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园城市”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_井艳彤

关于“花园城市”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_井艳彤

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7

摘要:近年来,新加坡凭借整洁美丽和绿树成荫的城市面貌赢得了“花园城市”的称谓。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新加坡作为城市园林规划建设的经典范本,并将花园城市的设计理念应用到国内各大城市的规划提升中。提高城市景观绿化水平对区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大力建设城市环境的同时,难免暴露出诸多由花园城市理念引发出的问题。本文针对一些城市绿化现状问题,提出了建设花园城市必须要在维护原有城市面貌上见缝插绿、合理布局,而非推倒重建的观点,以及如何将花园城市理念切实应用在城市建设中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花园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改造,园林景观

新加坡在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一个国家,无论在新加坡的生活区还是工业区、狭窄的人行天桥还是高楼大厦间的空隙,都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小花园,这些花园的存在令任何弹丸之地都不会感到拥挤冰冷与无趣。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新加坡从杂草丛生、沼泽地居多、居住环境并不理想的一片土地一跃夺得花园城市的称号,这一建设过程中有太多我国规划设计师需要吸收和借鉴的经验。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和合理性、园林规划的阶段性和灵活性及相关法律的规范性和强制性三方面来简述关于花园城市理念的一些建设措施和思考。

一、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和合理性

建设好花园城市和规划部门的规划理念息息相关,在花园城市成为热门词汇的近几年,规划部门应考虑将花园城市理念加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以科学的全新规划体系来指导花园城市的建设,充分保留及扩展绿化用地,使城市规划绿地面积落到实处。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并塑造未来活力城市需要一系列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原则,只有有计划的将道路、建筑与绿化的区域相结合,才能合理的让各类型公共绿地见缝插绿的交织于城市之中,让紧凑的城市得以呼吸,并给使用者提供远离生活压力的休闲空间。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规划时应重点思考的是如何把分散的城市绿地进行提升改造并重组,最终使之成为一个统一连贯的整体,而非把注意力集中在某块单独的绿地改造上。花园城市的建设相比传统土地规划更加灵活多变、注重细节,所以编制规划时,也应避免教条主义,允许设计师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绿化面积的合理调整。

二、园林规划的阶段性和灵活性

打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规划好城市的那些区域是急需改进的,哪些区域是可以延迟提升的。最重要的是,要达到花园城市的标准并不需要推翻原有城市面貌重新建设,更重要的是探究如何从当前城市状态下进行环境提升,灵活的从普通生活区街道上发掘更多可开发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只要清理好某些建筑周边的垃圾、随意停放的自行车、违章搭建的小院等,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空间来布置乔灌木、休闲座椅、小广场。设计师在规划城市环境的同时,更要考虑到使用者的心态和感受,使景观充满生活化的气息,增加使用者与景观的互动性,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北方可生存的植物品种比南方少得多,在打造花园城市的过程中,尤其需要避免过分强调景观美学特征而忽略植物的生态习性,比如盲目引进外来树种。可将重点放在本土植物的特色、花期及在不同季节的叶片颜色变化,充分发挥本土植物的自然美。另外。加强对本土植物的嫁接和改进,也会为后期的养管节省大额费用及时间。除了传统的乔灌木和地被组合,设计师还可以增加藤本植物的运用,强化城市的竖向绿化设计。

三、相关法律的规范性和强制性

建设规划花园城市并不仅仅是设计师的职责,更是使用者的责任。当今仍有部分市民的景观保护意识淡薄,甚至出现偷走公共绿地内特色花卉、折断花灌木枝条等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相关工作者的成果。针对这种问题,有关部门除了需要宣传文明赏景、培养市民对景观的保护意识、号召市民提高自身素质、自觉维护整个花园城市的景观效果之外,还需要建立一系列严格周密、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法规体系。在新加坡,各种城市建筑物、广告牌、绿化区域都有具体规定和警示牌,严格规范使用者的行为,对破坏公共绿地、公共设施的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例如大额罚款、强制劳动及媒体曝光,大大维护了公共绿地和设施的使用寿命。

目前,花园城市的建设理念已受到相关专业的广泛重视,打造花园城市对于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的生活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总结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经验可以得出,以人为本、规划优先是至关重要的。在当前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要以高水平的规划设计来定位城市基调,以维护加强自身文化来彰显城市魅力,以合理实际的提升措施来营造属于自己的花园城市,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周宇亮,梁宜文.新加坡_永续发展城市的一个范例[J].城市观察.2011.01:32-41.

[2]陈劲.智慧花园城市_新加坡[J].信息化建设.2010第3期:12-13.

[3]陈晓东.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的整合运作_新加坡实践与借鉴[J].规划师.2010.02:16-21.

[4]王晓光.新加坡城市建设考察散记[J].中国品牌与防伪.2010.01:22-25.

[5]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年06期.

论文作者:井艳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关于“花园城市”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_井艳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