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总体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各类先进高端的现代化设备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智能技术也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并被普遍运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使得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程度和运行效率有了稳步提升。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气自动化;应用
智能技术也被称作机器智能,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而成。自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的科技迅猛发展,所研发出来的智能技术具有非凡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语音识别功能,将其应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当中,可以进行精确无误的计算和图像分析。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若固步自封地沿用过去的常规技术,并且会影响工作的效率和精准程度。所以必须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融入智能技术,在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全面提升工作效率,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1 电气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特点与价值
1.1应用价值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各领域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的高低会对企业日后的长远发展产生深入影响。将智能技术运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当中,能够凭借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突出优势,全面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的稳定程度,为整个工作流程提供安全保障。与此同时,智能技术的应用价值还体现在监控方面,实时的远程监控和在线监控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有效节约了购买监测设施的成本。除此之外,智能技术的使用还可以全面监督生产过程,在第一时间发现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消除安全隐患。
1.2应用特点
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特点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设计思路更加清晰简单;和以往的设计方式相比,智能技术的设计思路较为新颖。即于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通过构建简单明了的模型实现自动化控制,在提升控制效率的基础上,实时准确地把握对象的动态方程以及参数情况。另一方面是强化控制器的性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运用智能技术可以随时修改控制器中的参数,全面掌控电气系统的相响应时间。在优化传统控制器调节水平的同时,让控制效率和控制器的灵敏度更上一层楼。最后一点则是精简操作过程;将智能技术运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可以强化控制器的更新力度,缩小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及强度,提升其操作设备的水平以及工作效率。
2 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方面的应用情况
2.1完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设计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工作较为繁琐,囊括了电磁场、变压器以及电路等多诸多领域的知识,所以设计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技巧,还需要有丰富的设计经验。然而在以往的设备设计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设计人员通过手工绘制的方法绘制电路图及系统结构图,在参照图纸上的标注进行实验。这种方式不仅严重浪费了设计资源和人力成本,而且成品精准度会不太理想。然而智能技术的运用则可以有效降低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在网络系统的帮助下快速处理一些繁琐的计算,凭借自动化的计算演练来保障结果的精准程度。在设计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通过恰当的智能软件,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
2.2 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精确度
电气自动化系统作为自动化生产体系中的基础性环节,在整个控制过程中,需要收集、整理、分析大量系统运行数据,而智能技术的应用借助各种算法进行计算整理,有效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精确度,并且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进行系统控制。针对设备移动、轨迹、跟踪等方面数据进行精准控制,提升了控制系统模型建立速度,实现更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成效。
2.3在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有许多设备由于长时间的运作会出现磨损甚至是损坏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是存在大量的故障设施和安全风险,那么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总体效率同样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然而在智能技术的帮助下,深入考虑电气设备当中的非线性以及不确定性故障特征,把模糊逻辑、神经网络以及专家系统等全部装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之中,进而让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水平更上一层楼。凭借报警装置的反馈信息科学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在第一时间进行妥善处理,在节约维修时间成本的基础上提升工作效率。比方说,在诊断变压器故障时,过去一般是凭借变压器中产生的气体来查找问题,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修理效果极不理想。而智能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缩短诊断时间,而且效率及精准度都极高。
2.4 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
神经网络技术可实现快速定位,针对非初始速度变化可以进行合理控制,其性能强大,具有良好的多样性特点。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有效的反向学习,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期间可以根据各类参数对系统运行进行有效调整。当前,神经网络智能化系统主要用于识别模式、处理数据上,使用成效显著。其非线性函数预测性能较为优秀,在电气传动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应用广泛,同时神经网络智能化系统的一致性较好,在控制过程中不需要利用数字模型,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2.5在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中的应用
在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中使用智能技术,可以在全面提升设备运作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所需的生产成本,最终实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当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方式:①专家系统控制;②模糊控制;③神经网络控制。在这三种控制方式中,模糊控制是操作最为简便且实用性最高的。比方说,在电气自动化的模糊控制中,通过直流和交流传动可以发挥关键的传动作用。借助于Sugeno和Mamdani来展开直流传动控制,在Mamdani的帮助下,可以对调速进行高效控制。至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交流转动,同样也可以借助智能技术发挥模糊控制器的作用。
2.6在数据处理与 PLC 技术方面的运用
一方面,在对电子自动化设备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对相关的运作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和妥善处理。基于智能技术则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收集、存档以及处理。与此同时,在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在每时每刻精准把控设备的运行情况,通过对数据库中信息的处理,可以将运作信息转化为图像,进而帮助操作人员更加直观立体地了解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情况。而且使用智能技术还可以对可能会出现的故障进行模拟演练,从而不断地积累经验,避免同种故障的二次发生。另一方面,在众多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元件当中,磁性继电器最为普遍,然而因为系统操作繁琐,很有可能会影响稳定性及安全性。然而凭借智能技术则能够让 PLC 技术强化对电气自动化的原有优势,减小操作的繁琐程度和复杂性,全面提升设备的传输速度。
结束语
总的来说,现阶段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其在将来也势必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电气自动化中合理运用智能技术,不仅可以优化设备的设计方案,及时诊断安全隐患,还能够全面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运作的稳定程度及安全性。而且智能技术的应用空间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所以研究工作者需在日后持续探索,定能实现智能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迎新,薛海霞.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5):255.
[2]贾丽娜.浅议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8):39.
[3]鲁劲柏,唐培林.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1):260.
[4]李鹏.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3(21):214.
[5]莫家宁.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机电信息,2013(6):251.
[6]王丹娅.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2(27):217-217.
论文作者:韩文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气论文; 设备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