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陈瑾论文_陈瑾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心身医学科 610072

【摘要】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所收治的62例焦虑症患者,并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则进行亲情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做观察分析。结果:两组病患在接受护理前,焦虑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通过接受不同护理方式之后,观察组病患的焦虑情况较之对照组明显有所减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亲情护理干预下的护理满意率30(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3(7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焦虑症患者采取亲情护理的方式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进一步用于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亲情护理;焦虑症;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439-01

为探讨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所收治的62例焦虑症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做观察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所收治的62例焦虑症患者,62例患者均符合焦虑症诊断标准,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20-45岁,平均(35.9±4.1)岁;对照组31例,男13例,女18例,年龄22-48岁,平均(38.4±4.9)岁。经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62例患者均服用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的前提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则进行亲情护理干预,其方法为以下几个方面:(1)用药指导:不适当的用药可能会使对病患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以及一系列副作用,从而影响到对焦虑症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当时刻注意,提醒并监督病患严格依照医嘱用药。此外,还可告知患者及家属所用药物每天所服用的剂量和时间,不得擅自改药换药,对病患每天的用药情况做详细记录;[1](2)环境护理:确保室内具有良好的采光及空气流通性,为患者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治疗环境;(3)心理护理:可以时常和病患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针对病患的自身生理及心理状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的负面心理情绪,对病患进行适当的鼓励,并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感,从而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4)家庭护理:可以让病患家属适当的参与到护理中,和病患的家属多做交流,为期讲解家庭支持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家属对患者的关心及鼓励对患者的身体康复有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能够让患者感到家庭的幸福感,有助于帮助患者减轻焦虑状态,有利于身体康复[2]。

1.3观察指标

运用焦虑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对比,焦虑量表共包括20个选项,临界分值为 50 分,单项评分最高为 4 分,分数越高则说明病患焦虑程度越高[3]。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评定标准分为四个等级,<30%为不满意、30%-60%一般满意、60%-90%为满意、≧90%为非常满意,总满意率为一般满意、满意及非常满意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况比较

两组病患在接受护理前,焦虑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通过接受不同护理方式之后,观察组病患的焦虑情况较之对照组明显有所减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于以下表1。

2.2两组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满意率对比

经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均为31例病患,观察组在亲情护理干预下的护理满意率30(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3(7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8(p<0.05)。

3.讨论

持续性焦虑及不安和反复发作是作为焦虑症患者特有的临床表现症状,而这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焦虑症如果长时间持续且不能得到较好的控制极有可能并发其他症状。除了进行基本的药物治疗减轻患者出现焦虑症状之外,采取适当的的护理工作、亲情关怀也是非常必要的[4]。

经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患在接受护理前,焦虑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通过接受不同护理方式之后,观察组病患在亲情护理方式下焦虑情况较之对照组明显有所减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亲情护理干预下的护理满意率30(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3(7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采用亲情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是一种较为人性化的护理,患者能够在治疗期间感受到到家庭的温馨与幸福感,有助于帮助患者减轻焦虑状态,利于身体康复[5]。

综上所述,对焦虑症患者采取亲情护理的方式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进一步用于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林敏,魏晓花,陈晓燕.焦虑症患者亲情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3):127-128.

[2]廖盈盈,单年龄,赵莉,等.心理护理干预联合亲情护理对老年广泛性焦虑患者的效果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6):137-140.

[3]孙英明,傅瑶.护理干预在焦虑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239-240.

[4]陈爱梅.亲情护理对49例焦虑症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7):117-119.

[5]唐莉.亲情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症状改善情况影响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11):1334-1336.

论文作者:陈瑾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  ;  ;  ;  ;  ;  ;  ;  

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陈瑾论文_陈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