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的预防和治疗论文_黄富友

水痘的预防和治疗论文_黄富友

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省凉山州 616550

摘要:文章介绍了水痘的病因和发病特征,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水痘;病因;特征;预防;治疗

1 引言

水痘是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在在3岁以下的幼儿身上,成人比较少发生,但成人一旦发病要更加严重,治愈需要的时间也要长。水痘在冬春两季多发,传染性很强,容易引发小区域传染,水痘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

2水痘的病因

该病是机体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致。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疱疹病毒科,为双链的脱氧核糖核酸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但病毒糖蛋白至少有8种,这决定了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VZ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力很弱,对外界抵抗力较低,不耐热和酸,能被乙醚等消毒剂灭活。人类是该病毒的惟一宿主,患者是惟一传染源,病毒可以在宿主体内长期潜伏。该病的传染期一般是在皮疹出现前一段时间到疱疹出现结痂期间,但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患者一直都存在传染性,可能引发群体传染。另外该病非常容易复发。

水痘的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病毒感染人体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鼻咽部局部淋巴结增殖复制-侵入血液-扩撒全身-器官病变(主要表现在皮肤棘状细胞层)-形成疱疹。水疱液中含有大量的感染性病毒颗粒,另外也常出现在口咽部、呼吸道、眼结膜等处。

水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群,但以0-4岁的幼儿最易感,发病较多,但6个月以下的婴儿和其他年龄段的人群较少见,特别是成人发生的情况更少,但一旦发生病情相对于儿童来说更为严重。水痘在易感人群中的传播和扩散主要取决于地区的气候、人口密度和医疗卫生条件等。

3水痘的特征

水痘的潜伏期一般在1-3周,平均2周,水痘发病较急,且多数人群在皮疹出现前可能伴发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全身倦怠、腹痛等症状,症状显现后即会出现疱疹,但幼龄儿童不同,其发病时疱疹和全身症状一般是同时出现。

一般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数量较多,可能至成百上千个。一般先发生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和面部,呈向心性分布;其中在发际和胸背部出现较多,其他部位相对较少;鼻、咽、口腔、外阴等部位的黏膜也可能出现。皮疹一般是在出疹期(最初皮疹出现的时间到出疹之后6天)内陆续分批出现,刚出现时表现为粉红色的小斑疹,之后很短时间内变成绿豆大小的深红色丘疹,之后再经过几个小时变成疱疹,周围有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皮疹出现时患者一般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全身症状,但相比出疹前没有那么严重,表现出轻微地发热、痒感、疼痛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皮疹发生严重时会有较强的痒感和痛感,有时患者可能忍不住抓挠或心情烦乱,所以有的患者皮疹处可能出现溃疡或化脓,进一步加强疼痛。一般情况下,全身症状的表现是随着皮疹的数量增加而逐渐严重的。水痘刚发生时疱液是透明的,持续发生之后逐渐变得混浊,甚至表现出脓疱(主要是因为患者挠、抓等导致继发化脓性感染),而且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全身症状。皮疹时间久后会结痂,而且随着疾病的好转结痂会逐渐脱落,一般不会在皮肤上留下瘢痕。但如果患病期间因为痛痒明显患者忍不住挠抓皮疹处而出现继发感染,此时有可能留下轻微的瘢痕。另外,体质较弱的患者或者并发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高热、肺炎等,水痘还可能发展成为播散性或出血性水痘。

4水痘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4.1水痘的预防

首先是注意清洁和消毒,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衣服被褥,勤洗手洗脸等,保持皮肤清洁;室内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注意通风,房间和个人要注意接收一定时间的日晒,进行消毒;尽量避免接触水痘疱疹液,一旦接触要根据情况进行消毒,晒、烧、煮等。

其次是控制感染源,因为水痘的传染性很强,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因此一旦发现水痘患者要及时进行隔离,直到皮疹处结的疤痕脱落痊愈为止,其中没有发生并发症的患儿可在家自行隔离,但不能与其他幼儿、孕妇等易感人群接触,也尽量不要前往人多的地方;对已经接触过皮疹患者或皮疹的易感人群,也要隔离进行潜伏期的验证,最长为3周,3周后没有发生皮疹的才可放开隔离。对免疫功能低下、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还有孕妇,如果曾接触过皮疹部位,可利用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从而有效预防水痘的发生。对儿童来说,预防水痘的有效方法是保证儿童进行计划免疫,按照要求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可对接种者起到较好的保护率,有效防止水痘的发生。另外,水痘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被褥、衣服等用品应严格进行消毒或销毁,防止出现新的传染源。

最后是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保证儿童和其他易感人群休息和睡眠时间充足,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食用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要多喝开水和果汁;尽量减少对发物、辛辣食物、油腻食物、热性食物以及补药和热药的食用。

4.2水痘的治疗

有较强痒意的水痘患者可以口服抗组胺药控制瘙痒;水痘较多而发生高热的患者可适当进行退烧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和存在并发症的患者,早期可服用阿昔洛韦;另外青少年患者还可口服伐昔洛韦(万乃洛韦)或喷昔洛韦。局部外用1%含酚炉甘石洗剂、0.5%酞丁安(酞丁胺)搽剂、1%喷昔洛韦霜等涂抹患处。

中医疗法:中医治则法宜清热疏风、除湿解毒。方用桑叶10g、菊花5g、牛蒡子5g、杏仁10g、赤芍10g、板蓝根10g、金银花10g、连翘10g、生薏米10g、车前草10g。发热者加芦根、生石膏;毒热重、脓疱多者加大青叶、黄连、公英;大便燥结者加大黄;病之后期出现口干、舌红无苔等伤阴者加生地、元参。病情较轻者可服化表丸、银翘解毒丸或忍冬藤30g,水煎服。

5结语

水痘的发生以全身性的疱疹为特性,预防是要注意用药和环境卫生以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治疗时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路翠贤,隋悦莲.浅谈水痘的预防和治疗[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12):4552.

[2]李艳杰,任丽平,江桂云,等.探讨小儿水痘的预防和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2):243-244.

论文作者:黄富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水痘的预防和治疗论文_黄富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