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猷惠
江苏后白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镇江 212000
摘要:工程施工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为了确保结构安全、功能完善、装饰美观,必须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和控制。本文就如何控制好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工程质量的力度和深度浅谈几点控制要点。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工程施工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要确保结构安全、功能完善、装饰美观。如何控制好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工程质量的力度和深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控制要点。
一、规范各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建设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各方共同活动的结果,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质量检测机构的质量行为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必须严格规范各单位的质量行为,尤其是建设单位,有选择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权力,在整个建设活动中属于主导地位,如果建设单位提出不合理要求,客观上处于从属地位的其他责任主体单位往往选择服从而放弃了原则。因此,建设单位为第一责任者。为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应规范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
1. 各级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监督管理。
2. 积极实施工程质量保险制度。
3.进一步明确建设单位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4.建立勘察设计保险制度,加强设计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质量责任,参加关键部位的检查验收。
5. 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人员到位且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规范施工准备,质量管理、质量检查、质量验收等各环节的控制要点,严格按图纸施工,按规定进行检查评定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对其选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设备以及质量不合格的要责令整改,必要时要进行处罚。
二、严格执行施工图审查制度,确保设计质量及节能要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施工图未经审查批准的或审查不合格的,不得用于施工。
1.严格按规定进行施工图审查,规范审图机构的质量行为,明确审查范围和内容,确保设计图纸质量。
2. 建设单位办理施工许可证手续时,无施工图设计审查批准书不予办理。
3. 在施工过程中,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大设计修改变更和技术处理方案,必须重新报审,未经审查和审查不合格的,不得用于施工。通过严格执行施工图审查制度,可使勘察、设计质量有保证,确保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从源头上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
三、严格进行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施工准备是奠定正式开工的基础,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正式开工前必须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具体准备内容:
1.组织第一次工地会议,进行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2.制订现场管理制度和质量责任制度。
3.主要技术人员和工种操作上岗证书及人员培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
5.施工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
6.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7.现场材料、设备存放管理及搅拌站等。
四、规范见证取样检测,确保工程材料质量“条例”规定:“施工人员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理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为见证取样检测工作的执行提供了法律依据。为保证试样真实可靠,材料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规范见证取样检测。
1.明确进行见证取样检测的范围:凡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还有用户敏感且直接影响使用效果的材料。如:用于承重的混凝土试件、砌筑砂桨石块、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砖和小型砌块、水泥、掺加剂和防水材料等。取样数量不少于规定检测数量的30%。如果是节能材料和设备检测数量应为100%。
2. 确保见证取样检测的程序: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将“见证取样检测备案书”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工程施工中,见证人员对试样的采样、留置以及送检要全程见证,并如实填写见证记录。
3. 不定期抽查见证取样检测的执行情况,核查见证记录是否及时、真实、准确,对违反见证取样检测有关规定的要下发问题处理通知书并督促整改。
五、加强检测,确保工程实体质量建设单位要根据结构部位的重要程度及施工现场质量情况对工程结构实体质量进行随机抽样,科学定量分析其内在质量,及时发现和消除质量隐患,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具体检查内容:
1. 配置钢筋扫描仪,数字显示式回弹仪、混凝土快速测定仪、激光测距仪等结构质量检测设备。特点是快速、准确、智能、便携。
2. 确定工程检测范围、检测程序,检测项目,检测抽样方法及数量、检测记录及报告形式、不合格检测结果的处理办法等。
3. 用科学数据对结构实体质量进行判定,实现由人工定性判断向仪器定量检测的转化,为确保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六、严格竣工验收控制,把好备案和交付使用关
1. 严格审查竣工验收条件:审阅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和施工合同,掌握工程是否完成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审查施工单位的竣工报告,设计单位的质量检查报告和监理单位的评估报告。审查质量控制资料。建设单位按规定制定工程验收方案。按规定程序组织验收。
2. 严格按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图纸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出具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3.通过验收后建设单位到有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备案,备案后交付使用
七、结论和建议
1.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创最佳质量工程。控制工程质量要从提高人员的质量意识开始,奠定质量控制基础。要树立质量第一、预控为主、为用户服务、用数据说话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的五大观念,对待质量问题认真、严肃,确实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
2.认真贯彻规范标准,加强标准化的实施与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工程建设标准不仅是科学技术成果与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且具有国家强制执行或推荐使用的特性,是工程建设工作者共同遵守、严格执行的技术依据,因此,标准规范通过贯彻实施,就能使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得到可靠的保证,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有效的途径。
3.用资料和数据反映工程质量的水平。数据是科学管理的依据。进行质量管理和提出质量保证,建立建设项目的质量体系,必须依靠能够确切反映客观实际的数字和资料。实践经验证明,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4.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提高质量水平。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论文作者:董猷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质量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见证论文; 工程论文; 结构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