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存意识的培养_亲子成长论文

幼儿生存意识的培养_亲子成长论文

培养幼儿的生存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谈到生存能力,含义很多,但对幼儿来说它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勇敢精神、良好的意志品质、环境的适应等。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一、引导幼儿从思想上认识生存的意义

生存教育旨在通过对幼儿进行生存意识、生存环境、生存能力教育,培养幼儿从小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在幼儿阶段的具体化。首先要创造生存教育环境,激励幼儿参与创造,锻炼幼儿体质,培养幼儿勇敢精神,增强幼儿的生存交往能力。教师可选用多种冒险但有安全保障的体育器械,让幼儿尽情在上面玩耍,大胆活动,挑选幼儿较陌生的公共场所,锻炼幼儿与陌生人交往的技能,设计一系列生存教育活动,让幼儿既能独立操作,又能相互配合。如我设计了“谁是勇敢的孩子”、“我先登上山顶”及“离开爸爸妈妈过一夜”等活动,使幼儿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其次,教给幼儿生存知识和训练生存技能。应将生存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融入幼儿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体育活动和特殊的生存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角色意识、服务意识等。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育活动中,获得知识,学到技能,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体现了玩中求学、学中求乐、乐中求发展的教育理念。第三,根据不同年龄段设计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如在小班的常规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的用品,要求幼儿将自己的衣帽、玩具、物品放在指定的地方,自己穿衣脱衣、系鞋带,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独立意识。在中班可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以锻炼其体魄,如过独木桥、爬山坡、钻山洞、走碎石池、跳小河等。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锻炼,培养了幼儿的勇敢精神。在大班,可将教育活动延伸到园外,让幼儿积极参与感兴趣的活动,以开阔幼儿眼界,扩大幼儿交往的范围。如幼儿独自到商场购物,到田间与农民交流了解农村,看交警的指挥,向交警叔叔学习交通法规,怎样看红绿灯、怎样过马路等。在参与活动中使幼儿有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二、培养幼儿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给幼儿一定的知识,并不是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将知识灌输给他们,而应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鼓励幼儿多提问题、多思考。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多启发、多引导,让他们自己动脑筋去想,去寻找答案。教师最好把幼儿带到生活实践中去,创设情境,给幼儿一个能提出许多“为什么”的机会,进而引导他们寻找答案。如认识“鱼”一课,可提出这样的问题:“鱼为什么会在水里游上游下?”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其实真正的目的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并由此引发新的问题。这时教师可采取解剖的方法,让幼儿看到鱼肚里有一个白色的囊状器官,告诉他们这是鱼鳔,它的胀缩可以调节身体的沉浮。孩子由此就会想到救生衣、救生圈、潜水艇的用途。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采用多种形式,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培养幼儿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教育幼儿应当独立思考、独立应对问题和困难

教育是生活,教育应使幼儿适应生活、适应社会。教师应创造环境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应对问题和困难。教师要创造适宜环境和幼儿可以发挥潜力的条件,不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孩子遇到问题只会求助教师和家长,很少自己想办法解决。教师应该创造构成“生存挑战”的环境,使幼儿不断地克服“生存”困难,让他们开动脑筋,自己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掘孩子潜在的能力。我经常让幼儿帮着解决一些班内出现的问题,如墙上的钉子掉了,让他们想办法钉或是开瓶盖、钉木盒、修桌椅等。这些问题幼儿解决得都很好,这说明他们与生俱来就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发掘。在相当一部分家庭中父母束缚自己孩子的手脚,这也不能那也不行,总怕孩子干不好,孩子的创造性被扼杀。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我为幼儿设置了“难事角”,让幼儿将自己发现的难题告诉老师,然后写在难事角,大家一起解决。总之,教师应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孩子的能力——一种理解周围世界并能机智地对付周围世界挑战的能力。

四、增强幼儿的适应能力

孩子生存适应能力的强弱,虽然有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后天的锻炼则影响更大,所以经常让幼儿吃点苦、受点累、受点难,对他们的身心发育都是很有益的。通过锻炼,幼儿的筋骨越发强健,脑子越发灵活,掌握各种技能会比较容易,意外事故发生率会大大降低。日本的磨难教育,就是把孩子放到艰苦的环境,让他们为学会生存而受苦。由此可见,在对幼儿的教育中,不妨适当地进行“磨难教育”,给他们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去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这样他们就会逐步意识到要生存就必须适应外界环境。以前,我园的环境卫生一直由保育员负责,现在我们适当安排幼儿参加自己班级的环境卫生的管理效果很好。有时园里还故意设置一些障碍,让幼儿学会怎样去面对,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树阴下的幼苗是长不大的,幼儿早期生存意识的培养有益于他们迅速适应所遇到的各种环境,有益于丰富孩子的知识,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标签:;  ;  ;  ;  

幼儿生存意识的培养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