,操作粗暴,组织损伤多,止血不彻底,缝合不佳致脂肪层与健鞘层过度分离,均可导致切口感染,血肿,脂肪液化[4]。

3.2诊断和处理 术后第5~6天患者体温升高,既便手术顺利,也应考虑是否有伤口感染,检查伤口时如有分泌物局部红肿或压痛,应将所在部位缝线拆除1针,必要时可用探针伸入,观察是否有脓液流出,如确为感染,应将感染处缝线拆除,以利脓液充分引流。伤口每日应用双氧水、盐水冲洗,脓液多时每日换药3~4次,脓液减少后再减少换药次数。伤口引流通畅而无其他部位感染者,无须用全身性抗生素。加用张力线者,往往在缝线针眼处发红,可予以热敷。如有脓性分泌物,表示有局部感染,应将此处缝线拆除,局部加热敷并给予抗生素。怀疑有深部脓肿者,可做深部触诊或借助B超以期发现有无液性区存在。也可借用长针头从切口旁刺入包块抽吸,诊断一旦明确,应在局部剪除缝线,暴露脓腔换药治疗。术中注意用盐水纱布保护脂肪层,拉钩动作要轻柔,避免使用暴力和反复移动拉钩。关腹时注意清除游离脂肪,若有出血则严密止血,避免皮下积血。缝合脂肪层时应对合良好,不留死腔。打结时动作要轻柔,减少脂肪组织割伤,打结松紧以切口对拢为原则,过松皮下容易积液,过紧影响血运,尽量缩短切口暴露时间。本组资料显示,对妇产科手术术后腹壁切口感染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和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礼华.40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01:126-129.

[2]王淑云.浅谈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03:318-319.

[3]俞泓.36例产科术后腹壁切口感染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当代医学,2014,05:91-92.

[4]黄普艳.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深部感染3例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0:1350-1351.

论文作者:齐宏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  ;  ;  ;  ;  ;  ;  ;  

探讨妇产科术后腹壁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论文_齐宏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