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会计发展展望_会计论文

未来会计发展展望_会计论文

未来会计发展前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未来论文,会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会计的发展是与经济环境相适应的。可以说,整个会计的发展史就是会计不断适应经济环境而逐渐变革和更新的一部历史。20世纪是经济环境发生巨变的时代,在工业革命进行一百多年,世界工业经济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善之后,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使人类经济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现有会计系统是为工业经济时代服务的,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已不能满足各方面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只有及时地变革更新,会计才能在未来更好地为信息使用者服务。

一、经济环境的改变

1.知识经济的产生及特征

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的间隔大大缩短,20世纪以前约为30年,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约为10年,至20世纪下半叶已缩短至5年左右。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速度也大大加快, 科技进步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70年代以来,对未来经济出现了多种说法,如“电子技术时代”、“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高技术经济”等等,直到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1996年,联合国经合组织则把它明确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并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它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知识经济具有如下特征:

(1)知识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知识。在农业经济时代, 人们的休养生息是围绕土地展开的;而工业经济时代,生产的对象是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机器的使用,需要大量资金和设备,有形资产起决定性作用。而知识经济中,则是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目前,美国许多高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已超过了总资产的60%。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中认为知识正在成为土地、资本、劳动和时间的最终替代物。在知识经济中对知识的依托程度比工业经济中对自然资源的依托程度要高得多,知识经济中对智力资源——人才和知识的占有,就比工业经济中对稀缺自然资源的占有更为重要。知识可以减少对资源、劳动、时间、场地资本的需要,成为先进经济的最重要资源。

(2)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工业经济时代,人们的指导思想是单一地、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获取最大的利润。这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基础上的。而知识经济是在某些自然资源日见枯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状况下产生的,其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并开发利用富有资源替代稀有资源。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人们会更多地考虑到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

2.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

以信息科学技术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基本前提。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主导技术。现在,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不论是其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还是其就业人口占劳动力总量的比例都已超过50%,位居各产业之首。

目前最具前景的信息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和多媒体化的综合业务数字功能,为人们迅速传递、交换生产信息提供了方便,使得人们普遍受益于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而且,这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世界科技史上影响最深刻的革命还在继续,发达国家正在实施计划以实现通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信息高速公路。现代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把知识的瞬时全球传播变为现实,为大规模的生产与共享知识奠定了基础。网络技术及全球性的网络设施是现代化社会的基础,也是知识经济社会的硬件的前提条件。

综观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到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前提的知识经济正在逐步形成。而且,其变化是非常显著的,其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其意义是革命性的。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流。21世纪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作为经济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会计系统应当积极地反映并适应经济环境的这种变革。

二、对现有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历史审视

1.现有会计的历史发展背景

现有会计形成、发展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直到15世纪以前,会计史上一直是单式簿记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会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复式簿记的出现。随着中世纪意大利城市贸易的兴起,为复式簿记的诞生提供了条件。贸易的发展,财富的积累,以及经营风险的增大,促使个体经营方式大部分为代理商和合伙制所取代。合伙首先使作为独立实体的企业与业主区分开来,从而形成了会计主体概念;合伙人又必然有分享经营利润的要求,损益的计算也就应运而生,与此相联系的收入与费用、资本与权益概念也得以产生和发展;等等。另外,书写技术、算术的发展以及作为共同计量单位的货币的广泛使用,又使复式簿记方法的应用成为现实。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的出现,被认为是古代簿记和现代簿记的分水岭。此书进一步完善并从理论上总结了复式簿记,对复式簿记在欧洲的广泛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6世纪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单独的一次交易或短期的合伙已日见其少,而更多的企业是长期合伙,这就使得损益的计算时间不是在合伙的终结,而是在每年的终结,定期编制财务报表成为必要。与此相关的会计概念和方法也得以发展。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产业革命又显著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使人类进入工业经济时代。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一系列经济事件的发生,促进了新的会计思想和技术方法的产生,簿记时代向会计时代迈进。工业革命的成功,生产规模的扩大,大量机械设备的使用,使成本会计得以发展,并对会计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成本记录与会计帐簿相结合,存货计价更牢固地扎根于成本原则。铁路业的发展,资本的大众化,产生了资本筹集和会计处理的新问题,进一步澄清了资本和收益的概念。股份公司的出现,对会计理论的影响更是直接与全面的,股份公司的大规模经营活动促进了会计核算的经常性、连续性和经济性,明确了资本支出和收益支出划分的必要性,产生了定期编制财务报表向外部投资者提供信息的需要,等等。上述各项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是把簿记理论推向了会计理论,簿记学转变为会计学,宣布了会计学和会计时代的到来。

2.现有会计的历史局限性

对于会计的目标,一直存在着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争论。但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最终目的是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两者的区别只是在于考虑的角度不同而已。受托责任观考虑的是委托人的信息需求,而决策有用观考虑的主要是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的使用者。两者的差别就在于是否将潜在的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考虑进去。就所提供的信息内容上看,两种观点并不排斥。受托责任信息的提供,是为委托人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并决定是否继续维持这种委托受托关系而服务的,从这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种决策有用性。事实上,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认为“决策和操持责任是互有关联的会计目的。实际上,可以把会计确定操持责任的作用看作从属于决策作用,它构成决策作用的一部分。决策作用才是无往而不在的。”

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认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主要有两个:相关性和可靠性。虽然它将相关性置于可靠性之前,但会计实务界的一些做法如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主导地位、稳健性原则的使用等等却是偏重于可靠性的,以至于现有会计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相关性。会计信息系统经过确认、计量,最终产生会计信息,通过会计报告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所以会计报告是企业与信息使用者的唯一接口,现有会计系统的所有缺陷在会计报告中都有所存在。

(1)信息披露不充分, 许多与用户决策相关的信息未能得到反映。

首先,企业有大量的资产未能得到确认,更谈不上计量和报告。安达信会计公司的全球执行总裁劳伦斯·温巴奇认为现有财务报告模式仅把重点放在硬性资产,而对某些软性资产如知识产权和人才资源等知识资产却没能反映。而恰恰是这些软性资产才是企业利润增值最快并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正是这些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着企业的价值。许多事例说明,例如,为什么微软公司,一个固定资产为80亿美元的公司在发布Win95之后,股票增至每股100美元,超过了克莱斯勒和波音公司,其原因何在?等等,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有500 年历史的传统记帐方式不再能充分反映公司价值。如何确认和计量企业的资产特别是软性资产,应成为会计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一问题之所以一直得不到解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有会计系统的计量属性较为单一的缘故,相当多的资产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得不到充分的度量。现有会计系统坚持历史成本原则,以历史成本作为主要的计量属性。而历史成本原则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对某些资产采用历史成本原则计量,也是稳健性原则应用的一个表现。它虽然可以更好地解脱管理人员的受托责任,但是却与决策有用观有些不相符了。在知识经济中,知识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首位资源,若按历史成本计量,则许多知识资源的价值无法得以体现。知识资源反映的是企业的未来价值,而以历史成本反映的则是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

其次,现有的企业会计报告反映的主要是企业的财务信息,其揭示的范围也局限于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交易和事项,而忽视了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性。由于企业环境以及企业自身还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要对企业财务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 单单依靠过去的财务数据是不够的。 在1994年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综合报告《改进企业报告》所提出的综合模型中,便要求企业提供高层次的经营数据和业绩指标,如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水平、客户满意程度、革新情况等等,因为这些非财务信息往往比财务数据更能揭示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再次,现有的企业对外提供的报告主要反映的只是企业自身的业绩,而忽视了其他许多方面的信息,诸如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企业的雇员情况、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等等。这是由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企业的评价标准将不会仅仅局限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信息使用者利用现有的会计报告,难以对企业作出全面的评价。

(2)会计报告的时效性较差。

在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及时性是附属于相关性的。过时的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而现有会计系统是定期(如年报、中报)提供会计信息的,而且企业的年度会计报告要在财政年度数月后才能公布,从而提供的信息不利于及时决策。

3.会计报告传递的是综合的、归纳的信息。

相关性是具有相对性的,同一种信息对不同的用户以及在不同的时间上其相关程度不同。而现有会计系统受手工会计模式的限制,提供的只能是针对所有使用者共同需要的通用的会计报告。它实际上是对会计信息进行再加工的信息处理过程的结果,所以它只能向信息使用者传递综合的、归纳的信息。但是这种通用的会计报告不能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所有不同的决策的需要,其相关性只能说是相对的。

三、未来会计发展前瞻

1.企业报告的内容将向多元化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外提供的报告内容将趋向多元化,单单用“会计报告”或“财务报告”已经不能涵盖其内容,“企业报告”可以更好地对其进行描述。

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重要的基本的生产要素,企业中知识、智力以及其他无形资产的投入占据主导地位。企业未来的价值将主要由知识资产、智力资产等无形资产决定。所以,西方学者提出了“知识资本”这一概念,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本将不再是传统的物质资本,而是知识资本。为此,有些学者认为知识资本是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距。

虽然西方学者对知识资本的构成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使企业在市场中获得力量的资产,如商标、 顾客信任等;(2)体现为脑力财富的资产,如专利、 版权等知识产权;(3)使公司有内在力量的资产,如企业文化、管理和经营方法, 信息技术系统带来的利益等;(4)来自本组织工作人员的资产, 如他们的知识、资格与工作相关的诀窍、上网能力等。可见,知识资本中大部分都是软性资产,但这些资产在现有会计系统的会计报告中未能得到充分反映。从资源依托型向知识依托型的转移,决定了资产的计量应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的转变。而企业真正的价值也恰恰是隐藏在传统的会计报告背后的这些知识资本中,正是这些知识资本带来了企业大多数的未来经济利益。所以,在企业报告中不仅应该对其进行反映,而且,还应将其放在显著位置。

现有会计系统之所以没能对软性资产进行充分反映,主要是历史成本原则的缘故。由于信息使用者和会计职业界认为在现有条件下,资产现行价值、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令人怀疑,再加上用现行价值、公允价值编制报告的成本较大,所以现行价值、公允价值很少得到使用。而历史成本并不能反映这些软性资产的真正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报价机构的增多,资产的现行价值、公允价值可以随时准确地获得。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烦琐的计算可以由计算机完成,企业报告的编报成本将会大大降低。从长远看,提供这种信息的成本将越来越低于披露信息产生的效益。所以,未来的企业报告中,计量属性将趋向多元化,而不只是历史成本一种。

其次,在知识经济中,掌握知识的最终是企业的人力,将知识转化为最终生产力的也是人,人才是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而且,人力的素质和技能被认为是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作为知识表现形式的人力资源成为推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并且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知识经济呼唤人力资源会计,人力是企业所占有的最有价值的资产,人力资源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而且人力资源的信息具有相关性,其对现在和潜在的信息使用者做出评价和决策都是有用的。所以,有必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核算,并对外报告。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将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

再次,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中的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企业不再仅仅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唯一的目标。企业应把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统一起来,考虑其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所以,社会责任会计和与之对应的环境会计(亦称“绿色会计”)在未来的企业报告中也将得以体现。

综上所述,未来的企业报告将突破现有会计系统的一些局限,其内容向多元化发展,以满足信息使用者更多的信息需求。

2.企业报告的方式将向灵活性、实时性发展

如果说,未来企业报告的内容在现有会计系统所产生的会计报告基础上进行扩充,只是一种“改良”的话,那么,其形式上的变化则可以称得上是“革命”了。

现有会计系统受手工模式的限制,所提供的是归纳的、综合的信息,信息使用者只能被动接受企业所提供的通用报告模式,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决策和同一用户不同时间上的决策需求。在未来的企业报告中,美国会计学家乔治·索特(George Sorter )所提出的事项基础会计信息系统将受到人们的重视。索特认为现有会计系统是一种价值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在这种信息系统下,会计的目的是提供最佳收益和资本价值,产生了目前通用的成本和收入配比的做法。而事项基础会计信息系统认为会计的目标是为各种信息用户提供决策相关的事项信息,而把信息运用到决策过程中是用户自己的事情。可见,这两种基础不同的会计信息系统观的真正区别在于应在何种程度上进行汇总和计价,以及由谁来充当汇总者和评价者。显然,事项基础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来说更为有用。未来的企业报告将会是提供各种事项以及每种事项的多种属性特征的报告,包括最底层的原始数据,也有高度浓缩的通用信息。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决策需要,主动的提取相关信息,运用到自己的决策模型之中。这种具有灵活性的企业报告可以更好地满足相关性的信息质量特征。

知识经济的发展,向现有会计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为其迎接挑战提供了技术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事项基础会计信息系统得以实现的基础。由上可知,事项基础会计信息系统要满足各种信息使用者的不同的需求,提供大量的信息。如何管理、组织这些信息,就必须运用计算机数据库组织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企业会计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数据库形式直接存在于计算机之中,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计算机连网和远程通讯技术查找和提取数据。事实上,这种形式在美国已经部分地得以实现。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建立的全国性的公司会计数据库, 名为电子数据收集、 分析和提取系统(Electronic

datagathering,analysis and retrieval,简称为EDGAR),已在1992 年正式进入运行阶段。此系统是与因特网相连接的,因此每个能进入因特网的人均能够使用该数据库中的数据。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和国家不断发展的源泉。知识的快速更新与膨胀,科技、制度、管理等的不断创新带来了企业所处环境的瞬息万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增大。信息使用者只有及时了解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信息,才能及时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报告的及时传递提供了手段。因特网和企业Intranet技术的应用,不仅使企业可以与客户进行网上交易,而且可以使企业内部对其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实时地处理与反映,并利用因特网向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发布企业报告。信息使用者可不必象现在这样等到企业的年度或中期报告公布后才能获得所需信息,他可以随时通过因特网对企业进行访问,获取相关信息,这种报告模式称为“实时报告系统”(Real—time reporting system)。

从过去以至于现在,上述灵活、实时的企业报告形式并不是信息使用者不需要的,只是由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下,这种模式难以实现。只有在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前提下,这种模式的实现才得以成为可能。

标签:;  ;  ;  ;  ;  ;  ;  ;  ;  

未来会计发展展望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