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应用论文_徐峰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应用论文_徐峰

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十中学 266111

新课标的体育教学要求发展全体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强调体育与保健相结合,发展体育为主,实践为主,注意教学的娱乐性、趣味性。所以,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应以游戏为主,使学生“乐中学、学中乐”,达到娱乐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析下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一、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课中的游戏教学,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成为少年儿童十分喜爱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它不仅可以在运动中强健学生的体魄,又能在集体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智能,强化竞争意识,培养团队精神,进而在整体上协调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它对全面锻炼学生身体,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儿童认识客观事物,促进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培养集体意识、个人才能和优良品德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一至三年级游戏教材,一般是以简单的基本活动技能作为游戏的主体动作,规则简单,有的带有一定情节,潜在一定的竞赛因素,并具有较大的锻炼价值。四至六年级的游戏教材又进了一步,表现为游戏主体动作难度提高了,综合技能的因素加强了,游戏的规则较低年级复杂,竞赛更为直接和激烈,设计的技能更为广泛。可见,游戏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必要、有益的补充。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小学游戏教学的基本特点,使游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在教学中的现实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二、 游戏教学方法的运用

1.“互动式”游戏教学方法。

对少年儿童来说,尤其是年龄小的儿童,交往活动是在游戏中开始的,可以说体育游戏是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最初起点。进行体育游戏就必然有同伴间及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小学生一方面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主张、态度,另一方面要结合他人的意愿、主张和态度并作出回应,这类交往就出现在各种竞争与合作性的游戏中。在体育游戏中,他们可能结成两种类型的交往关系,一种是现实的伙伴关系,一种是游戏中的角色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论哪种可能的交往关系,都为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音乐式”游戏教学方法。

在游戏的过程中还可以将音乐引入其中,利用其节奏鲜明、轻快的特点,使小学生们在玩游戏时享受快乐,营造出恬静舒心的情境,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各种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心情愉快,从而更好地发挥游戏在体育课堂中的作用。

3.“趣味性”游戏教学方法。

采用“趣味性”的体育游戏教学方法能使小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逐步产生兴奋,起到热身的作用,从而顺利地过渡到基本部分的教学。要依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游戏,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较愉快的心境,克服单一、枯燥心理,能够较自觉、积极地投入练习,也能够较自然、正常地通过游戏的练习完善其心理,掌握技术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真正达到健康和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游戏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游戏的教育性。

游戏的教育性集中体现在游戏的内容及方法的思想性和科学性上。游戏既有直接的教育作用,也有间接的教育作用,它和其它一切学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一样,具有社会性,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另外,教师要充分利用游戏的竞赛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调动他们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去争取集体荣誉。

2.注意游戏的目的性。

体育游戏教学为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心身健康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道德品质。体育游戏通常采取集体活动方式,以完成共同目标而设置教学环境。在教师潜移获化的影响下,能促进学生规范行为的表现,逐步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寓教育于游戏中,寓行为规范于教育中。体育游戏教学能培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体育道德作风。在体育游戏教学中,为小学生创设了一种合作、竞争但又彼此理解的教育环境,在这种生动活泼又温馨友好的气氛中,小学生用各种非言语符号传递信息,不知不觉中接受道德、学习和训练,从而逐步实现了全面发展、教育、教养的目的。

3.注意游戏的趣味性。

游戏的趣味性是游戏的本质特点,其主要表现为游戏的多样性、生动性、竞争性等方面。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那些比较单调、枯燥重复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使其能体现游戏的特点,又要根据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上进心和好胜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测验、比赛、游戏等多种多样的竞技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4.注意游戏的实效性。

游戏内容的安排应根据游戏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参加人数、场地、器材、游戏时间等方面选择锻炼效果较好的游戏。另外游戏要较有兴趣,富有吸引力,简便,达到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效果。因此,在选择游戏时还要注意几点,比如人数较多时,应少选用费时过多的轮流比赛性游戏,而尽量选择每人有均等活动机会的游戏;同时选择少用器材、少变换队形、组织教学时间少的游戏。此外,游戏的选择要简易、活泼、自然,富有竞争性,不得费时。结合教学实际,要爱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保证学生练习机会均等。游戏的竞赛性较强,分队对抗是游戏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分队时要注意各队实力相当,尽量地让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参加。

5.注意游戏的保健性和安全性。

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处于相对平衡阶段,他们大都喜欢跑、跳、投等活动,好胜心强,又缺乏耐力,且他们的骨骼还在生长时期,易变形,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力,肌肉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心血管、神经系统也都在发展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游戏的强度和时间长短,不能让他们过于疲劳而影响身体健康。其次,需注意游戏的场地和器材的牢固程序,排除障碍物,确保游戏的安全性。

总之,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单向式、指令式、给学生一种“距离感”的游戏教学,而要通过创造一种“教”与“玩”的结合,让学生在心理与教师之间距离缩短,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并获得主动发展,真正让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得到有效运用。

论文作者:徐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5月总第1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应用论文_徐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