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应处理好的关系论文_牛和平

新课改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应处理好的关系论文_牛和平

甘肃省华亭县东华小学 744100

新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更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在教师,重点是“变理念”,难点在课堂。通过教学,笔者觉得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应该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互动互助

传统的教学,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教师是“主体”,学生只能是“客体”。在教育、教学观念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本末倒置,已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在教师,只有教师转变观念,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魏书生认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课堂上才能师生互动互助。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主角”变为“配角”,从辛苦的“演员”变成智慧的“导演”。让学生从被动的客体,变成活生生的主体。如讲成语故事、口头作文,让学生参与“导演”的“演出”,从而克服“一言堂”,形成“群言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处理好“师”与“生”的关系,返璞归真

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对于学什么,怎样学学生完全没有自主权,教师完全主宰了学生的学习。“一言堂”有之,“满堂灌”有之,“只讲不管”有之,“拼命提问”有之,学生的思维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毫无独立思考、质疑的余地,学生的回答又必须合乎教学参考书,学生头脑中跑的都是教师放的马,而且最终要跑到教师修建的马厩之中。学生必须以教师的思维为最佳结果,这样就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魏书生认为教的根本在于学,学的根本在于生。叶圣陶也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教学的最终实践者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为教师“教”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需要教师返璞归真,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少讲、讲精、讲透。评价一堂课,不是看教师讲了多少,而应看学生学了多少,产生了多少灵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精讲多练

课堂是师生互助互动的主阵地。只有提高了课堂效率,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1.导入——激发兴趣,准确切入。导入新课,这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也是学生兴趣最浓的时候,教师如果找准最佳的切入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兴趣地导入新课,这是一堂课成功的基础。

2.目标——适合学生,具体灵活。制定适合小学生的具体灵活的教学目标,这是一堂课成功的根本。教学目标设置应适合全体学生,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具体灵活,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方式、心理特点来制定,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创出有特色的教学之路。

3.结构——合理优化,合作探究。课堂结构的优化是一堂课成功的保证,就是对教学环节及其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合理布置,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导演”指导学生去“演出”。可以让学生合作讨论完成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探究不同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在创新的“土地”上“耕耘”。合作探究是一种参与,一种交流,一种激励,一种创新。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启发或与其他学生共同地形成他们自己的研究讨论学习方式和活动计划,这也是当今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4.教法——合理使用,启迪心灵。合理使用教学方法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我们应更关注学生学的方法,选取课文中能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地方进行思维训练,并适时地设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从中解惑,启迪学生的心灵。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笔者将“玩”的内容引入到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在玩中学到语文知识,从而享受语文带给自己的快乐。

5.练习——趣味多样,培养能力。学生通过练习深化知识,转化能力,这样可以促进教学的发展。练习题的设计要让学生有兴趣去做。力求类型多样化,才能让学生爱学。

四、处理好“爱”与“严”的关系,爱严适度

语文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在课堂上信任、尊重、体贴、关心爱护学生。但是教师的这种爱护并不是纵然放任自流。魏书生对违纪学生进行的“艺术”处罚:1.唱一支歌;2.做一件好事;3.写一份说明书。值得我们学习。

五、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紧密结合

1.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一篇课文,一节课都是有限的,让有限的时间带给学生无限的知识,不向课外延伸是不行的。广泛的课外阅读,会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信息量。

2.让学生在课后“动”起来。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离不开必要的实践,有了实践活动,往往会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知识、发展创造力。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课后“动”起来,如办手抄报、做知识卡片、作文选集等。语文学习应“得之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是课堂的继续和扩展,是语文学习和能力训练的重要方面,这是语文课所必需的和独有的。

论文作者:牛和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7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

标签:;  ;  ;  ;  ;  ;  ;  ;  

新课改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应处理好的关系论文_牛和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