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客运交通本科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城市客运交通本科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城市客运交通本科教学改革初探

薛运强*,张 兵,安 静

(华东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摘要: 城市客运交通是交通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研究城市客运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公交专用道设置等内容。作为交通特色的高校青年教师,结合“公交都市”创建和华盛顿协议要求,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 城市客运交通;本科教学;教学改革

《城市客运交通》是交通工程学科认证体系规定的专业核心课之一,主要包括城市客运系统的结构组成与特征、城市客运交通系统规划和城市公交专用道与BRT系统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1]。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城市客运系统调查方法、我国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特征及公交优先政策等,具有城市客运系统分析的初步能力。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掌握城市常规公交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方法,具有城市常规公交规划、城市公交专用道和快速公交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作者读博士之前在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工作5年,因此对城市交通的运营管理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将自身的经验结合课程理论,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基础。作者读博士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CSC(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资助,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留学一年,对美国主要城市的城市客运交通有切身的体验,这为课程教学提升了国际视野。具体来说,从教学内容体系、实践环节、课程考核方式及评价、教学方式等方面对课程做探索性的改革,并通过教学效果作简要的总结。

我国对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始终是高度重视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总体效果不太理想,存在着深度的实质合作问题障碍的一面。

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2016年,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了国际标准,迈上一个新台阶[2]。结合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生能力的十二条要求(①掌握工程知识;②问题分析能力;③能够设计/开发解决方案;④研究能力;⑤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⑥工程与社会结合;⑦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意识;⑧职业规范;⑨个人和团队合作;⑩沟通能力;⑪项目管理能力;⑫终身学习能力。)需要学生结合社会背景养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4],为此在授课中紧扣培养目标和学生能力达成度,理论与实践并重,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进行了一定整合。

在理论讲解上,梳理公共交通绿色出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公交优先发展的理念背景和在国内发展的历程介绍给同学们。结合“公交都市”创建工作,让同学们了解我国“公交都市”创建的实施状况。目前,“公交都市”已经实施三批,共计在87个城市进行创建。2017年上海市和南京市正式成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江西省的南昌市和上饶市也入选公交都市创建城市,而江西省自身也提出了公交城市创建工程。可以预见,未来国内公共交通将会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发展背景和国内公交发展的大环境也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

3.通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汇报等多形式学习与考核方式,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队合作与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的教学改革

1.掌握城市客运系统调查方法、城市客运系统的组成、我国城市及客运交通发展特征以及公交优先政策、“公交都市”创建工程等;熟悉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模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和轨道交通网络布局规划方法,能根据城市客运系统特征进行交通问题分析,具有城市客运系统分析的初步能力。

GEVIs有希望用于多种尺度上的神经元成像。GEVIs在组织中可用于同时测量许多神经元;亦可用于观测仅由几个神经元组成的小型细胞环路中的信号交换;还可以用于研究单个细胞中的信号传导。现有的其他技术如钙离子成像和电极如今都不能实现这种多尺度的成像。

考试形式采用期末开卷考查和平时成绩综合的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50%,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上课考勤;期末开卷考查占50%的成绩。考核评价的目标分为如下三条。

为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设计中将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5-7]

苗木感病后,顶端叶片和幼苗嫩茎出现灰白色斑块,覆盖白粉。严重时,病斑扩展至全叶,病叶萎缩,渐变为褐色而枯死。新梢顶端受害后展叶迟缓,叶片细长,呈紫红色。顶梢微曲,发育停滞。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与南昌公交集团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同学们现场参观公交监控大厅,结合公交运营数据做一些基本的数据分析,将课程讲解的行车作业计划内容和南昌公交的实际运营结合起来。本课程安排在大四的上学期,学期末会给出一些关于南昌公交运营优化设计的毕业设计题目供同学们选择。实践内容基本覆盖了理论课的核心授课内容。在安排上也围绕课程目标和要求进行,使理论课和实践课有机结合。

四、教学方式改革

2.掌握城市常规公交规划的方法、公交专用道和城市快速公交BRT系统的构成和设计要点;了解城市客运交通车辆的系统构成和各个组成部分的设施特征、性能、城市公共交通站点、枢纽和场站的功能和组成,具有城市常规公交规划、城市公交专用道和快速公交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1.提高与学生的互动性[7]。互动式教学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做“填鸭式”的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改变教师绝对权威的主导地位。通过课前自学、课后预习和自学、课堂提问、讨论课等形式提高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和互动性。结合课程内容,对身边的热点交通问题进行探讨互动。例如,对公交与小汽车的优劣进行研究,对交通拥堵、交通效率、交通环境等问题进行比对分析,让同学们通过查资料、结合现实的见闻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同学们的自主性、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乐趣。

2.做好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学习国际八大公交都市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经验,并与国内公交都市创建工程和公交发展实际进行结合。结合作者所在南昌市的公交都市创建情况,分析公交优先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探讨南昌市交通问题,南昌市公共交通、城乡客运、小汽车、出租车、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目前公交建设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对南昌市的城市客运交通发展建言献策。布置作业具有弹性,鼓励学生查阅文献,并对南昌公交进行现场调查,养成自我学习和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并尝试撰写学术论文,提高学术素养。

本课题主要探讨辊壳式流浆箱在不同喷浆速度下所需的均衡室进口压力和溢流室压力,并不对单根纤维的受力和定向进行研究,而且流浆箱上网的浆料浓度较低(约0.6%),其流动特性与水类似[7]。利用两种不同密度和黏度的流体模拟水和纤维的流动,主相水密度为998 kg/m3,黏度0.001003 kg/(m·s),第二相密度设为980 kg/m3,黏度为0.000897 kg/(m·s),质量分数设为0.6%,其他物理指标与水相同,两者均匀混合。

五、教学效果

通过对课程教学和与实际问题的讨论,同学们提高了公交优先发展的意识,树立了城市客运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践行低碳出行、绿色交通具有积极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进行思考和回答,课后还会查阅文献对讨论的交通问题进行回顾。学生在查阅资料过程中,不仅巩固了课堂上的内容,还引入参考资料中的信息,将本课程的内容与公交都市建设工程有机衔接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实际问题分析能力。

总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绿色交通意识提高了,兴趣也得到了激发,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小鸿.城市客运交通系统[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2]马亲民,王晓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251-253.

[3]齐书宇,李国香.《华盛顿协议》毕业生素质规定及其对地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启示 [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1):48-53.

[4]李姝霖.浅析《华盛顿协议》下工程教育专业建设路径选择[J].教育现代化,2018,(15):123-125.

[5]吴疆,陈瑛,等.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6]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15(5):74-81.

[7]杜艳迎,陈云.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4):171-172.

Undergraduate Teaching Reform of Urban Passenger Transport

XUE Yun-qiang*,ZHANG Bing,AN-Jing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 330013,China)

Abstract: Urban passenger transport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of traffic engineering.It mainly studies the planning,design,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bus lane setting of urban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system.As a young teacher in the transportation college,combined with the'Transit Metropolis'construction and Washington agreement requirements,some explorations were made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Key words: urban passenger transport;undergraduate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21-0096-02

收稿日期: 2018-08-29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青年项目“公交企业运营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协调统一研究”(18GL3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薛运强(1983-),男,山东人,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张兵(1982-),男,山东人,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教授,博士;安静(1984-),女,山东人,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助教,硕士。

标签:;  ;  ;  ;  

城市客运交通本科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