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张贤哲

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张贤哲

张贤哲

枣庄市鸿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枣庄 277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数量与规模逐步增多,提升了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也引发了不少环境问题,使得生态平衡被破坏。在当前倡导绿色环保、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亟待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生态工程;环境问题

引言:当前,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保护措施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相关人员要重点关注水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通过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实施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合理应用与处理施工材料,控制并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环境问题及对策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1.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分析

1.1水污染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污染主要源于施工污水、生物污水以及生活污水等。造成水利工程施工中水污染的原因主要如下:一些施工人员以及现场管理人员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程度不足,且缺乏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意识,造成了水污染以及周边环境污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随意丢弃生活垃圾、排放生活污水的问题等。同时,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其会对水流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水与空气之间的水氧交换速度下降[1]。在此情况下,水域中大量的生物死亡腐坏,降低了水源的质量。另外,水流速度的降低还会引起河道阻塞,造成下游水域的水量不足、断流等。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尽量避免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污染。

1.2噪音污染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由于会使用一些施工机械设备,甚至会展开爆破作业,因此会产生一定的噪音,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噪音污染的发生。当前,由于人们的实际需求增加,导致水利工程的规模、工程量相对较大,因此,施工企业应最大限度地避免产生振动等噪音。

1.3固体废料污染

除了水污染以及噪音污染之外,固体污染也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环境问题的一种,需要相关人员重点关注与解决。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来说,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料,包括废弃土体、砂石、生活垃圾等等。若处理不当,会直接导致周边生态环境的降低。

2.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简析

2.1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造成水利工程施工中水污染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施工人员以及现场管理人员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程度不足。针对这样的情况,要在水利工程实际施工展开前,重点提升施工人员以及现场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组织相关人员深度学习水利工程施工中有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之外,例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等,还要通过培训等方式,树立起施工人员与现场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2]。在进行现场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严格管理施工污水、生活污水等的处理与排放,要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以此为依托展开排放水处理质量、成分的检测,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对周边水域的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实施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

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要实施严格的、科学的现场管理措施。此时,管理人员应重点控制施工现场的水污染、噪音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范围,使用针对性的、有效的防治方法[3]。例如,在控制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噪音污染时,可以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消音墙的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同时,还可以科学规划施工中大型设备运行、材料运输等环节的时间,并严格落实这一规划,避免噪音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休息。

2.3合理应用与处理施工材料

通过合理应用与处理施工材料,能够提升材料的利用率,并降低固体废弃的产生数量。同时,相关人员应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规划出固定的材料保管处以及固体废弃物放置处,并及时的将固体废弃物运输到制定地点处理,避免其对相应地区水体质量的影响,防止固体废弃物堵塞河流。

2.4生态水利设计要点

首先需要恢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异质性,这个在工程中被视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以实现项目在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动态平衡,应注重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因素,这些都是直接关系到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以及非生物的增加。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地区,以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更要注重提高技术和生态系统的多样化,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相关的生物数据可以知道,生物多样性在地方的异质性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有着很明显的关系,也就是说,非生物异感空间越强,就包含更多的生物多样性,物种数量就会越大。如果非生物的环境是单调的,那么其中的内部的生物种类就会减少,生物多样性因此会受到影响。为了在河道中实现工程设计,必须保持和恢复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的增加,重要的是对于环境的保护。其次,设计本身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生物和长期的自然选择,逐渐形成合适的生存环境,这是生态系统本身的功能,这也是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在工程设计中的生态系统,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到从设计到环境以及人。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河流、工程设计和生态设计,通过将改变河道来控制自然,控制生态系统,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因地制宜,优化设计方案。最后,奠定一个良好的安全和经济的原则,生态工程不仅要满足基本的水量平衡原理,而且要满足生态学的原理。在工程设计中应根据生态水文和工程变更,使得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够得到保证。技术安全,工程经济性与安全性,这是在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以实现工程机械的安全,必须和水文生态工程项目进行了解,使其更符合特定的项目。承受自然的力量和生态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比如稳定的结构,河堤的高度、抗洪性等。基于经济成本的项目,应考虑基于安全的保护和经济的最好的保护。因此,需要定期监测以及评估方案的比较,来达到经济和安全的双重保护。

2.5,修复河道

通过对于河道的浅塘,可以帮助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这样就可以增加水里溶解的氧气量,以此更适合于水生生物的生长。通过修复河道里的深滩,可以使得水本身的净化能力得到增强,这是一种很好的脱氮的方式。施工人员重新对河道两边的植物进行改善和修复,这样可以使得其中所包含的氧化含量增大,水体自我净化也会有所提高,周边的动物、鸟类以及其他的生物都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存。除此之外,还需要恢复河流的形式,包括恢复缓冲区的几何形状、环境修复等。

结论:

简而言之,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出水利工程的价值,工程中的环境问题受到了更多关注,需要针对性解决。基于此,本文以水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为切入点,阐述了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强娥,曹征强,吴凯文.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7):267-268+271.

[2]张冲.水利工程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方法探讨[J].地下水,2018,40(3):184-185.

[3]贺白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J].地下水,2018,40(2):229-230.

论文作者:张贤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张贤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