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协同研究论文_方金寿,方国安,赵艳苹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12)

【摘 要】由于建设工程项目不同阶段的干系人参与程度不同,因此,需要把项目干系人的管理融入到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协同中进行研究。基于协同学理论,从信息、目标、资源、文化和干系人等五个方面,构建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协同模型和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协同度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协同度,并结合案例验证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协同模型。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协同理论;管理协同;管理协同模型;协同度测度

【中图分类号】TU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6-0114-03

1.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协同模型的构建

工程项目过程协同是为了实现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将工程项目各过程整合成一个协调的系统。它是以信息协同为基础的过程之间的协调,消除多余的子过程,以及影响过程效率的人为因素和资源问题等造成的障碍,使项目过程总体达到最优[1]。

以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启动、规划、执行和控制、收尾等四个不同的阶段,信息、目标、资源、文化和干系人等五个子系统,并找出各子系统对应的序参量,构建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协同模型,研究整个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的协同。如图1所示。

图1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协同模型

2.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参考国家相关规范,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分析指标的重要程度与离散程度,最终建立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为了客观地反映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协同度各测度指标的重要程度,采用相关矩阵赋权法计算二级指标的权重,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序参量的权重及子系统的相对权重。见表1所示。

3.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协同度测度模型的构建

何清华、罗岚研究了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群的管理协同,构建了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群管理协同度测度模型,定义了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群管理协同度[2]。

定义1:设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是由若干建设过程构成的复杂系统S=(S1,S2,…,Sn),其中Sn为第n个子系统或要素。

定义2:定义系统有序度。考虑子系统Sj ,j∈[1,k],设其发展过程中的序参量变量为ej= (ej1,ej 2,…,ejn ),其中n≥1,β ji ≤eji≤α ji ,i∈[1,n]。不失一般性,假定ej 1,ej 2,…, ej l1的取值越大,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其取值越小,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假定ej l1+ 1,…,ejn的取值越大,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其取值越小,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因此有下述定义。

定义3:定义系统Sj序参量分量eji的系统有序度。

 

由如上定义可知,uj (eij )∈[0,1],其值越大,eji对系统有序的“贡献”越大。需要指出,在实际的系统中,还会有若干eji,其取值过大或过小都不好,而是集中在某一特定点周围最好,对于这类eji,总可以通过调整其取值区间[βji,αji ]使其有序度定义满足定义3。

从总体上看,序参量变量ej对系统Sj有序程度的“总贡献”可通过uj (eij )的集成来实现。系统的总体性能从理论上讲不仅取决于各序参量数值的大小,而且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组合形式。不同的系统具体结构具有不同的组合形式,组合形式又决定了“集成”法则。为简捷起见,本文采用几何平均法与线性加权和法进行集成,即:

对给定的初始时刻t0,设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有序度为uj0 (ej )(j=1,2,…,k),则对于整体复合系统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时刻t1而言,如果此时各子系统的系统有序度为uj1 (ej )(j=1,2,…,k),则在t0—t1时间段的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协同度(degree of management synergy,DMS)为:

根据式(4)和表2的数据及有关的权重,结合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协同度模型,计算得出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教学服务用房建设项目管理协同度,如表3所示。

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在项目不同阶段,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有较小的波动;执行和控制阶段各子系统协同度相对较高,启动阶段最低;相对于各子系统而言,信息协同度最低,目标协同度和干系人协同度较高。从表3可以看出,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教学服务用房建设项目管理协同度在规划阶段(0.0452922)及执行和控制阶段(0.0385752)较高,收尾阶段(-0.05477174)为负,表现为不协同。收尾阶段的目标、资源、文化和干系人子系统相对于执行和控制阶段来说较低,导致收尾阶段的不协同,应对目标进行合理的分解、资源的充分利用、文化的学习交流以及项目干系人之间的沟通,加强目标、资源、文化和干系人的协同管理。

5.结语

结合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教学服务用房建设项目,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协同模型进行实证,可知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教学服务用房建设项目的各个建设过程的协同度比较低,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各个阶段的协同度。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协同模型,可以用来验证整个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各个阶段之间的管理协同程度,进而反映出整个建设过程的总体协同度。

参考文献

[1]吴绍艳.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过程项目管理协同机制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6.

[2]何清华,罗岚著.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群管理协同与组织集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论文作者:方金寿,方国安,赵艳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  ;  ;  ;  ;  ;  ;  ;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协同研究论文_方金寿,方国安,赵艳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