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朱晓丽,凌显锋

朱晓丽[1] 凌显锋[2](1湖北省麻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湖北省麻城市 438300 ;2湖北省麻城市南湖办事处卫生院 湖北省麻城市 438300)

摘要: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从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这段时期收治的240例儿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给予实验组的患儿采取风险管理进行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情况、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出现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儿对住院环境、护士护理能力等各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保障了患儿的安全,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可以缓解护患之间的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儿科;临床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81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儿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儿科中的患者都是年龄比较小的儿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儿自身表达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的水平,且情绪波动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因此儿科护理和成人护理不同,儿科中的护理人员工作量比较大,工作节奏较快,稍有不当的做法就可能会导致风险的发生,这就使治疗过程中的意外风险发生率升高,因此,在儿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措施至关重要[1]。风险管理是对已出现的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估、处理,以减少治疗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2]。本文研究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护理体会,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以我院儿科收治的240例儿童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孩儿130例,女孩儿110例,年龄为2~11岁,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2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管理:将儿科选取的所有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的患儿采用传统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给予实验组的患儿实施风险管理,具体方法如下:(1)由护士长、护士以及护师等成员组成风险管理小组,每人承担不同的职责,三者之间垂直控制与横向控制相结合,护士负责完成每天的护理操作,然后由护士长巡视监督,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应该及时将相关情况如实汇报给护师,护师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组织开展讨论会并及时制定解决的方案[3]。(2)制定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开展护理工作就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实际操作以及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以强化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风险认知意识、责任意识以及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事件的把控能力,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宣传等措施使护理人员更加注重护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鼓励护士对心理状态的自我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护理过程中果断、高质量的完成护理工作,建立健全患儿的病历记录制度。(3)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根据患儿的不同疾病,借助宣传视频、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健康知识讲解等形式,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知识宣教,通过热情、细心的沟通了解患儿的内心想法,提高患儿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耐心解答患儿及其家属的各种问题。(4)加强对药物和设备的维护管理,对患儿应该使用的药物和所需的设备,做好详细的记录,对于设备应该定期检查和清洗消毒,保障各种操作设备的安全。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详细记录所获取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来检验,p<0.05表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患儿风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情况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风险情况比较(n/%)

2.2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高达98.4%,对照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75.2%,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儿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者年龄较小,耐受能力较差,与护理人员的沟通不是很有效,患儿的家属情绪容易激动,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仪器检查不到位、磕伤以及输液外渗等风险很容易出现,降低甚至恶化患儿的治疗效果,因此,在儿科护理过程中,提高护士预防护理风险的能力,加强对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保证一旦出现护理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将护理风险的危害降到最低点,保证医疗护理的安全性有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对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4]。本文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输液风险、给药风险以及抽血风险等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显著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且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改善了患儿的预后,使其对护理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认可,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采取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以明显降低风险发生率,改善患儿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邵淑芬,陈燕芬,李月霞,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实施与成效[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6):112-113.

[2]曾月嫦,麦海娟,马梦玲,等.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6):38-39.

[3]邱伟霞.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6):94-95.

[4]章朝晖.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2):451-451.

收稿日期:2015-10-23

论文作者:朱晓丽,凌显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第9卷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朱晓丽,凌显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