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BIM技术在暖通空调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亓伟东

探究BIM技术在暖通空调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亓伟东

山东天元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信息时代,随着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BIM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普遍起来,特别是对于暖通空调施工来说。工作人员通过对BIM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优化冷源设计,同时还能够保证空调负荷的精确度,确保暖通空调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施工单位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BIM技术的了解与认识,并将其科学的应用于暖通空调施工中。

关键词:BIM技术;暖通空调施工;应用

1 BIM技术在暖通空调施工中的应用概述

1.1BIM概述

BIM技术实际上是通过对各种施工项目信息进行收集,并以其为依据进行三维模型的创建。BIM技术能够被应用在暖通空调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以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全面收集,进而帮助施工单位内实现对暖通空调施工全过程的有效管理。BIM技术来源于国外,在一些西方国家中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但是,BIM技术在我国暖通空调施工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不足,不能让BIM技术在暖通空调施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暖通空调施工效果不能达到相关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施工单位应重视对BIM技术的应用,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应用经验,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将BIM技术更好的应用于暖通空调施工中,以实现对暖通空调设计的完善。

1.2应用背景

在以往,工作人员进行暖通空调的设计时,主要是由各个领域的相关工作人员来分别绘制电气、通风空调与给排水以及采暖等的设计图纸的。这种情况,就导致了暖通空调设计过于零散,缺乏整体性,不利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统一规划与协调等。而施工图更是只起到了显示管线分布的作用,只能算是一张管线示意图,能够避免工作人员在实际施工中出现管线冲突的问题,而不能够为暖通空调施工提供实际意义上的指导。因此,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再次设计,也就是先通过对各个领域平面管线布置图的叠加,再遵照相关规范要求来对各领域的管线位置进行确认,进而对各管线进行原则性标高,并对其中的关键位置进行局部剖面图的绘制。而这种传统的暖通空调设计方式,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使得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不能直观的被工作人员发现,而是只能在施工后,才能显现出来。这样一来,施工单位只能进行返工处理,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施工时间与施工材料成本,同时还会给业主造成不利影响。

2 BIM技术在暖通空调施工中的优势分析

2.1有助于直接凸显施工目的

工作人员在暖通空调施工中应用BIM技术,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个三维的模型,来向工作人员进行更直观的施工目的展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施工管线等进行建模,并建立BIM参数施工模型来更直观的感受暖通空调设计效果,同时还能够通过进行碰撞试验,并进行碰撞检查与校核等,对管道、设备等进行直观的感受。

2.2有助于合理缩短施工工期

工作人员在暖通空调中应用BIM技术,还有助于实现对施工工期的合理缩短。这是由于在暖通空调施工中,施工工期不仅与施工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同时还深深影响着暖通空调的施工成本控制工作。因此,工作人员在暖通空调中应用BIM技术,需要先对预先模拟安装,并及时发现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避免出现引发更大的安全问题。

2.3有助于合理节约施工成本

通过对BIM技术技术,工作人员能够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模拟,进而实现对施工管线与布局设计的优化,同时还能够实现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达到节约施工成本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BIM技术在暖通空调施工中的应用方案

3.1运用BIM技术绘制施工图纸

提升暖通空调系统的安装施工质量,首先要运用BIM技术精确设计图纸,在绘制图纸的过程中,注意量化设备组装、管线组装和回风系统组装的数字模型,明确标识用阻尼减振器来安装回风机和空调机,用软连接来接通风管和风机,用软接头对接水管和回风组织,而不能使用硬接头。此外,要标注使用弹簧吊钩来组织暖通空调的风机盘管,控制机房和截面的面积。而且,在初次设计好图纸后,要加强审核与交接工作,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图纸的精准性。

3.2搭建数字模型以改善空调组装模式

BIM技术具有四大特性,分别是客观真实性、高度集成性、准确无误性与实效性,所谓的“客观真实性”特指BIM技术这一数字化建筑信息模型比传统模型更加完善,可以将施工信息,环节与资源相连接,并通过三维技术和数字技术予以清晰,完整地描述,从而建立客观的数字模型;高度集成性是指BIM技术在建立数字模型时会依据施工动态的微妙变化而进行更加细微而完善地调整,通过数字模拟来改善组装模型;准确无误性主要是指BIM技术所建立数据库有极高的精度,能够在最快时间内提供最准确的数据信息,可以自动生成施工图纸、数字模型与指标数据。实效性是指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具有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能够在特定时间内迅速整理所有施工信息,辅助施工管理人员在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方案指标。对于暖通空调的冷冻水管问题,则可以通过搭建数字模型以改善空调组装模式,尽量缩短风管线路,为冷冻水管和冷凝水管安装排气系统和清洁系统,这样能够避免空调集聚气囊和水垢。

3.3加强对应用流程的控制

(1)做好建模分析。工作人员应基于3D工程模型来对建筑性能等进行深刻分析,以便对暖通空调设计进行不断的优化。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对其内部的集成分析工具来实现对能耗的有效分析,以便对暖通空调系统的整体负载值进行准确评估,同时还能帮助工作人员做好冷负荷报告与热负荷报告。(2)风管系统的建模。工作人员还应针对风管系统进行建模。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应先建立一个HAVC系统库,确保其具有一定的机械功能,并通过对通风管网与管道等的布置来完成三维建模。工作人员通过对BIM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更方便的修改位置,也就是说系统库里的模型视图等都能自动进行协调变更等。需要工作人员注意的是,在对尺寸的标注与管道压损进行计算时,应严格遵照相关工业标准与规范,由于我国目前工业规范与标准尚未制定完成,因此仍旧沿用外国的工业标准等。此外,风管往往拥有较大的尺寸,需要占据较多的立体空间,而新的风管道大多会延伸到建筑外部,进而和建筑内部的墙体发生碰撞。而通过使用BIM技术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3)水系统与管道的建模。工作人员还需针对水系统与管道进行建模。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基于冷负荷报告与热负荷报告来完成供暖系统库的建立,进而通过对热水管网与管道的布置来进行三维建模。城市建筑工程中的水系统管道往往较长而又数量繁多,且普遍是从市政网入,由地下室出口处,因此,水系统的管道极易出现交叉与碰撞的问题。所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RevitMEP软件的应用,利用其自身具有的定尺装置与定位装置等,能够在发生交叉时,对管道的高度与长度进行修改。(4)复核、检查与校核等。工作人员还应重视对各管道设备的参数进行复核,并做好管道碰撞检查与设备管道净高检查等,同时还应加强对设备通道的校核、对检修空间的检核等,以便通过对检核检验得到准确的信息数据,以便工作人员对碰撞点进行优化调整,并完成BIM综合图的绘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解决暖通空调施工管理问题,则需要充分借助BIM技术,绘制精确度施工图纸,建立准确的数字模型,全面加强空调施工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海龙.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1).

[2]张大镇.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应用中的现状分析[J].发电与空调,2017,37(2):62-65.

论文作者:亓伟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探究BIM技术在暖通空调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亓伟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