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李建华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李建华

杭州金溢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1215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是利民工程,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但是要保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和养护的质量光靠参建单位是不够的,要靠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努力使施工和养护有效结合,确保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对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养护措施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中,设计、施工、养护是三个不可分开的环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统筹兼顾,设计时考虑施工和养护,施工中也要认真研究设计,同时要考虑到养护的方便及成本,养护要科学合理,利于活体的成活及生长,达到设计的效果。重点在后期的养护,因为这是长期的工作,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养护方案,才能确保园林绿化效果的长期性,确保工程的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1园林绿化工程独有的特点

园林绿化工程与土建工程相比,尽管有其相似的地方,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些方面甚至是质的区别。正是这些区别,构成了园林绿化工程独有的特点。

1.1园林绿化工程大部分的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

植物是园林绿化工程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有生命的活体。通过各种色相的乔木、灌木、地被、草皮的栽植与搭配,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和季相变化,来达到清洁空气、吸尘、降温、隔音、营造美好生活环境的目的。植物是有生命的活体,就需要有其赖以生活的要素,比如生长空间、土壤、肥料、水分等。

1.2“三分种七分养”,种是短期的,养是长期的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种是短期的,一次性的,只有通过长期的精心养护管理,满足植物生长对空间、土壤、肥料、水分的合理需求,才能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和良好长势,否则,就难以达到景观环境的特殊要求和效果。这就决定了,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必须提供系统的养护计划和合理的人、财、物投入。

1.3综合性、复杂性、多样性

除大的公园建设项目以外,一般来说,园林绿化工程均作为建筑、道路、河道等工程的配套附属工程出现,与主体工程相比,其规模、工程量、工程造价都比较小,但是园林绿化工程有其独有的综合性、复杂性、多样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园林绿化工程包括:园林建筑工程、土石方工程、园林筑山工程、园林水电工程、园林铺装工程、绿化种植工程等;园林绿化工程构成要素包括:钢筋、混凝土、水泥、黄沙、砖块、不锈钢、玻璃、木材、复合管材、苗木等;园林绿化工程需要的工人包括:钢筋工、泥瓦工、木工、水电工、种植工、养护工等。园林绿化工程对参建的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要求都比较高。

2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2.1施工前的技术管理

2.1.1人员配备

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好坏是由人来决定的,所以在施工前期,必须要配备各种人才,主要有三方面人才组成。一是优秀的施工监理人才,这是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优秀的监理人才对于施工质量的把控必不可少;二是施工管理人才,要求能够把控整个施工的环节,科学合理的管理人员及施工材料,而且能够培训施工人员,提高作业水平;三是高素质的施工人才,绿化施工到具体的每块草坪、每棵树及每块地砖,都是需要施工人员来完成的,只有技术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才能保质保量完成,达到设计要求,保证工程的施工水准。三个方面的人才需要相互合作,在绿化施工过程中按照工作进程各司其职,才能确保工程在规定的期限内安全有效的、保质保量的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植物材料准备

在园林绿化中,施工的主要对象基本上都是活体,如一些树木、花草,这些有生命的活体,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即便是同一品种,同一标准下的植物,也会受不同的自然条件影响,而呈现不同的生长姿态,如土壤的理化特性、光照的强弱、地形的向阳及通风情况等,都会影响活体的生长,所以在选择这些植物材料时,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仔细挑选。对于苗木的选择,要选择适种的树木,尽可能选用本地树种,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地径粗、节间粗短、顶芽饱满、无失水现象、形态优美的苗木,因为这些优秀的苗木易于成活,长势旺盛,能达到设计要求和预期效果。在移栽前要做好前期的处理,如带土球、缠绳、断根、涂根等,这样利于成活,在季节的选择上也要注意选择易于成活的季节移栽。同时要注意不选择易生病害及带病树木进场,避免引发园林绿化中树木的病虫害传播。对于一些草坪植被的选择,也要注意适种性及便于养护性,在许多地方的园林绿化中,出现过草坪不适种的情况,比如一些喜水的草坪,在北方地区运用,由于水较少,而且灌水条件不足,导致一些草坪长期缺水,草坪的色彩效果达不到,而且出现干枯的情况,不但达不到设计的预期,而且还增加不少养护成本。

2.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要制订一系列的苗木及植被的养护管理规程,因为每个园区的建设及规划都有不同的特点,而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也不尽相同,所以必须要结合本园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管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先分析设计规划,从总体上把握绿化施工的每个环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要对园区土壤的硬度、酸碱度、养分以及地势的高低、阳光的照射情况、当地的风力、降水等进行分析,然后再确定如何进行施工,确保所栽植的树木及花草等都能在最佳的环境下良好生长。

2.3施工过程中的时间管理

园林施工中的植物栽植要选择适合的时间,因为植物的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时间选择不适合,可能会导致植物成活率低,生长发育不良,使施工成本增加,而且达不到设计的预期。一般苗木的移栽多选在秋末及春初进行,时间相对较短,在工程施工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工程量科学制度施工时间表,确保苗木的移栽及花草的栽种都能在最佳的时间进行,施工中要严格遵循时间表进行,在保证工期的情况下,合理地完成植被的栽植工作。

3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措施

3.1水分管理

排水和供水要根据以下3点原则:第一,不同节气排水的数量和供水的数量是不同的。其次就是树木在最初种植的时候一定要一次性把水给足、浇透,但要遵循湿而不渍的原则,直至树木完全成活。第二就是土壤状况不同,灌水以及排水应当结合土壤的实际状况来进行。最后一点就是水分、土壤以及施肥三者是密切相关的。给树木浇水要根据树木的种类和土壤的情况还有当地气候以及植物每株的大小而定,要因地制宜并因时制宜。花卉和草类与树木的水分在管理上是不同的,花卉和草类的跟同树植相比根系深度比树木浅,所以在给水的时候一定要适量,事先观察土地表面的湿度,浇水的频率要高于灌木类。

3.2整形修剪管理

绿化的外观是否美丽要靠整形和枝叶的修剪这一重要手段来实现,植物如自然生长,往往缺少美感,植物在生长到开花结果再到衰老更新之间存在着外观矛盾现象,为满足人们高一层次的外观欣赏要求,就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精湛的技术进行修剪,并在适当时期进行植物的美化工作。

3.3病虫害管理

由于绿色植物受到病虫的危害会整体影响植物的美观程度,所以工作人员要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工作人员要先了解园区内植物都会受到哪些病虫害,不同植物的病虫害进行不同的预防准备,天牛是很多树木的虫害,会出现根部腐烂现象,所以一定要使园林整洁干净,一旦出现病虫害要喷药,对植物的修剪及时喷药防治,也可以清除虫茧和虫卵。

结束语

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树立正确的绿化养护理念,形成完善的绿化养护工作体系,着力加强养护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与标准化操作。全面加强对园林绿化养护的细节处理,有效减少绿化养护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庄立防.浅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7,(15)

[2]石伟,鲍建慧.浅议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J].科技信息,2017,(15).

[3]邵涛.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探究[J].现代园艺,2016(6).

论文作者:李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李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