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缓慢性与快速性心律失常交替引起猝死的护理体会论文_龚守娟

徐州电力医院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缓慢性与快速性心律失常交替引起猝死的临床护理。方法 临床纳入本院2009.1~2018.3收治68例由心脏缓慢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交替引起心源性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34例。对照组按临床常规急救流程实施抢救,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严格遵循生命救护(BLS)技术原则开展抢救工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与对照组的14.71%相比明显更低(X2=8.609、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心脏缓慢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交替引起的心源性猝死患者而言,救治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并积极进行抢救治疗,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抢救效果。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心衰;护理

快速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患者心电图的主要表现,针对上述两种原因交替引起的心源性猝死应采用相应救治方案[1]。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部分心源性猝死患者早期不仅有室颤、室速表现,同时伴有窦缓、窦停等表现,两者可交替出现也可同时出现,给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本研究探讨心脏缓慢性与快速性心律失常交替引起猝死的临床护理,现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纳入本院2009.1~2018.3收治68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34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全部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2.50±3.49)岁,男19例、女15例;对照组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2.73±3.54)岁,男20例、女14例,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临床常规急救流程实施抢救,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严格遵循生命救护(BLS)技术原则开展抢救工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患者入院后立即打开气道并维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对胸骨下1/3交界处进行有节律的胸外按压。与此同时,相配和的其他医护人员,备好相关抢救物品、药品,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给予心电监护,维持持续、有节律的心脏按压,根据患者心电图表现特点予电除颤或药物复律或放置临时起搏器等对症处理。严格遵医嘱给予急救药物,维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观察并详细记录24h出入量,给予脱水、头部降温等对症治疗,防止患者脑组织出现永久性损伤。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基本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结果及瞳孔大小,注意患者心跳、循环复苏有效指标变化。待复苏成功后,护送病人至ICU并协助医师积极治疗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原发病,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待病人逐渐清醒后,简单向其介绍基本救治情况,使其放心,并向家属交代患者病情,嘱其加强情感支持与家庭支持。严格遵守各项医护操作规范,有条不紊开展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与理解,稳定其情绪。了解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变化,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消除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与精神负担,促进身心健康。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将两组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系统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与对照组的14.71%相比明显更低,P<0.05,参考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快速心律失常与缓慢性心律失常交替引起的心源性猝死可同时出现在未患心脏疾患与原有心脏疾患人群中[2]。针对该类患者,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需加强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有效处理,以免导致患者失去复苏机会。若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护理人员应立即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判断,在最短时间内对其实施心电监护,以便早期判断导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3]。

缓慢性与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一种电生理功能,具有一定复杂性与矛盾性,因此,针对该类患者不应通过常规抑制心肌、单纯兴奋心肌的方式进行抢救,盲目除颤后直接导致患者心肌受到抑制,最终导致抢救失败。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与对照组的14.71%相比明显更低,P<0.05,提示通过BLS及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救治效果,与当前研究结果大致相符[4]。处理缓慢性与快速性心律失常交替引起的心源性猝死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应用BLS方法实施抢救、实施综合护理、防止盲目除颤等,并将早发现、早期抢救护理放在救治首位,进一步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救治期间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维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促进身心康复[5]。

综上所述,BLS技术及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对提高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效果、改善临床预后等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英,贺楠.冠心病猝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14-17.

[2]倪叶彬,王丽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预防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J].上海护理,2016,16(1):55-57.

[3]李凯,赵振娟,夏志强等.急性广泛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监测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7,15(11):1044-1047.

[4]胡玲.恶性心律失常的预见性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5,13(5):143.

[5]李小花,王堃.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不良事件预防[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2):5-7,11.

论文作者:龚守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 》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心脏缓慢性与快速性心律失常交替引起猝死的护理体会论文_龚守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