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论文_刘玮,周欣

如何做好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论文_刘玮,周欣

刘 玮 周 欣

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肿瘤一科 山东青岛 266033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经验,交流护理体会。方法:对127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总结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结论:静脉留置针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了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已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静脉输液;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其优点有保护静脉减轻患者痛苦,避免静脉穿刺次数增加、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宜穿破血管、套管柔软、操作简单等,可以明显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笔者对127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7例,男69例,女58例,年龄31~76岁,保留时间最长5d,最短2d,因烦躁患者自行拔管2例,其余病情稳定,无需继续置管。静脉穿刺部位:四肢浅静脉。

2 留置静脉套管针的方法

2.1 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尤其是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神志不清醒的患者,也应该向其陪护解释清楚。

2.2 用物准备 器械一般应用美国B-D公司的留置针,器械的型号应在满足治疗前提下,选用管径最细、长度最短、管腔最少的导管。小号的留置针进入患者的静脉中会出现漂浮的表现,从而避免了摩擦,其对患者的血管内壁的损伤情况也得到了避免,避免了血栓性静脉炎的并发症的发生。3M透明敷贴、棉签、安尔碘、3条9cm的胶布,备好输液的药液、一次性输液器,连接输液器并排尽空气,检查并打开留置针,然后再将输液管针头直插入留置针管的肝素帽内,再次排尽空气(这样可防止进针后留置针管内有空气)。

2.3 穿刺血管的选择 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弹性好的静脉进行穿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注意避免选用靠近神经、韧带、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的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另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成人应用上肢的背侧和桡侧进行置管,避免使用下肢血管和桡静脉腕关节部位,如临时使用,应及早拔出下肢导管,换用上肢静脉。儿童患者可选用手、足背和头皮血管作为置管部位。一般来说,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因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液回流缓慢,以及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导致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留置针封管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套管的长度,选择适量封管液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淤血斑,鼻腔、齿龈有无出血。

3 正确封管

3.1 封管液的种类 即0.9%氯化钠注射液(内用)。肝素钠封管液:即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104U。

3.2 封管液的量及封管时间 生理盐水5~10ml停止输液后每隔6~8h冲管1次。肝素钠溶液3~5ml,输完液后冲管,抗凝作用可持续12h以上。不宜使用肝素钠的某些患者,两次输液时间较近的患者可选用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生理盐水封管不必配液,避免了配液时引起的污染,减轻护理工作量,患者可减少肝素钠溶液的应用。

3.3 封管的技术 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头。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输液过程中液体输入不畅时,应用注射管抽取肝素封管液2~3ml连接输液,回抽凝血块,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栓塞。

4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4.1 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强医患沟通 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更衣时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后脱患侧。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或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护士。

4.2 加强巡视及早发现问题 观察局部反应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一旦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静脉硬化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早期0~48h采取50%硫酸镁湿敷。48h后可用热毛巾敷或进行理疗。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炎症反应。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5d,正确操作及严密观察护理可延长留管时间。观察输液是否顺畅。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导致输液不畅。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并加强观察及护理。导管堵塞也可导致输液不畅,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发生堵管时不能用注射器把套管内阻塞的血凝块推入血管内,以免发生栓塞,可用一次性注射器回抽出小血栓或局部注入肝素钠生理盐水(1:625)25ml,封管30min,以刺激血管内皮释放纤维溶解酶原活化素促进纤溶,如仍不通畅再考虑拔管。

参考文献:

[1]赖敏灵.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1,7:3058-3059.

[2]周莉.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163-164.

论文作者:刘玮,周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8

标签:;  ;  ;  ;  ;  ;  ;  ;  

如何做好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论文_刘玮,周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