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城镇化思想探析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镇化思想探析

焦晓云,彭普秀

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镇化思想主要包括人口流动思想、城镇化动力思想和城乡关系理论。(1)人口流动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城镇化思想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口流动是保持生产力内部平衡的客观要求,社会化大生产是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人口流动是迁出推力与迁入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流动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2)城镇化动力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城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推动力,商品经济是城镇化的重要动力。(3)城乡关系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城镇化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城乡分离是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城乡关系发展的前景是实现城乡融合,废除私有制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前提条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的主体条件。在我国积极推动城镇化战略转型和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全面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城镇化思想,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流动;城镇化;城乡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镇化思想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分工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市和乡村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分工是城市从农村中分离出来的重要前提,也是城市与乡村对立的主要根源,城乡差距持续增大不利于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社会稳定。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共十九大指出,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城镇化思想,能够为建构我国城镇化推进路径提供理论支撑,为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给予实践指导。鉴于此,本文拟对马克思恩格斯城镇化思想主要内容予以分析,从而为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助力。

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的支撑与推动,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也同样如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志愿服务取得了快速发展,这都归功于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支持。未来要推动中国志愿服务更进一步发展,必须清楚认识经济建设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有效开发经济建设的价值,助力中国志愿服务长效发展。

2)拟定的供电方案必须满足海岛电力负荷需求,并留有一定备用,备用容量按岛内最大一台机组单机容量或柔直单极输送容量考虑。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流动思想

劳动是人作用于客观对象的实践活动,其过程是一个物质变换过程。生产过程中只有保持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合适匹配,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定量的已经对象化在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必须有一定量的活劳动与之相适应”[1]。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先进技术的投入,会打破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匹配,引起二者关系的不断变化,这就会引发劳动者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的流动,以再次实现其与生产资料关系的平衡。社会生产就是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这种“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循环往复中波浪式地向前发展的。

其一,人口流动是保持生产力内部平衡的客观要求。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之间的不平衡必然引起人口流动。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成功转化为产品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生产资料的数量必须与其吸纳的劳动力相匹配。如果生产资料数量少于劳动力,超额劳动就不能实现有效转化;若是生产资料数量多于可支配的劳动量,没有足够的劳动将生产资料转化为产品,就会造成生产资料的浪费。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就能够形成生产力,推动生产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当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匹配失衡时,要么劳动力流动,要么资本流动,否则就会造成生产资料或劳动力的浪费。一般而言,资本的趋利本能不允许因匹配不当而导致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浪费,因此,区域发展不平衡就会促使劳动力在区域间流动,部门发展不平衡就会促使劳动力在不同劳动部门间流动。此外,社会分工也会导致人口流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分工起初只是由男女性别差异而造成的岗位差异,即自然分工,后来则是由天赋、偶然性等因素而导致的具有自发性质的分工,“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2]35-36。可见,分工不仅催生了不同的劳动部门,也造就了劳动者与劳动部门之间复杂的关系。部门分工形成后,劳动者就会向适合自己的劳动部门转移,社会分工在客观上促进了人口流动,同时,劳动者与劳动部门的关系也是在人口流动中实现的。

其四,人口流动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恩格斯曾指出,众多廉价爱尔兰劳动力的存在为英国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数量庞大的工业后备军,正是这些工业后备军为英国工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这表明,人口流动对劳动力输入地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正是大量人口的自由流动,才使得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时间内创造出了比过去一切时代还要多、还要大的生产力。在资本主义初期,人口增长缓慢,工业化发展所需的巨大劳动力空缺只能通过人口迁移来填补,人口流动使劳动力与资本达到了相对微弱的平衡,最终能够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人口流动还可以推动人口迁出地的经济发展。马克思指出,“迁往北美合众国的移民,逐年寄回家一笔钱,……向国外移民不仅不需要爱尔兰花费什么,相反地成了它的出口业中最能获利的部门之一”[4]77。流动人口在迁入地工作挣钱以后,他们往往会留下自己生活所需的最低费用,其余的都寄回老家。这些钱不仅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条件,还推动了迁出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其二,社会化大生产是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在传统农业社会,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的特性使劳动者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致使农村社会人口流动性极低。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中世纪,土地支配着农民,农民只是土地的附属物;行会手工业者也同样受到手工工具的钳制而为其所支配”[3]。概而言之,传统农业社会的动力尚不能产生人口流动的效应。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大生产有力促进了人口的全面流动。原因在于:首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利于人口流动。具有人身自由的能够自由流动的大量工人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而“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4]193。一无所有的工人为了生存来到城市,进入工厂做工;残酷的市场竞争使一些工厂破产,产生新的自由民。无业游民、破产的手工业者和小商人成为社会中最容易流动的人口。其次,商品经济极大推动了人口流动。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国际国内市场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市场的发展又推动了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从而为人口流动创造了条件。最后,发达的交通也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从一定意义上说,人口密度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流动情况,“人口密度是一种相对的东西。人口较少但交通工具发达的国家,比人口较多但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国家有着更加密集的人口”[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口流动与发达的交通工具呈正相关关系。交通的发展为资本周转的加速创造了条件,交通的便利与资本周转的加速又使商品的生产中心与销售中心加速集中。[6]换句话说,交通的发达促进了人口和资本的流动,而人口和资本的集中的结果是集聚中心和大城市的形成。

综上所述,所建模型符合评价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基本反映了地下水动态特征,有较高的仿真度,可以利用该模型模拟地下水的运动规律,进行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资源评价。

科学发展观启示我们,作为支部书记,必须学会科学地学习,确立科学的学习观,把学习贯穿求知、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科学地学习,体现在求知过程中,要求支部书记,首先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注重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加强,长期坚持;其次,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第三,在学习内容上,全面补充自身需要的“营养”;第四,求知的目的是实现思维创新,以便创造、创业。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城镇化动力思想

其三,商品经济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马克思指出,城市工业从农业中独立出来后,它所生产的产品便直接用于交换因而具有了商品的属性,理所当然地,它的交换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商业形式作为媒介。而商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城市的发展也需要以商业为条件。[11]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提供了条件,对城镇化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和劳动产品出现了大量剩余,这些剩余产品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流动到非农业生产部门,促使农业生产部门人口的转移和用于产品交换的产品越发增加,交换的频率也相应地加快。于是,从农业生产者中就会分离出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商品交换、商品流通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服务业务,越来越多的人口聚集在生产和交换场所,乡村逐渐变成了城镇,小城市逐渐变成了大城市。

其一,城乡分离是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城市与乡村的关系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没有剩余产品,每个人都要为生存而劳动,社会分工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与人之间没有交换产品的需要和条件。这时没有城市与乡村之分,乡村和城市还是同一个整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有了剩余产品,交换成为可能,一部分人开始脱离农业专门从事产品交换和产品运输,于是,社会分工出现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出现,城市与乡村的对立随之产生。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12]68。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在一定意义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它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非常明显的一个结果就是,“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12]104。城乡的这种对立开始并不尖锐,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对立才越来越严重。马克思恩格斯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并指出,“在封建制度的繁荣时代,分工是很少的。……除了在乡村里有王公、贵族、僧侣和农民的划分,在城市里有师傅、帮工、学徒以及后来的平民短工的划分之外,就再没有什么大的分工了”[12]7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逐渐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工业化和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城镇化涉及城市和乡村的资源配置与文明进步,因此,城乡关系问题便成为马克思恩格斯非常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市和乡村并不是天然存在的,城乡关系发展将经历一个从城乡同一到城乡分离再到消除城乡差别的发展历程。另外,城乡分离和城乡差别的消除并不会自动发生,它只可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三,人口流动是迁出推力与迁入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迁出推力是指迁出地较差的经济社会条件对拟迁移者产生的推动力,而迁入拉力是指迁入地较好的经济社会条件对拟迁移者产生的吸引力。恩格斯曾对英国经济社会状况作了深刻分析: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劳动力的空缺状态,工资随之增加,促使大批农民从农业涌入城市,“自从爱尔兰人知道,在圣乔治海峡彼岸只要手上有劲就可以找到工资高的工作那时起,每年都有大批大批的爱尔兰人到英格兰来”[7]374。在这里,恩格斯提出了人口流动的拉力思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导致工资提高;高工资对人口流动形成了吸引力,农业劳动力为了高收入开始向城市流动,这种流动完全受经济利益驱使。当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后,劳动者之间就会形成竞争,从而导致工资待遇降低。马克思恩格斯还提出了人口流动的推力思想。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机器排斥工人的现象。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并不是造成人口过剩的根本原因,相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在生产中的作用降低,生产力要求借助人为方式即饥饿或移民来淘汰过剩人口。“现在,不是人口压迫生产力,而是生产力压迫人口。”[8]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发展导致人口过剩,机器开始排斥劳动力,劳动者由于在原工作岗位无法生存,不得不迁移。其次,经济发展停滞和经济危机是人口流动的另一推力。马克思指出,“停滞和危机时期即移居国外的愿望最为强烈的时期,也正是较多的过剩资本输往国外的时期”[9]。总之,经济危机或经济萎缩时期,危机爆发地区恶劣的经济状况推动着劳动者和资本向外流动。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城市和乡村原本是一体的,并不存在根本对立。城市的出现是生产力、社会交往、产品交换发展的客观结果和必然产物。其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推动乡村城镇化的首要因素,农业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其他一切生产劳动创造了前提与基础;工业化是乡村城镇化的根本推动力,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促使劳动力、生产资料、资金、技术等向同一地点集聚,这是城市产生的根源;商品流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使与生产力相关的各种资源实现了最优配置。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

其二,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推动力。随着乡村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进行协作生产,这对劳动者的居住范围提出了新要求,即他们必须居住在工厂附近。随着人口的集聚和时间的推移,工厂附近往往会形成人口聚居地。这些聚居的人口有各种各样的生活需求,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人口聚居地的服务业随之发展起来。随着适龄劳动力的增加,原来的工厂不能满足工人对工作岗位的需求,新的工厂就会应运而生,这又会吸引更多的提供生活服务的人员来到这里……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于是村镇就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7]30伴随着越来越多非农产业的集中,必然引起生产资料和优秀人才的集中,这就又会产生集聚的溢出效应:生产的集中必然导致居住的集中、消费的集中和社会财富的集中等,而这些又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就此而言,工业化的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推动力。

其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10]。由于食物的生产是确保生产者生存与其他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因此必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所有产业中,农业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农业的充分发展是其他产业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农业为所有人提供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粮食,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给乡村城镇化提供最基本的原料和市场,而且还为城镇工业提供廉价的取之不竭的劳动力,人口和资源的集聚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从而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

所有患者均给予床头抬高,面罩吸氧,镇静镇痛,预防感染,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治疗,无论ICP水平高低均给予常规高渗性治疗,其中A组(3%HTS),单次用剂量2 ml/kg,B组(20%甘露醇)单次使用剂量0.5 g/kg,滴注时间均≤20 min,两组均使用14 d,其中1~7天使用频率为q8 h,8~11使用频率为q12 h,12~14天为qd。

到了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常态的资本主义社会,每个劳动者的生产和消费都依赖于其他劳动者的生产和消费,离开他人,谁都不能生存。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社会分工依赖于商品需求和利益驱动,呈现出常态化和稳定性。正如恩格斯所言,“每一种操作分配给一个手工业者,全部操作由协作工人同时进行。这种偶然的分工一再重复,显示出它特有的优越性,并渐渐地固定为系统的分工”[4]375。这时,劳动产品由以前手工业者单独生产的个人产品变成了多个手工业者合作生产的社会产品,社会分工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固化,农村的手工业者和小作坊主在机器大生产的竞争下逐渐破产,迫于生计不得不沦为城市产业工人后备军。于是,城市愈加富裕、繁荣,农村愈加贫穷、衰败,城乡对立和城乡矛盾进一步加剧。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5]408

其二,城乡关系发展的前景是实现城乡融合。实现城乡融合要经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这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私有制的废除、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必要条件。他指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2]57。而“许多物质前提”中最重要的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因为只有实现了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才会实现“极大的丰富”,才能为实现城乡融合准备条件。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交往的普遍发展。“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12]86普遍发展的城乡交往必将逐渐打破城乡之间的界限,由此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将会促进文化的普及。在发达的生产力条件下,人们的各种需求不仅能够得到满足,而且社会还有充足的物质盈余,这就使得每个人都能在闲暇时间去从事精神文化创造活动,去获取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成果,并消除其中具有阶级统治性质的部分,赋予其全民享有的属性,使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13]150城乡居民获得自己文化财富的过程,也就是城乡居民差异消除的过程,亦即城乡融合的过程。最后,生产力的发展将会促使人们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人们大部分时间都要从事为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社会劳动,根本无暇顾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马克思认为,只有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条件下,劳动才能成为社会成员自由自主的活动,每个社会成员才能获得无例外的劳动配给,以补充实现减少必要劳动时间、增加自由劳动时间的目的,使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主创造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13]525实践证明,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是缩小人与人之间地位差异的重要途径。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地位差异将逐渐消失,城乡之间的藩篱也会逐步破除,城乡对立最终将走向城乡融合。

其三,废除私有制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提。马克思认为,破除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必须同时满足“生产力发展”和“发展的生产力归人民所有”这两个条件。[12]771“生产力归人民所有”指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其另一层含义就是: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就必须废除私有制。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12]104。消灭私有制等于消灭了城乡对立的根本前提。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古代的小农生产与原始社会的采摘、渔猎生产相比具有历史进步性,然而与先进的工场手工业相比,小农生产则成为其发展的桎梏;私有制与原始公有制相比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然而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后则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特别是作为其最重要构成的劳动者只能得到片面的发展,整个社会的生产条件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此外,机器大工业、现代农业、国际合作等的规模越来越大,逐渐超出单个资本家的掌控能力。基于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这些特点,马克思旗帜鲜明地指出,因为工业、农业、交换所具有的那层被私有制利用的属性即将被社会成员共同管理的性质所取代,因此,私有财产一定要被废除。[12]211此后,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生产出足够全体社会成员消费的社会产品;废除私有制以后,原来不能应用于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这必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差别。恩格斯强调:“消灭城乡对立的最重要条件是,不仅使工业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而且使农业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尚若工农业生产资料归全体社会成员所有的条件具备了,那么城乡差距很快就会消除,城乡融合的时机很快就会到来。

其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主体条件。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而城乡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因而人也是城乡关系的主体。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受旧式分工和异化劳动的制约,人只能获得片面的和畸形的发展。市民为小生产劳动所束缚,农民为了生存长期处于机械劳动的状态,市民的身体素质和农民的智力水平长期得不到发展,沦为异化劳动的牺牲品。所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社会生产力的必要前提。只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够促使私有制的灭亡,从而为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主体条件。一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实现,人与人的现存交往形式和生产力发展到高级阶段,人就能实现对交往形式与生产力的支配。由此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由谁来掌控?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给予了明确回答:只能由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所组成的社会才能掌控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只有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

综上,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私有制的废除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两大要件,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为生产力发展和私有制废除提供了重要前提。所以,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废除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约6亿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为人类减贫事业和世界城镇化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但与此同时,“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也给我国城镇化建设带来“要地不要人”、“要人手不要人口”、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城市、城乡文脉割断破裂等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在我国积极推动城镇化战略转型和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全面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城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首先,有利于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为了实现人更好的发展。城镇化建设能够扩大内需和拉动投资,但这应该是城镇化建设的客观结果,而不是原因。因此,政府推动城镇化建设不能将其仅仅作为扩大内需和拉动投资的手段,还必须尽力确保人们共享建设成果,更多考虑农民进城以后能否实现稳定就业与获取可靠保障。其次,有利于推动绿色城镇化。城镇化建设应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绿色产业带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监督机制、生态补偿机制与生态追责机制。最后,有利于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应改变以往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偏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6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9.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08.

[6]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78.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19.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41.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29.

[1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1.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Analysis of the thought of urbanization of Marx and Engel

JIAO Xiaoyun,PENG Puxiu

引用格式: 焦晓云,彭普秀.马克思恩格斯的城镇化思想探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2):19-2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9.02.003

文章编号: 1009-3729(2019)02-0019-07

[收稿日期] 2018-11-06

[基金项目] 湖南省评审委员会社科项目(XSP18YBC09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2批面上资助一等项目(2017M62034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1批特别资助项目(2018T110835)

[作者简介] 焦晓云(1980—),男,河北省定州市人,湖南师范大学讲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标签:;  ;  ;  ;  ;  ;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镇化思想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