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野下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承模式论文

乡村振兴视野下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承模式论文

乡村振兴视野下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承模式

桂 胜 ,腾 跃

村落民俗文化是在伴随乡村的发展过程中民众长期积累、创造、形成、传承的风俗习惯。传统村落一般形成较早,具有较丰富的自然与民俗文化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既带给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发展以很大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究与构建乡村振兴视野下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承模式,对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延续民众乡愁和地域民俗文化记忆、维系民众的家园感、激发民众的文化自信和自觉、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村落民俗文化传承模式的要素包含传承的主体与客体、内容、环境、策略、机制、路径、手段等诸多方面。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承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把系列的各要素加以有机整合。

一、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承内容的认知

(一)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承作用和意义的认识是传承的动力

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承是对习近平同志“记得住乡愁”和“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之指示的积极而实在的响应。这种传承,有助于了解当下老百姓的活法,引领村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移风易俗,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幸福感与生活信心,增强老百姓的乡缘归属,提高村民对本民族地域文化的认知认同,增强村民的“文化造血”能力和自我传承能力;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顶天立地”;有利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记忆链修补,形成“一村一品”“千村多面”的态势。各层面必须在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的作用、意义和重要性方面达成共识。

(二)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承内容的认知是传承的基础

1.传统村落的特征和风貌的认知

传统村落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特点,要了解村落的类型及成因,诸如山村、水村、库区村、渔业村、林业村、移民村、边远村、民族村、民俗旅游村等,因地制宜;了解村落的自然地理与文化地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乡缘结构,比较村落间民俗活动的同质性和差异性,分类而为。

2.传承现状的认知

以创新为驱动,在传承理念、传承策略、传承手段、传承机制等方面有所突破,妥善处理好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继替与损益。

传承的“乡土文化自觉意识”——村落民俗文化传承关键在于村民的行动,唤醒村民本土文化的自觉意识。

3.传承内容的认知

要凝练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元素、因子等内容。在本真、生活态、尽可能全面传承的同时,阐发传统村落民俗活动中那些古朴而又具有生命力的、健康向上的、喜闻乐见的、富有地域特色的、可作为代表性品牌的民俗事象,以展现乡土文化的创造力,促进地域文化认同,增强邻里乡间凝聚力,增进社会稳定,推动文化交流。

二、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

不管是选择哪种培养模式或培养方案,都需要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实践平台,在新旧教学模式更替的大环境下,努力提升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才能保证现代学徒制顺利实施。

继承发扬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的成功做法,形成口传心授、行为模仿、师徒相传、家庭、家族相传等新常态。

以问题为导向,把村落民俗活动纳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置于民俗文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多角度、多视野加以考量;针对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承中的共性问题做出积极回应;特别关注某些特殊的个性问题,如传承生态变异——现代化的冲击、利益驱动、人口政策调整等因素所带来的村落碎片化、村民生活方式多样化,传承链断裂——代表性传承人老化、传承人力资源缺失、受众传承意识淡薄等。

以项目为抓手,实施“记忆链修复工程”以解决乡愁记忆问题;实施“培根工程”以解决受众及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的未来问题;实施“传承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以解决传承的持续发展问题;实施“节日提示工程”以形成节日的法律信号、民俗信号的条件反射,从而有效地开展村落中有循环性、有影响性的民俗活动;实施“民俗文化品牌培育工程”以挖掘自然特产品牌和发育文化品牌,形成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实施“示范映射工程”,通过试点村某些适合的模式、成功经验的总结、推广以形成辐射效应。

1.1.3 比赛时间与辅导训练 学校“现代杯”的举办时间定在每年6月上旬,参加对象是在校二年级口腔技术专业学生。为提高赛事整体水平,我们指定专门的指导教师进行辅导,介绍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赛前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实训室、延长集中训练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组织学习小组进行技术交流,在校内展示学生作品,提高学生参赛水平。

调查厘清传统村落民俗活动的状况和记忆脉络,掌握其民俗文化传承的基础、资源、队伍、环境、问题、特点、效果、成功做法等方面的情况,以对不同村落的情况心中有数。

1.传承理念创新

传承的“文化地理意识”——打破民俗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民间文艺)传承的行政地理界线,注重民俗文化传承、流布的整体形态。

传承的“故乡人反哺意识”——激发本村籍贯、在外生活的各行各业“故乡人”的故乡情感,促进“故乡人”对家乡民俗文化的传承的责任担当意识。

基于功率预测的光伏微逆变器低频电流纹波抑制策略//阚加荣,潘晓明,王锐,吴云亚,吴冬春,刘丹丹//(23):127

传承的“自在逻辑意识”——传承中遵循村民的自然生活方式,尊重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情感。

传承的“效果意识”——以充分调动村民的能动性与积极性为前提,在村民、村基层组织、乡镇文化机构充分酝酿与互动的基础上,制订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的近景、中景、远景发展规划;借鉴古代乡约“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经验,在乡规民约中赋予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等内容,以习俗制度的形式强调村民对家乡民俗文化传承的责任与担当,通过规划与乡规民约等加强村落民俗文化传承效果。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李静晶等用ERICA预评估了在建的海阳核电站对海洋生物产生的辐射剂量。海洋生物、海水和沉积物中Cs和Co的浓度用中子活化分析测得,从而计算当地Cs和Co的转移因子。进而,当地的134Cs、137Cs和60Co在生物体内和沉积物中的活度浓度便可以通过当地的转移因子和预测的核电站排出液中的浓度来算得。ERICA软件用于估算134Cs、137Cs和60Co对生物体的辐射剂量率,结果显示这三种核素对生物体产生的剂量率之和<0.001μGy/h。

2.传承策略创新

在公司物资管理系统实际开发部署过程中,审批流程和信息流转过程过于僵化,呆板地将传统线下的审批流程引入信息化系统,很多审批环节冗余,导致信息重复的、多次的在不必要的环节进行重复的流转或审核确认。导致审批效率很慢,数据信息无法基于系统快速流转,很大精力耗费在不增值的流程等待上。

1.2.1 手术当日挑选清洁、平整、无破损的手术床单,按照常规要求平铺于手术床上。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巡回护士全程陪伴,减少老年患者的孤单感,减轻焦虑。在搬运患者时,尽量避免拉扯、摩擦,以免造成患者皮肤完整性受损以及压疮的发生。有专人对患者的皮肤再次进行评估,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患者(如皮肤有破损、湿疹、颜色有异常的)。

突发关键词和高频关键词中的“移动图书馆”“移动服务”分布在Cluster 3中,同时结合表4中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影响因素”“服务模式”等关键词,综合可确定Cluster 3的研究热点为“移动图书馆”。

坚持“创新性发展,创新性转换”原则,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完善、修正理论与设计的逻辑;在实践中,通过实践,校验传承效果。

从娃娃抓起,从学校(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培根入手;从试点户、试点村、示范户、示范村、传习所、传习基地、传承“关键人”(即那些掌握民俗技艺、知晓民俗文化、有故土情感、有担当的民俗人)等方面发力;从品牌发育、再造空间展示等方面突破;形成政府发动、基层推动、村民和居民行动、媒体鼓动、学者带动、城镇助动等内力驱动和外力拉动的有机结合传承局面,持之以恒,分步推进。

3.传承手段创新

在继承传统的传承手段的基础上,将惯常手段传承与高新科学、新媒体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在下列方面有所创新。

发挥科学技术、互联网+、平面与立体媒体对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的助推功能;国家要打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手段的信号源与知识传播的信息源,如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多播放《远方的家》《记住乡愁》《舌尖上的中国》之类的节目,像建设“中国社区网”一样,打造村落民俗文化及老百姓的“活法网”;地方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部门要有反映村落民俗文化的展览、展演、视频、音频和知识读物;地方政府要在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环境(如交通、脱贫、教育及知识培训等)方面有所作为,民众要有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的意识,逐渐掌握新媒体使用方法;重视再造空间的助推作用,对有特色的、不方便传承的、难以传承的、需要加大传承以及濒危或已经消失但仍然值得记忆的村落民俗文化通过再造空间加以展示。在坚持本真、活态、创造的原则下,通过居民生态区传承、学校传承、再造空间传承、科技手段记载传承、城镇提供窗口展示传承等传承手段的创新,形成特定时域(如端午节、清明节、春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的传承维系和具体空域的传承突破,整体推动传统村落的民俗文化传承的发扬光大。

4.传承机制创新

③对于小规模的供水工程,普遍存在设计欠合理的问题,选用的输、配水管道管径偏大。一般情况下,工程规模越小,这一问题越多。

通过联动机制、保障跟进机制、激励机制、基层促进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形成传承合力,加强传承动力,创造传承环境,构建民俗文化传承的新常态。

乡村振兴中的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承关系到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归属。通过传承,可以观风俗,可以知得失。

在尊重和辩证地看待民众的家园感、仪式感、敬畏感的同时,吸取其对家园、民族、国家信仰维系的正能量。把民俗活动与乡村振兴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植根”有机同构,可以释放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的生命力,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的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的精神指向。[本文受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武汉大学非遗扶贫工作思路”(教发司[2017]304)资助。]

(作者简介: 桂胜,湖北黄梅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腾跃,河北秦皇岛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2014级博士研究生。)

标签:;  ;  ;  ;  ;  ;  

乡村振兴视野下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承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