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论文_李姗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 天津 300050

【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效果,总结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我院就诊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60例婴幼儿进行护理研究,分析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60例患儿住院治疗护理期间,没有出现加重或并发支气管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护理时,保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空气畅通,规范用药,保证有效输氧,保持患儿呼吸道畅通,雾化吸入护理规范,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30-01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高发病,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下呼吸道疾病[1]。发病患儿集中在1-6个月婴儿,患儿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焦躁不安。为了提高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效果,我院对2014年9月-2016年2月就诊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60例患儿进行护理研究,总结护理经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2014年9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60例患儿是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男31例、女29例;年龄1-11个月,平均年龄(5.24±1.08)个月;患儿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伴发咳嗽以及哮喘,感冒时间超过1周。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对症治疗并且利用抗生素抗病毒治疗,治疗后所有患儿均进行护理,护理措施包括:①用药护理,遵照医嘱按时给患儿用药,注意密切观察患儿用药效果以及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发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告知主治医生,采取救治措施;多种药物联用时注意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用药时间、用药顺序规范合理;建立静脉通道时查看固定是否稳妥,预防输液装置脱落;②环境护理,调节病房温度18-22度,湿度保持在55%-60%之间,保持空气畅通,氛围安静;③体位护理,保持患儿半卧位或坐位,避免患儿仰卧位导致呼吸困难;给患儿进食或喂药时抱起患儿,细心仔细,避免患儿发生误吸导致窒息;④输氧护理,一般症状的患儿进行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插管时注意密切观察深度,防止发生鼻黏膜刺激,导致患儿不舒服;呼吸衰竭患儿进行面罩吸氧,注意检查氧气导管畅通性[2];给患儿喂水、喂乳时注意方式,预防发生呛咳[3];⑤呼吸道护理,保持患儿呼吸道畅通,密切观察患儿喉部,出现痰鸣声给患儿进行吸痰;及时清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4];⑥患儿雾化吸入过程中监测患儿心律,预防患儿出现痰堵、呛痰等现象;雾化吸入结束后及时给患儿扣背,促使痰液排出;⑦记录患儿排尿次数,评估排尿量,预防患儿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或酸中毒;密切观察患儿神智、生命体征变化;⑧给家属普及毛细支气管炎病理病症,讲解预防措施。

2 结果

6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住院治疗护理期间没有出现加重或并发支气管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见表1。

3 讨论

婴幼儿发生支气管炎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和时间特征,1岁以下小儿多发,集中在1-6个月,高发病季节是冬春季节,患儿发病的共同点是感冒持续时间长。患儿发病后临床症状随时间推移而变化,患儿经过治疗后多会痊愈,很少发生死亡。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效果,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对2014年9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护理研究,研究结果为,所有患儿均痊愈恢复,住院期间没有发生病情加重或出现支气管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

护理体会:①用药护理时遵照医嘱按时给患儿用药,注意密切观察患儿用药效果以及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发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告知主治医生,有助于及时采取救治措施,避免不良反应加剧影响治疗效果;②多种药物联用时注意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用药时间、用药顺序规范合理,有助于预防患儿出现肺水肿或增加心脏负担;③建立静脉通道时查看固定是否稳妥,有利于预防输液装置脱落,避免多次穿刺对患儿头皮静脉的创伤;④环境护理时调节病房温度,保持湿度在55%-60%之间,保持空气畅通,氛围安静,为患儿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保证患儿睡眠充足,有助于帮助患儿尽早康复;⑤体位护理时保持患儿半卧位或坐位,可以有效避免患儿发生呼吸困难;给患儿进食或喂药时抱起患儿,细心仔细,可以预防患儿发生误吸导致窒息;⑥一般症状的患儿进行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插管时注意密切观察深度,避免插管较深发生鼻黏膜刺激导致患儿不舒服;呼吸衰竭患儿进行面罩吸氧,注意检查氧气导管畅通性,有利于保证有效输氧;给患儿喂水、喂乳时注意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患儿呛咳的发生[5];⑦保持患儿呼吸道畅通,密切观察患儿喉部,出现痰鸣声给患儿进行吸痰,及时清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可以避免呼吸道不畅引发患儿窒息;⑧雾化吸入过程中监测患儿心律,可以有效预防患儿出现痰堵、呛痰等现象;雾化吸入结束后及时给患儿扣背,促使痰液排出,有助于保持呼吸道畅通;⑨记录患儿排尿次数,评估排尿量,可以有效预防患儿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或酸中毒等并发症;⑩给家属普及毛细支气管炎病理病症,讲解预防措施,可以提升家属预防意识,提升预防效果,降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感染率。

综上所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护理时,保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空气畅通,规范用药,保证有效输氧,保持患儿呼吸道畅通,雾化吸入护理规范,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师玉霞,张利敏,常燕燕,等.42例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1):86-87.

[2]韩凤霞,孙艳梅.浅谈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6):198-199.

[3]杨喜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的护理体会[J].医药论坛杂志,2014,32(11):205-206.

[4]刘华.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132-133.

[5]高波.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护理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8):110-111.

论文作者:李姗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7

标签:;  ;  ;  ;  ;  ;  ;  ;  

60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论文_李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